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562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属于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重金属沉淀池、板框压滤机、板条式曝气塔、折点加氯设备、以及余氯处理池,板条式曝气塔、折点加氯设备、以及余氯处理池的废气出口均与吸收塔连接,板条式曝气塔和折点加氯设备之间设有第一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处理效率高,并且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并且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并且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氨氮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大量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加大,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针对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2014年前)有生物法、物化法的各种处理工艺等。
[0003]现有的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和方法氨氮去除率低,处理效率低,并且不能有效去除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且废气没有集中处理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处理效率高,并且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重金属沉淀池、板框压滤机、板条式曝气塔、折点加氯设备、以及余氯处理池,板条式曝气塔、折点加氯设备、以及余氯处理池的废气出口均与吸收塔连接,板条式曝气塔和折点加氯设备之间设有第一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折点加氯设备包括箱体、隔板、搅拌组件、pH在线监测仪、第二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第一加药器、第二加药器、以及控制面板,箱体内部的底壁上固定有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为第一加药区和第二加药区,第一加药区位于第二加药区的右侧第一加药区和第二加药区之间连通,箱体的前侧壁固定有第一加药器和第二加药器,第一加药器的加药端延伸至第一加药区内,第二加药器的加药端延伸至第二加药区内,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具有两个搅拌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加药器和第二加药区内,箱体的一侧壁固定有pH在线监测仪,pH在线监测仪的监测端延伸至第一加药区内,箱体的另一侧壁固定有第二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第二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的监测端延伸至第二加药区内,箱体外侧壁上固定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分别与搅拌组件、pH在线监测仪、第一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第二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第一加药器、以及第二加药器电连接。
[0007]优选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第一转轴、双槽皮带轮、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轴承座、空心搅拌轴、以及搅拌叶,电机固定于箱体顶部的中心位置,电机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有双槽皮带轮,电机左右两侧的箱体的顶部均固定有轴承座,每个轴承座上均安装有空心搅拌轴,空心搅拌轴的下部穿过箱体固定有多个搅拌叶,位于右侧的空心搅拌轴的上部固定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双槽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位于左侧的空心搅拌轴的上部固定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双槽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
[0008]优选地,还包括防护框和吹气组件,防护框固定于箱体的顶部,将吹气组件和搅拌
组件包围在内,吹气组件固定于防护框内部的顶壁,吹气组件的出气端分别延伸至左右两个空心搅拌轴内部,空心搅拌轴上从上至下等距间隔开设有多个气孔。
[0009]优选地,吹气组件包括鼓风机、主风管、以及分流管,鼓风机固定于防护框内部的顶壁,鼓风机的底部固定有主风管,主风管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分流管,左右两个分流管的底端分别延伸左右两个空心搅拌轴的内部。
[0010]优选地,空心搅拌轴和箱体之间设有密封件。
[0011]优选地,箱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通有与板条式曝气塔出水端连通的进水管,箱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与吸收塔进气端连通的排气管,箱体左侧壁的下方固定连通有与余氯处理池进水端连通的排水管。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工艺,将高氨氮废水送入重金属沉淀池内,加入碳酸根离子进行重金属沉淀处理,将产生的污泥送入板框压滤机,产生的滤渣回用,将产生的上清液送入板条式曝气塔,调节板条式曝气塔内水的pH≥10,采用浅层曝气吹脱的方式将含有氨气的废气吹脱出去,并送入吸收塔处理,板条式曝气塔出水进入折点加氯设备,调节折点加氯设备内水的pH为6

