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546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法,可降低油菜籽加工副产物中抗营养因子含量、提升饲用品质、改善动物饲喂效果。一种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燥后的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经粉碎处理,得到粉碎物料;2)将所述粉碎物料输送进入膨化机的调质器经饱和蒸汽调质处理,得到高温调质物料;3)将所述高温调质物料输送进入膨化机的膨化腔进行挤压处理,得到膨化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为原料,通过湿法膨化处理后,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中抗营养因子异硫氰酸酯去除率为81~84%,抗营养因子噁唑烷硫酮去除率为69~74%,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工业饲料生产或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养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饲料原料预消化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菜籽加工副产物是油菜籽直接榨油,或经过预压榨油、有机溶剂浸提残油后的副产物,属于一种资源丰富、价廉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
[000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油菜籽加工副产物资源丰富,年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因品种和产地的不同,油菜籽加工副产物中的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含量有较大差异。油菜籽加工副产物含粗蛋白质35~41%,与豆粕相比较,除赖氨酸含量低于豆粕外,其余氨基酸含量与豆粕近似,且含硫氨基酸略高于豆粕,并含有铁、锰、锌、硒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族。但由于油菜籽加工副产物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硫甙、异硫氰酸酯、噁唑烷硫酮、植酸和单宁等,会引起单胃动物中毒、适口性变差、消化利用率下降,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饲料工业和养殖业中的应用。
[0004]饲料预消化处理技术是根据原料特性进行特定的加工处理,使原料中不能消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能被动物消化的营养物质,难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转变成动物更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同时降低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增加饲料中的有益因子,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利用效率。目前,饲料预消化处理工艺主要有高温处理(如膨化)、发酵处理、酶解处理、综合处理(以上两种或三种相结合)。
[0005]现有的油菜籽加工副产物发酵处理技术,不论是多菌种发酵,还是菌酶协同发酵处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原始状态时的缺点,但所获得的发酵产品在原料抗营养因子去除、增加动物适口性等方面还不够理想,难以满足现代工业饲料生产或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创新、集成现有技术对油菜籽加工副产物进一步优化处理,提升其饲用品质,提高动物的消化利用效率,对高效利用我国特色饲料资源、减少豆粕使用量、降低对进口大豆产品依赖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法,可降低油菜籽加工副产物中抗营养因子含量、提升饲用品质、改善动物饲喂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干燥后的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经粉碎处理,得到粉碎物料;
[0009]2)将所述步骤1)处理后的粉碎物料输送进入膨化机的调质器经饱和蒸汽调质处理,得到高温调质物料;
[0010]3)将所述步骤2)处理后的高温调质物料输送进入膨化机的膨化腔进行挤压处理,得到膨化料。
[0011]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为油菜籽经榨油、浸提后得到的油菜籽加工副产物再经混菌发酵处理后的物料;优选所述混菌发酵处理是采用米曲霉和酵母菌对油菜籽加工副产物进行固态发酵。
[0012]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干燥方式为热风干燥,优选为热风经地下管道通过向堆积在细网孔状垫料床上的发酵物料自下而上通风干燥。
[0013]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粉碎处理采用粉碎机筛片孔径为1.0~1.5mm,优选孔径为1.0mm。
[0014]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调质处理是指在密闭的调质器内将粉碎物料与湿热的饱和蒸汽充分接触、混合。
[0015]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饱和蒸汽是指压力0.2~0.3MPa、温度100~130℃的蒸汽;优选所述调质使用蒸汽的原始压力0.6MPa,通过减压处理后压力为0.2~0.3MPa;所述饱和蒸汽温度优选为120~130℃。
[0016]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挤压处理是利用膨化机内的螺杆与膨化腔对物料进行挤压、剪切使之升温,加压后将高温高压的物料挤出模孔,因骤然减压而实现体积迅速膨胀。
[0017]进一步的,调节步骤3)所述高温调质物料的输送速度,喂料器频率控制在25~50HZ,优选频率为35HZ。
[0018]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膨化机的膨化腔内温度控制在90~120℃,优选为105~115℃。
[0019]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膨化料中抗营养因子异硫氰酸酯去除率为81~84%,抗营养因子噁唑烷硫酮去除率为69~74%。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湿法膨化处理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将两种饲料预消化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与现有的发酵处理技术相比,处理后的油菜籽加工副产物具有改善动物饲喂效果的功效;本专利技术以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为原料,通过湿法膨化处理后,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中抗营养因子异硫氰酸酯(ITC)去除率为81~84%,抗营养因子噁唑烷硫酮(OZT)去除率为69~74%,进一步去除抗营养因子,提升了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饲用品质;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降低油菜籽加工副产物中抗营养因子含量、提升其饲用品质、改善动物饲喂效果的优点,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工业饲料生产或养殖动物的营养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湿法膨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1)将干燥后的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经粉碎处理,得到粉碎物料;
[0023]所述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为油菜籽经榨油、浸提后得到的油菜籽加工副产物再经混菌发酵处理后的物料;所述油菜籽加工副产物,属于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物,优选为经预压榨油、有机溶剂浸提后得到的加工副产物;所述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混菌发酵处理优选采用米曲霉和酵母菌对油菜籽加工副产物进行固态发酵;
[0024]所述干燥方式为热风干燥,优选为热风经地下管道通过向堆积在细网孔状垫料床上的发酵物料自下而上通风干燥;
[0025]所述粉碎处理可采用粉碎机筛片孔径为1.0~1.5mm,优选为1.0mm;
[0026]2)将所述步骤1)处理后的粉碎物料输送进入膨化机的调质器经饱和蒸汽调质处
理,得到高温调质物料;
[0027]所述调质处理是指在密闭的调质器内将粉碎物料与湿热的饱和蒸汽充分接触、混合;
[0028]所述饱和蒸汽是指压力0.2~0.3MPa、温度100~130℃的蒸汽;所述调质使用蒸汽的原始压力0.6MPa,通过减压处理后压力为0.2~0.3MPa;所述饱和蒸汽温度优选为120~130℃;
[0029]所述膨化机可采用国产TPH260型挤压膨化机,其螺杆直径为260mm;
[0030]3)将所述步骤2)处理后的高温调质物料输送进入膨化机的膨化腔进行挤压处理,得到膨化料。
[0031]所述挤压处理是利用膨化机内的螺杆与膨化腔对物料进行挤压、剪切使之升温,加压后将高温高压的物料挤出模孔,因骤然减压而实现体积迅速膨胀;
[0032]调节所述高温调质物料的输送速度,喂料器频率控制在25~50HZ,优选频率为35HZ;
[0033]所述膨化机的膨化腔内温度控制在90~120℃,优选为105~115℃。
[003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燥后的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经粉碎处理,得到粉碎物料;2)将所述步骤1)处理后的粉碎物料输送进入膨化机的调质器经饱和蒸汽调质处理,得到高温调质物料;3)将所述步骤2)处理后的高温调质物料输送进入膨化机的膨化腔进行挤压处理,得到膨化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为油菜籽经榨油、浸提后得到的油菜籽加工副产物再经混菌发酵处理后的物料;优选所述混菌发酵处理是采用米曲霉和酵母菌对油菜籽加工副产物进行固态发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干燥方式为热风干燥,优选为热风经地下管道通过向堆积在细网孔状垫料床上的发酵物料自下而上通风干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粉碎处理采用粉碎机筛片孔径为1.0~1.5mm,优选孔径为1.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油菜籽加工副产物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调质处理是指在密闭的调质器内将粉碎物料与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成义汪林书邓卉屈东李斌倪青松余丹刘进远陈瑾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