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发协作服务系统及方法。需求管理模块用于对服务在整个开发周期的需求信息进行管理,生成需求报表;应用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服务基础信息和服务框架生成项目工程,并对项目工程配置测试环境参数;基础架构管理模块用于对组件及应用框架进行管理;环境配置模块用于对应用服务所需的环境与应用外部配置参数进行管理;开发管理模块用于根据需求信息创建任务,并制定任务对应的开发分支,同时可基于任务进行软件开发流程;代码质量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设定规范对代码进行质量检测;应用投产管理模块用于将应用包、脚本文件及配置文件打包为介质包,将介质包用于投产发布。可以贯穿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可以提升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可以提升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可以提升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发协作服务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开发协作服务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对现阶段体系庞大的复杂系统,开发、管理、协作复杂度进一步提升,需要对系统人员、应用、需求、投产打包、环境配置等进行统一的管理,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开发协作平台,贯穿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绝大部分阶段,为开发赋能。使得开发人员能够专注于开发,提升开发效率、开发质量;同时为负责人提供报表视图,实时掌握项目组的任务实施进度情况。
[0003]现有的平台只具备开发过程管理的单一功能,不能对需求开发到投产全过程的提供服务,功能单一:或单独的投产介质交付平台,只提供自动化介质交付;或只对投产进度进行跟踪,并不能实现自动化准备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发协作服务系统及方法,可以贯穿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提升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了一种服务开发系统,包括:需求管理模块,应用管理模块,基础架构管理模块,环境配置模块,开发管理模块,代码质量管理模块和应用投产管理模块;
[0006]所述需求管理模块用于对服务在整个开发周期的需求信息进行管理,生成需求报表;其中,所述需求报表用于记录需求信息的进度;
[0007]所述应用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服务基础信息和服务框架生成项目工程,并对所述项目工程配置测试环境参数,并支持已有项目的录入并纳管;其中,项目工程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框架、代码仓库地址以及项目负责团队;
[0008]所述基础架构管理模块用于对组件及应用框架进行管理,以及对组件与应用框架开发流程的管理与跟踪;其中,组件包括前端开发组件及后端开发组件,应用框架包括前端框架及后端框架;
[0009]所述环境配置模块用于对应用服务所需的环境与应用的外部配置参数进行管理;其中,参外部配置参数包括公共配置参数和私有配置参数;
[0010]所述开发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需求信息创建任务,并制定所述任务对应的开发分支,使得开发人员在所述开发分支上对任务进行开发及测试;还用于制定任务对应的软件开发流程,以基于所述软件流程完成代码的开发、测试及发布;
[0011]所述代码质量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设定规范对代码进行质量检测,接收设定用户设置的代码质量门禁,以控制整个任务的执行过程;
[0012]所述应用投产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投产窗口及窗口下的意向任务与应用;并根据深度规则将所述应用包、脚本文件及配置文件打包为介质包,将所述介质包用于后续投产。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开发方法,包括:
[0014]获取项目管理系统发送的待开发服务对应的需求信息;
[0015]根据所述需求信息创建待实施任务;
[0016]获取开发人员开发所述待实施任务时的代码信息;
[0017]将所述代码信息进行编译,将编译后的代码信息部署至设定环境中进行测试;
[0018]若测试通过,则根据任务负责人的申请信息确定意向投产窗口;
