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09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浮池,包括气浮池本体,气浮池本体内一侧的下端设有加压回流水进水管、进泥管;气浮池本体的内部还设有悬空挡板,悬空挡板距离气浮池本体的顶部设有间隙,悬空挡板的底端下方为排沉泥区;气浮池本体顶部还设有第二刮板,第二刮板靠近加压回流进水管的一侧设有第二传动链带,第二传动链带的另一端与位于气浮池本体底部的第一刮板同轴连接,第一刮板的上端设有加压水流通管,加压水流通管为L型结构。通过在气浮池内设置加压回流水进水管,加压水将进入气浮池内的底泥悬浮物冲击到气浮池的顶部,转动的第二刮板便于把悬浮物从固液分离区刮积到清液排出区,把污泥推动到排沉泥区,实现固液分离,避免需要人工一直查看水位。一直查看水位。一直查看水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浮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气浮池。

技术介绍

[0002]气浮池主要用于固液或液液分离的一种水处理环保设备,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气浮池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现有气浮池的工作原理为:由空气压缩机送到空气罐中的空气通过射流装置被带入到溶气罐中,在0.35Mpa压力下被强制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气水,被送到气浮池中,在突然释放的情况下,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析出,形成大量的微气泡群,同泵送过来的并经加药后正在混凝的污水中的悬浮物充分接触,并在缓慢上升的过程中蓄集好的悬浮物中,使其密度下降而浮至水面,达到去除SS和正在絮凝的污水中的悬浮物充分接触,并在缓慢上升过程中蓄积好的悬浮物中,使其密度下降而浮至水面,达到去除SS和CODcr的目的。
[0004]当气浮池内的水位下降时,很容易导致刮板无法正常刮动废水表面的粘稠废物,为了确保刮板刮到废水表面粘稠物,需要工人经常查看气浮池的水位,十分不方便。
[0005]基于此,研究并开发一种气浮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浮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刮板无法刮动废水表面粘稠废物、需要人工查看等技术问题。
[0007]一种气浮池,包括气浮池本体,气浮池本体内一侧的下端设有加压回流水进水管、进泥管;气浮池本体的内部还设有悬空挡板,悬空挡板距离气浮池本体的顶部设有间隙,悬空挡板的底端下方为排沉泥区;
[0008]气浮池本体顶部还设有第二刮板,第二刮板靠近加压回流进水管的一侧设有第二传动链带,第二传动链带的另一端与位于气浮池本体底部的第一刮板同轴连接,第一刮板的上端设有加压水流通管,加压水流通管为L型结构;
[0009]设有加压回流水进水管所在气浮池本体一侧的对侧面上设有与加压水流通管连接的加压水回流水出水管;
[0010]第二刮板为三角形刮板结构,第二刮板靠近加压水回流水出管一侧的转轴与第三传动链条联动;
[0011]加压水流通管的上端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为第三传动链条的转动轴;
[0012]加压回流水进水管中加压水上升高度大于悬空挡板的最高点。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压水流通管位于第一刮板的上方。
[0014]进一步地,所述气浮池本体包括固液分离区和清液排出区,所述第二传动链带、悬空挡板、加压回流水进水管、进泥管、第一刮板均位于固液分离区。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传动链条、固定架均位于清液排出区。
[0016]进一步地,所述加压水流通管一端位于固液分离区,另一端位于清液排出区。
[0017]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和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气浮池内设置加压回流水进水管,加压水将进入气浮池内的底泥悬浮物冲击到气浮池的顶部,转动的第二刮板便于把悬浮物从固液分离区刮积到清液排出区,把污泥推动到排沉泥区,实现固液分离,避免需要人工一直查看水位,操作复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

