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三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152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三通,包括主管、上连接管、下连接管和侧连接管,所述上连接管内壁周向形成有第一螺旋筋,所述下连接管内壁周向形成有第二螺旋筋,第一螺旋筋的螺旋角小于第二螺旋筋的螺旋角,所述下连接管的下端延伸至主管内并形成波浪状凹口和凸起,每个凸起对应在两个相邻的第二螺旋筋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旋流三通,楼上的水体从上连接管进入以后被第一螺旋筋分流,本层水体由侧连接管进入到下连接管以后被第二螺旋筋分流,便于气体排出,降低噪音,下连接管每个凸起还起到导流的作用,便于将第一螺旋筋分流的水体沿凸起导入两个相邻的第二螺旋筋之间,降低由侧连接管进入的水流与由上连接管进入的水流的冲撞,进一步降低噪音。一步降低噪音。一步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三通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生产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旋流三通。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用排水管道要求具有快速而强大的排水能力,且不产生过高的排水噪音。排水噪音主要是由于水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与上升的气流冲撞产生振动而成,同时,气流阻滞还会影响水流速度。因此,在建筑排水领域广泛使用旋流三通管道,其独特的结构能使水流贴着管壁流动,在有限的管道空间中将下降的水流和管道中的气流最大程度的分开,以降低噪音污染。
[0003]然而,现有的旋流三通只在下连接管内设置螺旋筋,当楼上的水体由上连接管以及本层楼的水体排由侧连接管同时排进主管内时,管道空间中的水流和气流互相干扰,产生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流三通。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提供的旋流三通,包括主管、上连接管、下连接管和侧连接管,所述主管的上面、下面和侧面分别开设开口,上开口处连接上连接管,下开口处连接下连接管,侧开口处连接侧连接管,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分别与建筑排水通用的直管道连接配合,所述上连接管内壁周向形成有第一螺旋筋,所述下连接管内壁周向形成有第二螺旋筋,第一螺旋筋的螺旋角小于第二螺旋筋的螺旋角,所述下连接管的下端延伸至主管内并形成波浪状凹口和凸起,每个凸起对应在两个相邻的第二螺旋筋之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管为漏斗形结构,上端为下管上连接口,中部为锥形管段,下部为直管段,第二螺旋筋沿锥形管段轴向分布并延伸至直管段。
[0008]进一步地,第一螺旋筋设有6根,沿上连接管轴心阵列。
[0009]进一步地,第二螺旋筋设有6根,沿下连接管轴心阵列。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下开口处设有外螺纹,下连接管的上端形成内螺纹,主管与下连接管通过螺纹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主管的上开口外侧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上设有螺纹,用于安装组合密封圈。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管的上端开口外侧设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上设有螺纹,用于安装组合密封圈。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管的下端开口外侧设有第三密封槽,第三密封槽上设有螺纹,用于安装组合密封圈。
[0014]进一步地,所述侧连接管的开口外侧设有第四密封槽,第四密封槽上设有螺纹,用于安装组合密封圈。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提供的旋流三通,楼上的水体从上连接管进入以后被第一螺旋筋分流,便于气体排出,降低噪音,同时本层水体由侧连接管进入到下连接管以后被第二螺旋筋分流,便于气体排出,此外,下连接管每个凸起还起到导流的作用,便于将第一螺旋筋分流的水体沿凸起导入两个相邻的第二螺旋筋之间,降低由侧连接管进入的水流与由上连接管进入的水流的冲撞,进一步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流三通的侧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流三通的侧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主管;2、上连接管;3、下连接管;4、侧连接管;5、第一螺旋筋;6、第二螺旋筋;7、凹口;8、凸起;9、第一密封槽;10、第二密封槽;11、第三密封槽;12、第四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旋流三通,包括主管1、上连接管2、下连接管3和侧连接管4。
[0024]所述主管1的上面、下面和侧面分别开设开口,上开口处连接上连接管2,下开口处连接下连接管3,侧开口处连接侧连接管4,具体地,所述主管1下开口处设有外螺纹,下连接管3的上端形成内螺纹,主管1与下连接管3通过螺纹连接。下连接管3的上连接口套在主管1下端的外侧,避免液体在从上到下流动时从连接处的侧面直接渗漏流出。上连接管2和下连接管3分别与建筑排水通用的直管道连接配合。
[0025]所述上连接管2内壁周向形成有第一螺旋筋5,楼上的水体从上连接管2 进入以后被第一螺旋筋5分流,便于气体排出,降低噪音。具体地,第一螺旋筋5设有6根,沿上连接管2轴心阵列。所述下连接管3内壁周向形成有第二螺旋筋6,水体由侧连接管4进入到下连接管3以后被第二螺旋筋6分流,便于气体排出,降低噪音。具体地,第二螺旋筋6设有6根,沿下连接管3轴心阵列。第一螺旋筋5的螺旋角小于第二螺旋筋6的螺旋角,避免由侧连接管4 进入的水流与由上连接管2进入的水流的冲撞,进一步降低噪音。所述下连接管3的下端延伸至主管1内并形成波浪状凹口7和凸起8,每个凸起8对应在两个相邻的第二螺旋筋6之间。凸起部位起到导流的作用,便于将第一螺旋筋 5分流的水体沿凸起导入两个相邻的第二螺旋筋6之间,降低由侧连接管4进入的水流与由上连接管2进入的水流的冲撞,进一步降低噪音。
[0026]具体地,所述下连接管3为漏斗形结构,上端为下连接管上连接口,中部为锥形管段,下部为直管段,第二螺旋筋6沿锥形管段轴向分布并延伸至直管段。所述锥形管段下端与直管段上端的连接处设有上小下大的台阶,保证下连接管分别与建筑排水通用的直管道连接后,直管道与直管道内径匹配连接,避免泄漏。
[0027]此外,为了提高管路连接的密封性,所述主管1的上开口外侧设有第一密封槽9,第一密封槽9上设有螺纹,用于安装组合密封圈。所述上连接管2的上端开口外侧设有第二密封槽10,第二密封槽10上设有螺纹,用于安装组合密封圈。所述下连接管3的下端开口外侧设有第三密封槽11,第三密封槽11 上设有螺纹,用于安装组合密封圈。所述侧连接管4的开口外侧设有第四密封槽12,第四密封槽上设有螺纹,用于安装组合密封圈。
[0028]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三通,包括主管、上连接管、下连接管和侧连接管,所述主管的上面、下面和侧面分别开设开口,上开口处连接上连接管,下开口处连接下连接管,侧开口处连接侧连接管,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分别与建筑排水通用的直管道连接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管内壁周向形成有第一螺旋筋,所述下连接管内壁周向形成有第二螺旋筋,第一螺旋筋的螺旋角小于第二螺旋筋的螺旋角,所述下连接管的下端延伸至主管内并形成波浪状凹口和凸起,每个凸起对应在两个相邻的第二螺旋筋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管为漏斗形结构,上端为下管上连接口,中部为锥形管段,下部为直管段,第二螺旋筋沿锥形管段轴向分布并延伸至直管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管段下端与直管段上端的连接处设有上小下大的台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三通,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筋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新基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