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感知系统,系统包括中心站、治理装置、管理平台,管理平台信号连接于中心站,治理装置内设有电能监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开关采集控制模块,电能监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分别电连接于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信号连接于管理平台,治理装置分别电连接于中心站与移动终端,以期望解决现有的检测系统无法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预警,无法及时处理电力故障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感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感知系统,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感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配电网通信主要以有线通信为主,由于有线通信的铺设周期长、成本高,面对当前的旧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建设,有线通信越来越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无线通信作为有线通信的补充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的装置能够对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进行调节,使三相支路平均分配负荷,降低三相不平衡引起的三相负载及变压器损耗,但是由于该装置是采用多套双相晶闸管并联接触器的开关元器件串联在台区变压器分支线路下进行换相,从而达到调整三相电流,使之达到平衡状态,因此设备安装点较多,施工相对复杂,同时由于装置的总控制器安装在台区变压器下,通过GPRS的方式进行通讯,后期运行也会产生附加运营成本,同时远程通信也存在切换反应速度慢。
[0004]现有的检测系统无法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预警,无法及时处理电力故障若出现线路故障,很难判断位置,检测维修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感知系统,以期望解决现有的检测系统无法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预警,无法及时处理电力故障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感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中心站、治理装置、管理平台,所述管理平台信号连接于中心站,所述治理装置内设有电能监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开关采集控制模块,所述电能监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开关采集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信号连接于管理平台,所述治理装置分别电连接于中心站与移动终端。
[0008]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GSM模块、电源单元、无线传输单元,所述GSM模块与所述无线传输单元分别电连接于电源单元,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与所述管理平台信号连接。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移动终端上设有串行通信接口,用于由所述串行通信接口电连接于远程终端单元。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串行通信接口为RS485接口与RS232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中心站内设有通信主站。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治理装置信号连接于管
理平台,用于由治理装置将治理前后的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因数、电气量以及环境温湿度、无线测温温度的环境参数上送至管理平台,并实时掌握用电治理情况,同时可预警管理景区配变台区的电能质量,在保障了供电可靠性的同时,通过预警管理平台,第一时间了解故障点,减少了人工排查的时间,提高了对景区电网的管理及监控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将管理平台信号连接于中心站,用于通过中心站对管理平台接收的数据进行存储与记录,提高对景区电网的管理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感知系统电连接的示意图。
[0014]图中,1为中心站,2为治理装置,3为管理平台,4为电能监测模块,5为湿度检测模块,6为温度检测模块,7为无线传输模块,8为开关采集控制模块,9为移动终端,10为GSM模块,11为电源单元,12为无线传输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16]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基于物联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感知系统,前述系统包括中心站1、治理装置2、管理平台3,并将前述管理平台3信号连接于中心站1,用于由管理平台3接收的数据通过信号发送至中心站1,并由中心站1对数据进行分析与保存,通过在前述治理装置2内设置电能监测模块4、湿度检测模块5、温度检测模块6、无线传输模块7、开关采集控制模块8,用于由电能监测模块4定时记录和存储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相位等电力参数的变化趋势,同时将前述电能监测模块4、湿度检测模块5、温度检测模块6、开关采集控制模块8分别电连接于前述无线传输模块7,同时将前述无线传输模块7信号连接于管理平台3,用于通过无线传输模块7将检测数据通过信号发送至管理平台3,并将前述治理装置2分别连接于中心站1与移动终端9,并由管理平台3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信号发送至中心站1与移动终端9,并通过中心站1与移动终端9对景区配电网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景配电网的稳定性,用于通过开关采集控制模块8分别采集进线开关及馈线开关的位置、烟雾传感器的位置、计量室门开关报警信号,并将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7发送至管理平台3,提高景区的安全管理。
[0017]参考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移动终端9包括GSM模块10、电源单元11、无线传输单元12,前述GSM模块10与前述无线传输单元12分别电连接于电源单元11,可通过电源单元11为无线通信DSM模块与无线传输模块7提供电源,前述GSM模块10内还设置GPRS模块,同时可适应在较为恶劣的安装环境使用,且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前述电源单元11支持双路供电,其中一路供电为直流外部电源,另一路供电为内部可充电的高容量电池,其中该电池可以是高容量的锂电池,用于在停电时,可通过内部可充电的高容量电池继续供电,并保证移动终端9继续工作,同时移动终端9的无线传输单元12的传输方式为平衡式101传输方式,提高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并将前述无线传输单元12与前述管理平台3信号连接,用于由无线传输单元12将移动终端9接收的数据通过信号传输至管理平台3。
[0018]参考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前述移动终端9上设置串行通
信接口,用于由前述串行通信接口电连接于远程终端单元,用于通过远程终端单元,前述串行通信接口为RS485接口与RS232接口中的任意一种。
[0019]参考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前述中心站1内设有通信主站,设置在前述中心站1内的通信主站采用双CPU的工业控制用计算机,同时含有多数量的用户卡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网自动化系统相连接,且双CPU用负荷分担的方式互为备份,提高中心站1数据存储记录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开关采集控制模块8为8DI开关采集控制模块。
[0020]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
[0021]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中心站(1)、治理装置(2)、管理平台(3),所述管理平台(3)信号连接于中心站(1),所述治理装置(2)内设有电能监测模块(4)、湿度检测模块(5)、温度检测模块(6)、无线传输模块(7)、开关采集控制模块(8),所述电能监测模块(4)、湿度检测模块(5)、温度检测模块(6)、开关采集控制模块(8)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7),所述无线传输模块(7)信号连接于管理平台(3),所述治理装置(2)分别电连接于中心站(1)与移动终端(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美莹,罗明亚,海龙,王杰锋,曹磊,周瑶,邓华,邹晓宇,李德望,何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玉溪中汇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