7,通过第一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板条式曝气塔出水中的氨氮浓度,并反馈至控制面板,pH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第一加药区内的pH值,并反馈至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根据反馈的氨氮浓度值和pH值计算往第一加药区内添加的次氯酸钠用量,并控制第一加药器按量进药,第一加药区内的废水满后溢流至第二加药区内,第二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第二加药区内废水的氨氮浓度,并反馈至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控制第二加药器往第二加药区内进药,持续添加次氯酸钠直至氨氮浓度≤5mg/L,当折点加氯设备内部水的氨氮浓度≤5mg/L时,将出水送入余氯处理池,往余氯处理池内加入还原剂,余氯处理池处理产生的废气和折点加氯设备产生的废气送入吸收塔处理。
[0013]优选地,板条式曝气塔内的气水比≥10。
[0014]优选地,板条式曝气塔出水的氨氮浓度≤100mg/L。
[0015]优选地,添加的次氯酸钠与水中氨氮的质量比为8

10。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通过重金属沉淀池和板框压滤机的结合,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并且回用至其它工段。通过板条式曝气塔和折点加氯设备的结合,有效去除废水中氨氮。并且折点加氯设备将搅拌混合和吹气混合结合为一体,提高添加的次氯酸钠与废水的混合效率,提高整体处理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折点加氯设备产生的废气的含氮浓度,提高安全性。将板条式曝气塔产生的含氨气的废气、折点加氯设备产生的含氮气的废气、以及余氯处理池产生的含氯气的废气统一送入吸收塔处理,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更加安全高效。
[0018]2、通过第一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板条式曝气塔出水中的氨氮浓度,并反馈至控制面板,pH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第一加药区内的pH值,并反馈至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根据反馈的氨氮浓度值和pH值计算往第一加药区内添加的次氯酸钠用量,并控制第一加药器按量进药,第一加药区内的废水满后溢流至第二加药区内,第二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第二加药区内废水的氨氮浓度,并反馈至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控制第二加药器往第二加药区内进药,持续添加次氯酸钠直至氨氮浓度≤5mg/L,如此有效去除氨氮。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折点加氯设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箱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的标记为:1

重金属沉淀池,2

板框压滤机,3

板条式曝气塔,4

折点加氯设备,41

箱体,42

隔板,43

搅拌组件,431

电机,432

第一转轴,433

双槽皮带轮,434

第一传动带,435

第二传动带,43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重金属沉淀池、板框压滤机、板条式曝气塔、折点加氯设备、以及余氯处理池;所述板条式曝气塔、折点加氯设备、以及余氯处理池的废气出口均与吸收塔连接;所述板条式曝气塔和折点加氯设备之间设有第一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所述折点加氯设备包括箱体、隔板、搅拌组件、pH在线监测仪、第二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第一加药器、第二加药器、以及控制面板;箱体内部的底壁上固定有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为第一加药区和第二加药区,第一加药区位于第二加药区的右侧第一加药区和第二加药区之间连通,所述箱体的前侧壁固定有第一加药器和第二加药器,所述第一加药器的加药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加药区内,所述第二加药器的加药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加药区内,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具有两个搅拌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加药器和第二加药区内,所述箱体的一侧壁固定有pH在线监测仪,所述pH在线监测仪的监测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加药区内,所述箱体的另一侧壁固定有第二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所述第二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的监测端延伸至第二加药区内,所述箱体外侧壁上固定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搅拌组件、pH在线监测仪、第一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第二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第一加药器、以及第二加药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第一转轴、双槽皮带轮、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轴承座、空心搅拌轴、以及搅拌叶;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箱体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电机的顶部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有双槽皮带轮,所述电机左右两侧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均固定有轴承座,每个所述轴承座上均安装有空心搅拌轴,所述空心搅拌轴的下部穿过所述箱体固定有多个搅拌叶,位于右侧的空心搅拌轴的上部固定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双槽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位于左侧的空心搅拌轴的上部固定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和双槽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框和吹气组件;所述防护框固定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将所述吹气组件和搅拌组件包围在内;所述吹气组件固定于所述防护框内部的顶壁,所述吹气组件的出气端分别延伸至左右两个空心搅拌轴内部;所述空心搅拌轴上从上至下等距间隔开设有多个气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天华严金土王添火王秋娟雷孝进
申请(专利权)人:逸辰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