气浮池本体、2

加压回流水进水管、3

排沉泥区、4

进泥管、5

U型区、6

第一刮板、7

第二传动链带、8

第二刮板、9

第三传动链条、10

固定架、11

电机、12

悬空挡板、13

加压水流通管、14

竖向流通区、15

加压水回流水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所示,一种气浮池,包括气浮池本体1,气浮池本体1内一侧的下端设有加压回流水进水管2、进泥管4;气浮池本体1的内部还设有悬空挡板12,悬空挡板12距离气浮池本体1的顶部设有间隙,悬空挡板12的底端下方为排沉泥区3;
[0024]气浮池本体1顶部还设有第二刮板8,第二刮板8靠近加压回流进水管2的一侧设有第二传动链带7,第二传动链带7的另一端与位于气浮池本体1底部的第一刮板6同轴连接,第一刮板6的上端设有加压水流通管13,加压水流通管13为L型结构;
[0025]设有加压回流水进水管2所在气浮池本体1一侧的对侧面上设有与加压水流通管连接的加压水回流水出水管15;
[0026]第二刮板8为三角形刮板结构,第二刮板8靠近加压水回流水出管15一侧的转轴与第三传动链条9联动;
[0027]加压水流通管13的上端设有固定架10,固定架10上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为第三传动链条9的转动轴;所述固定架10位于L型加压水流通管13的横向管区域的上方。且第三传动链条9的一个转动轴位于第二刮板8的一个角内,另一个转动轴为固定轴。
[0028]加压回流水进水管2中加压水上升高度大于悬空挡板12的最高点。
[0029]其中,所述加压水流通管13位于第一刮板6的上方。
[0030]其中,所述气浮池本体1包括固液分离区和清液排出区,所述第二传动链带7、悬空挡板12、加压回流水进水管2、进泥管4、第一刮板6均位于固液分离区。
[0031]其中,所述气浮池本体1包括固液分离区和清液排出区,所述第二传动链带7、悬空挡板12、加压回流水进水管2、进泥管4、第一刮板6均位于固液分离区。
[0032]其中,所述第三传动链条9、固定架10均位于清液排出区。
[0033]其中,所述加压水流通管13一端位于固液分离区,另一端位于清液排出区。
[0034]本技术方案中,排沉泥区3所在区域为气浮池本体1的底部,且为U型区5;加压水流通管13为L型管,与加压水回流水出水管15连通的区域为加压水流通管13的竖向流通区,加
压水作为清液从该通道流出。
[0035]具体实施方式为:加压水从加压回流水进水管2中进入,污泥悬浮物从进泥管4中进入,污泥悬浮物在悬空挡板12的阻挡作用下,污泥不断上升,在加压水的冲击作用下,加压水从悬空挡板12的最高端掉落至加压水流通管13中,而污泥混合物被冲击到气浮池本体1的顶部,顶部的污泥悬浮物经过第二刮板8的刮动,输送至竖向流通区14,然后下降至气浮池本体1的底部,经过第一刮板6的循环刮动,输送至排沉泥区3,便于对污泥中固液分离,且加压水通过加压水流通管13输送至加压水回流水出水管15进行回收处理。
[0036]本实施例中,从悬空挡板12喷入至加压水流通管13中的加压水,加压水流通管13的初始进入端位于加压水喷出的射程范围内,则加压水可直接进入加压水流通管13内,而位于加压水流通管13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浮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池本体(1),气浮池本体(1)内一侧的下端设有加压回流水进水管(2)、进泥管(4);气浮池本体(1)的内部还设有悬空挡板(12),悬空挡板(12)距离气浮池本体(1)的顶部设有间隙,悬空挡板(12)的底端下方为排沉泥区(3);气浮池本体(1)顶部还设有第二刮板(8),第二刮板(8)靠近加压回流水进水管(2)的一侧设有第二传动链带(7),第二传动链带(7)的另一端与位于气浮池本体(1)底部的第一刮板(6)同轴连接,第一刮板(6)的上端设有加压水流通管(13),加压水流通管(13)为L型结构;设有加压回流水进水管(2)所在气浮池本体(1)一侧的对侧面上设有与加压水流通管连接的加压水回流水出水管(15);第二刮板(8)为三角形刮板结构,第二刮板(8)靠近加压水回流水出水管(15)一侧的转轴与第三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宇森王洪禹朱勇陈俊罗广车经纬粟兵熊平王兆龙何仕涛陈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时代绿洲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