[0019]在所述意向投产窗口下构建介质包,将所述介质包进行投产,以完成此需求的研发。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服务开发系统及方法。包括:需求管理模块,应用管理模块,基础架构管理模块,环境配置模块,开发管理模块,代码质量管理模块和应用投产管理模块;需求管理模块用于对服务在整个开发周期的需求信息进行管理,生成需求报表;其中,需求报表用于记录需求信息的进度;应用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服务基础信息和服务框架生成项目工程,并对项目工程配置测试环境参数,并支持已有项目的录入并纳管;其中,项目工程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框架、代码仓库地址以及项目负责团队;基础架构管理模块用于对组件及应用框架进行管理,以及对组件与应用框架开发流程的管理与跟踪;其中,组件包括前端开发组件及后端开发组件,应用框架包括前端框架及后端框架;环境配置模块用于对应用服务所需的环境与应用的外部配置参数进行管理;其中,参外部配置参数包括公共配置参数和私有配置参数;开发管理模块用于根据需求信息创建任务,并制定任务对应的开发分支,使得开发人员在开发分支上对任务进行开发及测试;还用于制定任务对应的软件开发流程,以基于软件流程完成代码的开发、测试及发布;代码质量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设定规范对代码进行质量检测,接收设定用户设置的代码质量门禁,以控制整个任务的执行过程;应用投产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投产窗口及窗口下的意向任务与应用;并根据深度规则将应用包、脚本文件及配置文件打包为介质包,将介质包用于后续投产。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开发系统,可以贯穿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可以提升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开发协作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开发协作服务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4]实施例一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开发协作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述,该系统包括:需求管理模块,应用管理模块,基础架构管理模块,环境配置模块,开发管理模块,代码质量管理模块和应用投产管理模块。
[0026]需求管理模块用于对服务在整个开发周期的需求信息进行管理,生成需求报表。
[0027]其中,需求报表用于记录需求信息的进度。具体的,需求管理模块用于将需求信息
与应用信息及任务相关联,根据任务的状态更新需求信息的状态,根据任务的实施时间更新需求信息的实施时间;并将更新后的状态及实施时间添加至需求报表中。
[0028]其中,一个需求对应至少一个应用;一个应用对应至少一个任务,即一个需求对应多个任务。本实施例中,根据需求信息创建多个任务,以进行后续的开发操作。应用可以理解为微服务应用。任务可以理解将整个开发任务拆分为多个任务。实施时间包括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根据任务的实施时间更新需求信息的实施时间的方式可以是:将需求信息对应的多个任务中最早的开始时间作为需求信息的开始时间,将多个任务中最晚的结束时间作为需求信息的结束时间。
[0029]本实施例中,需求管理模块管理研发周期所有的需求信息、实施单元及文档等信息。与研发任务和应用信息关联,能够实时更新任务关联需求状态,实际实施时间。并提供需求报表,便于项目管理者总体把控项目开发团队承载的需求量和需求实施进度情况,能够灵活分配资源。
[0030]应用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服务基础信息和服务框架生成项目工程,并对项目工程配置测试环境参数,并支持已有项目的录入并纳管。
[0031]其中,项目工程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框架、代码仓库以及项目负责团队。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发协作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需求管理模块,应用管理模块,基础架构管理模块,环境配置模块,开发管理模块,代码质量管理模块和应用投产管理模块;所述需求管理模块用于对服务在整个开发周期的需求信息进行管理,生成需求报表;其中,所述需求报表用于记录需求信息的进度;所述应用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服务基础信息和服务框架生成项目工程,并对所述项目工程配置测试环境参数,并支持已有项目的录入并纳管;其中,项目工程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框架、代码仓库地址以及项目负责团队;所述基础架构管理模块用于对组件及应用框架进行管理,以及对组件与应用框架开发流程的管理与跟踪;其中,组件包括前端开发组件及后端开发组件,应用框架包括前端框架及后端框架;所述环境配置模块用于对应用服务所需的环境与应用的外部配置参数进行管理;其中,参外部配置参数包括公共配置参数和私有配置参数;所述开发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需求信息创建任务,并制定所述任务对应的开发分支,使得开发人员在所述开发分支上对任务进行开发及测试;还用于制定任务对应的软件开发流程,以基于所述软件流程完成代码的开发、测试及发布;所述代码质量管理模块用于根据设定规范对代码进行质量检测,并接收设定用户设置的代码质量门禁,以控制整个任务的执行过程;所述应用投产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投产窗口及窗口下的意向任务与应用;并根据设定规则将所述应用包、脚本文件及配置文件打包为介质包,将所述介质包用于后续投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需求信息与应用信息及任务相关联,根据所述任务的状态更新所述需求信息的状态,根据所述任务的实施时间更新所述需求信息的实施时间;并将更新后的状态及实施时间添加至所述需求报表中;其中,一个需求对应至少一个应用;一个应用对应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瑾,齐爽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