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58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吊杆、吊接在吊杆底端的龙骨和安装在龙骨底部的吊顶屏蔽板,所述吊顶屏蔽板包括两块铜板及位于此两块铜板之间的多个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于两块铜板之间形成蜂窝结构,所述加强件包括X形主体及位于X形端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铜板抵触连接,所述铜板两端向内扣合形成有一卡接部,位于吊顶屏蔽板端部的加强件一侧的支撑部卡接于此卡接部的凹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薄铜板和铜质加强件焊接形成吊顶板结构,组装完成的吊顶板配合插接于间隙中的铜质方管和铜网能够形成屏蔽层结构,消除外部电磁对核磁共振室的影响。消除外部电磁对核磁共振室的影响。消除外部电磁对核磁共振室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配式吊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属于建筑装饰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随着中国医疗体系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内部构建了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中心,一方面做为现代医疗的重要检测方式,另一方面也承载着现代医疗体系发展的脚步。
[0003]为了消除外界干扰对MRI的影响,需要对核磁共振室做屏蔽处理,传统施工中,现代建筑室内装饰顶面多采用石膏板或矿棉板等材质吊顶,达不到核磁共振间电磁屏蔽的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配式吊顶结构,该吊顶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吊顶的设计方式,难以实现电磁屏蔽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吊杆、吊接在吊杆底端的龙骨和安装在龙骨底部的吊顶屏蔽板,所述吊顶屏蔽板包括两块铜板及位于此两块铜板之间的多个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于两块铜板之间形成蜂窝结构,所述加强件包括X形主体及位于X形端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铜板抵触连接,所述铜板两端向内扣合形成有一卡接部,位于吊顶屏蔽板端部的加强件一侧的支撑部卡接于此卡接部的凹槽中。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0007]1. 上述方案中,两块所述吊顶屏蔽板之间留有一间隙,此间隙中插有一铜质方管,所述方管两侧嵌于吊顶屏蔽板端部的两个卡接部之间。
[0008]2. 上述方案中,相邻两块吊顶屏蔽板下部铜板的卡接部之间安装有一灯带,所述方管底部开有供灯带管线通过的通孔。
[0009]3. 上述方案中,相邻两块吊顶屏蔽板上部铜板的卡接部之间安装有一铜网,此铜网铺贴于方管顶面。
[0010]4.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件为铜质条块。
[0011]5. 上述方案中,一个所述吊顶屏蔽板中的加强件数量为5个。
[0012]6. 上述方案中,相邻所述加强件的支撑部之间留有空隙。
[0013]7.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管外壁与卡接部之间具有粘接层。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5]1.本技术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其通过薄铜板和铜质加强件焊接形成吊顶板结构,组装完成的吊顶板配合插接于间隙中的铜质方管和铜网能够形成屏蔽层结构,消除外部电磁对核磁共振室的影响。
[0016]2.本技术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其通过在间隙中安装上灯带,并将灯带的管线穿接在铜质方管中,既能为核磁共振屏蔽室提供照明,又能收纳管线,避免管线对核磁共振屏蔽室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本技术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配式吊顶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18]附图2为附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9]图中:1、吊杆;2、龙骨;3、吊顶屏蔽板;31、铜板;311、卡接部;32、加强件;321、X形主体;322、支撑部;33、间隙;4、方管;41、通孔;42、粘接层;5、灯带;6、铜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一种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参照附图1~2,包括吊杆1、吊接在吊杆1底端的龙骨2和安装在龙骨2底部的吊顶屏蔽板3,所述吊顶屏蔽板3包括两块铜板31及位于此两块铜板31之间的多个加强件32,所述加强件32于两块铜板31之间形成蜂窝结构,所述加强件32包括X形主体321及位于X形端部的支撑部322,所述支撑部322与铜板31抵触连接,所述铜板31两端向内扣合形成有一卡接部311,位于吊顶屏蔽板3端部的加强件32一侧的支撑部322卡接于此卡接部311的凹槽中。
[0022]实施例2:一种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参照附图1~2,包括吊杆1、吊接在吊杆1底端的龙骨2和安装在龙骨2底部的吊顶屏蔽板3,所述吊顶屏蔽板3包括两块铜板31及位于此两块铜板31之间的多个加强件32,所述加强件32于两块铜板31之间形成蜂窝结构,所述加强件32包括X形主体321及位于X形端部的支撑部322,所述支撑部322与铜板31抵触连接,所述铜板31两端向内扣合形成有一卡接部311,位于吊顶屏蔽板3端部的加强件32一侧的支撑部322卡接于此卡接部311的凹槽中。
[0023]两块所述吊顶屏蔽板3之间留有一间隙33,此间隙33中插有一铜质方管4,所述方管4两侧嵌于吊顶屏蔽板3端部的两个卡接部311之间;相邻两块吊顶屏蔽板3下部铜板的卡接部311之间安装有一灯带5,所述方管4底部开有供灯带5管线通过的通孔41;相邻两块吊顶屏蔽板3上部铜板的卡接部311之间安装有一铜网6,此铜网铺贴于方管4顶面。
[0024]上述加强件32为铜质条块;一个所述吊顶屏蔽板3中的加强件32数量为5个;相邻所述加强件32的支撑部322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方管4外壁与卡接部311之间具有粘接层42。
[0025]采用其通过薄铜板和铜质加强件焊接形成吊顶板结构,组装完成的吊顶板配合插接于间隙中的铜质方管和铜网能够形成屏蔽层结构,消除外部电磁对核磁共振室的影响。
[0026]另外,其通过在间隙中安装上灯带,并将灯带的管线穿接在铜质方管中,既能为核磁共振屏蔽室提供照明,又能收纳管线,避免管线对核磁共振屏蔽室的影响。
[002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吊杆(1)、吊接在吊杆(1)底端的龙骨(2)和安装在龙骨(2)底部的吊顶屏蔽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屏蔽板(3)包括两块铜板(31)及位于此两块铜板(31)之间的多个加强件(32),所述加强件(32)于两块铜板(31)之间形成蜂窝结构,所述加强件(32)包括X形主体(321)及位于X形端部的支撑部(322),所述支撑部(322)与铜板(31)抵触连接,所述铜板(31)两端向内扣合形成有一卡接部(311),位于吊顶屏蔽板(3)端部的加强件(32)一侧的支撑部(322)卡接于此卡接部(311)的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配式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吊顶屏蔽板(3)之间留有一间隙(33),此间隙(33)中插有一铜质方管(4),所述方管(4)两侧嵌于吊顶屏蔽板(3)端部的两个卡接部(31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核磁共振屏蔽室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秀丽陈峰宋勇张瑶曾长龙邹林李占何张巽驰耿建友孟令琦朱凯翔徐敏吉正宇乐婷马鋆李海军黄在坤毛悦陆建军孙劲蒋缪奕艾冰张岩鹏杨涛杨洋孙宗飘李红燕蒋克瑞赖建明王将项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