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废气供热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24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水废气供热一体化设备,包括立式水泵、过滤机构、加热机构、吸气装置和螺栓,过滤机构包括外壳、第一进水口、第一过滤箱、纱网、第一离心泵、第二过滤箱、滤毡、第二离心泵、注药管道、第三过滤箱和第一出水口,加热机构包括箱体、第二进水口、高效过滤器、第二出水口、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和加热仓,箱体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离心泵。该污水废气供热一体化设备,将过滤机构与加热机构安装在一起,从而操作更加方便,节省了人力,同时可以将水资源回收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通过螺栓将燃烧仓、吸气装置和进气管道固定连接,仅需要拧开螺栓,便可将吸气装置取出,方便检修人员对吸气装置进行检修、更换。更换。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废气供热一体化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
,具体为污水废气供热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法规规定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人民健康。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环境。供热用水必须使用干净水以利于供热企业形象,供热主要是针对北方城市,保暖措施,目前我国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集供热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利用集中热源,向该区域的工厂及民用建筑供应生产、生活和采暖用热,集中供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现有供热污水循环处理设备,现有的供热设备热源形成方式主要是通过热电厂、集中锅炉房、分散锅炉房、等进行加工供热,这些方式需要利用大量的自来水进行加工供热,并且需要大量的水才能达到理想的供热效果,进而导致浪费水资源,并且环保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污水废气供热一体化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污水废气供热一体化设备,包括立式水泵、过滤机构、加热机构、吸气装置和螺栓,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外壳、第一进水口、第一过滤箱、纱网、第一离心泵、第二过滤箱、滤毡、第二离心泵、注药管道、第三过滤箱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外壳左侧顶部开设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右侧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箱左侧顶部,所述第一过滤箱内部设置有纱网,所述第一过滤箱右侧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离心泵左侧,所述第一离心泵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过滤箱左侧顶部,所述第二过滤箱内部设置有滤毡,所述第二过滤箱右侧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离心泵左侧,所述第二离心泵右侧固定连接第三过滤箱左侧顶部,所述第三过滤箱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注药管道,所述外壳右侧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
[0005]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箱体、第二进水口、高效过滤器、第二出水口、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和加热仓,所述箱体顶部左侧开设第二进水口,所述箱体右侧底部开设第二出水口,所述箱体左侧中心固定连接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内部右侧固定连接高效过滤器,所述箱体内部中心开设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右侧固定连接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右侧固定连接进气管道,所述箱体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离心泵。
[0006]优选的,所述立式水泵左侧固定连接第一出水口右侧,立式水泵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进水口顶部。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箱内部顶部固定连接纱网,纱网顶端与第一进水口底端留有10cm间隙。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箱内部顶部固定连接滤毡,吸气装置通过螺栓与进气管道和加热仓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口左侧固定连接第三过滤箱右侧底部,高效过滤器型号为
GK

1.1WL。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该污水废气供热一体化设备,将过滤机构与加热机构放在了一起,从而操作更加方便,不需要太多的操作人员,节省了人力,同时该装置利用污水过滤和高温消毒,可以将水资源回收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自来水,节省了大量的物力。
[0012]2、该污水废气供热一体化设备,吸气装置处于进气管道与燃烧仓之间,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易导致吸气装置的老化、损坏,而通过螺栓将燃烧仓、吸气装置和进气管道固定连接,若要将吸气装置取出,仅需要拧开螺栓,便可将吸气装置取出,极大的方便了检修人员定期对吸气装置进行检修、更换。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过滤机构正面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加热机构正面剖视图。
[0016]图中:1、立式水泵;2、过滤机构;201、外壳;202、第一进水口;203、第一过滤箱;204、纱网;205、第一离心泵;206、第二过滤箱;207、滤毡;208、第二离心泵;209、注药管道;210、第三过滤箱;211、第一出水口;3、加热机构;301、箱体;302、第二进水口;303、高效过滤器;304、第二出水口;305、进气管道;306、出气管道;307、加热仓;4、吸气装置;5、螺栓;6、第三离心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污水废气供热一体化设备,包括立式水泵1、过滤机构2、加热机构3、吸气装置4和螺栓5,过滤机构2包括外壳201、第一进水口202、第一过滤箱203、纱网204、第一离心泵205、第二过滤箱206、滤毡207、第二离心泵208、注药管道209、第三过滤箱210和第一出水口211,外壳201左侧顶部开设第一进水口202,第一进水口202右侧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箱203左侧顶部,第一过滤箱203内部设置有纱网204,第一过滤箱203内部顶部固定连接纱网204,纱网204顶端与第一进水口202底端留有10cm间隙,第一过滤箱203右侧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离心泵205左侧,第一离心泵205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过滤箱206左侧顶部,第二过滤箱206内部设置有滤毡207,第二过滤箱206内部顶部固定连接滤毡207,第二过滤箱206右侧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离心泵208左侧,第二离心泵208右侧固定连接第三过滤箱210左侧顶部,第三过滤箱210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注药管道209,外壳201右侧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211,第一出水口211左侧固定连接第三过滤箱210右侧底部。
[0019]加热机构3包括箱体301、第二进水口302、高效过滤器303、第二出水口304、进气管道305、出气管道306和加热仓307,箱体301顶部左侧开设第二进水口302,箱体301右侧底部
开设第二出水口304,箱体301左侧中心固定连接出气管道306,出气管道306内部右侧固定连接高效过滤器303,高效过滤器303型号为GK

1.1WL,箱体301内部中心开设有加热仓307,加热仓307右侧固定连接吸气装置4,吸气装置4右侧固定连接进气管道305,箱体301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离心泵6。
[0020]立式水泵1左侧固定连接第一出水口211右侧,立式水泵1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进水口302顶部,该设备将过滤机构2与加热机构3通过立式水泵1相连通,从而操作更加方便,不需要太多的操作人员,节省了人力,同时该装置利用污水过滤和高温消毒,可以将水资源回收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0021]工作原理:污水由第一进水口202进入第一过滤箱203中,在经过纱网204时完成第一次过滤,第一离心泵205将第一过滤箱203内的污水抽入第二过滤箱206内,在经过滤毡207时完成第二次过滤,第二离心泵208将第二过滤箱206内的水抽入第三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水废气供热一体化设备,包括立式水泵(1)、过滤机构(2)、加热机构(3)、吸气装置(4)和螺栓(5),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包括外壳(201)、第一进水口(202)、第一过滤箱(203)、纱网(204)、第一离心泵(205)、第二过滤箱(206)、滤毡(207)、第二离心泵(208)、注药管道(209)、第三过滤箱(210)和第一出水口(211),所述外壳(201)左侧顶部开设第一进水口(202),所述第一进水口(202)右侧固定连接第一过滤箱(203)左侧顶部,所述第一过滤箱(203)内部设置有纱网(204),所述第一过滤箱(203)右侧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离心泵(205)左侧,所述第一离心泵(205)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过滤箱(206)左侧顶部,所述第二过滤箱(206)内部设置有滤毡(207),所述第二过滤箱(206)右侧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离心泵(208)左侧,所述第二离心泵(208)右侧固定连接第三过滤箱(210)左侧顶部,所述第三过滤箱(210)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注药管道(209),所述外壳(201)右侧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水口(211);所述加热机构(3)包括箱体(301)、第二进水口(302)、高效过滤器(303)、第二出水口(304)、进气管道(305)、出气管道(306)和加热仓(307),所述箱体(301)顶部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树胜赵本振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飞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