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PA/CPP复合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07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ET/PA/CPP复合薄膜,属于薄膜制品技术领域。它包括由上到下包括透墨层(1)、浸墨层(2)、第一热延展层(3)、第二热延展层(4)和基层(5),透墨层(1)设有通孔(11),浸墨层(2)设有浸墨孔(21),第一热延展层(3)下侧设有第一凹槽(31),第二热延展层(4)下侧设有凸块(41),第一凹槽(31)和凸块(41)相互配合设置,凸块(41)插接于第一凹槽(31)中。复合薄膜受热膨胀时,透墨层的通孔、浸墨层的浸墨孔、第一热延展层的第一凹槽和第二热延展层的凸块,为受热后薄膜膨胀程度不同提供了膨胀空间,解决了薄膜之间容易脱离的技术问题,延长的复合薄膜的使用寿命。长的复合薄膜的使用寿命。长的复合薄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ET/PA/CPP复合薄膜


[0001]本技术属于薄膜制品
,涉及一种PET/PA/CPP复合薄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各行各业对塑料薄膜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据悉,中国塑料薄膜的需求量每年将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随着各种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不断地涌现,将促使中国的塑料薄膜朝着品种多样化、专用化以及具备多功能的复合膜方向发展。复合薄膜由两层或多层不同材料的薄膜复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包装。
[0003]由于复合薄膜由两层或多层不同材料的薄膜复合而成,在使用过程中,几种不同材料的薄膜加热后膨胀的程度不同,进而几层薄膜之间容易脱离,进而影响复合薄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PET/PA/CPP复合薄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PET/PA/CPP复合薄膜,由上到下依次包括透墨层、浸墨层、第一热延展层、第二热延展层和基层,透墨层设有通孔,浸墨层设有浸墨孔,第一热延展层靠近第二热延展层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凹槽,第二热延展层靠近第一热延展层的一侧设有若干凸块,第一凹槽和凸块一一对应,凸块插接于第一凹槽中,透墨层为CPP薄膜层,浸墨层为PET薄膜层,第一热延展层为PA薄膜层,第二热延展层为PET薄膜层,基层为CPP薄膜层。
[0007]在上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中,浸墨孔为半球形。
[0008]在上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中,浸墨孔设于浸墨层靠近透墨层的表面。
[0009]在上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中,凸块和第一凹槽之间设有间隙。
[0010]在上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中,第二热延展层靠近基层的表面为第一波浪形表面,基层靠近第二热延展层的表面为第二波浪形表面,第一波浪形表面的波峰、波谷分别与第二波浪形表面波峰、波谷位置相对应。
[0011]在上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中,第一波浪形表面和第二波浪形表面均为磨砂层表面。
[0012]在上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中,第二热延展层靠近基层的表面为第二凹槽,基层靠近第二热延展层的表面为凸件组,凸件组和第二凹槽相互配合且凸件组插接于第二凹槽中。
[0013]在上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中,凸件组和第二凹槽之间设有间隙。
[0014]在上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中,凸件组包括两个凸件,两个凸件之间设有间距。
[0015]在上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中,透墨层的外表面设有条形凸起。
[0016]在上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中,透墨层、浸墨层、第一热延展层、第二热延展层
和基层中,各层之间通过粘结胶连接。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PET薄膜、PA薄膜、CPP薄膜受热膨胀的程度各不相同,透墨层的通孔、浸墨层的浸墨孔、第一热延展层的第一凹槽、第二热延展层的凸块以及第一凹槽和凸块之间的间隙,为受热后薄膜膨胀程度不同提供了膨胀空间。同时,第一凹槽和凸块相互卡合,浸墨孔形成的凹凸面,对膨胀后各层薄膜起到限位作用,解决了薄膜之间容易脱离的技术问题,延长的复合薄膜的使用寿命。
[0019]PET薄膜和CPP薄膜受热膨胀的程度各不相同,第二热延展层和基层的波浪形表面结构,为受热后薄膜膨胀程度不同提供了膨胀空间,解决了薄膜之间容易脱离的技术问题,延长的复合薄膜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一波浪形表面和第二波浪形表面相互卡合,对膨胀后两层薄膜起到限位作用。
[0020]PET薄膜和CPP薄膜受热膨胀的程度各不相同,第二热延展层和基层的第二凹槽和凸件组结构及其之间设有的间隙,为受热后薄膜膨胀程度不同提供了膨胀空间,解决了薄膜之间容易脱离的技术问题,延长的复合薄膜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二凹槽和凸件组相互卡合,对膨胀后两层薄膜起到限位作用。
[0021]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3是第一波浪形表面和第二波浪形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是条形凸起的位置示意图。
[0027]图中:透墨层1、通孔11、条形凸起12、浸墨层2、浸墨孔21、第一热延展层3、第一凹槽31、第二热延展层4、凸块41、第一波浪形表面42、第二凹槽43、基层5、第二波浪形表面51、凸件组52。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1和2所示,PET/PA/CPP复合薄膜,由上到下依次包括透墨层1、浸墨层2、第一热延展层3、第二热延展层4和基层5,透墨层1设有通孔11,浸墨层2设有浸墨孔21,第一热延展层3靠近第二热延展层4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凹槽31,第二热延展层4靠近第一热延展层3的一侧设有若干凸块41,第一凹槽31和凸块41一一对应,凸块41插接于第一凹槽31中,透墨层1为CPP薄膜层,浸墨层2为PET薄膜层,第一热延展层3为PA薄膜层,第二热延展层4为PET薄膜层,基层5为CPP薄膜层。
[0030]PET薄膜、PA薄膜、CPP薄膜受热膨胀的程度各不相同,透墨层1的通孔11、浸墨层2的浸墨孔21、第一热延展层3的第一凹槽31和第二热延展层4的凸块41,为受热后薄膜膨胀程度不同提供了膨胀空间。同时,第一凹槽31和凸块41相互卡合,浸墨孔21形成的凹凸面,
对膨胀后各层薄膜起到限位作用。
[0031]优选方案,浸墨孔21为半球形。复合薄膜进行印刷时,透墨层1设有的通孔11和浸墨层2设有的浸墨孔21方便燃料进行印染。
[0032]优选方案,浸墨孔21设于浸墨层2靠近透墨层1的表面。浸墨孔21为半球形,设于浸墨层2上表面,形成的凹凸面,对膨胀后透墨层1和浸墨层2起到限位作用。
[0033]优选方案,凸块41和第一凹槽31之间设有间隙。第一凹槽31和凸块41之间的间隙,为受热后薄膜膨胀程度不同提供了膨胀空间。
[0034]优选方案,第二热延展层4靠近基层5的表面为第二凹槽43,基层5靠近第二热延展层4的表面为凸件组52,凸件组52和第二凹槽43相互配合且凸件组52插接于第二凹槽43中。第二凹槽43和凸件组52结构为PET薄膜和CPP薄膜受热后薄膜膨胀程度不同提供了膨胀空间。同时,第二凹槽43和凸件组52相互卡合,对膨胀后两层薄膜起到限位作用。
[0035]优选方案,凸件组52和第二凹槽43之间设有间隙。设有的间隙,为受热后PET薄膜和CPP薄膜膨胀程度不同提供了膨胀空间。
[0036]优选方案,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PET/PA/CPP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由上到下依次包括透墨层(1)、浸墨层(2)、第一热延展层(3)、第二热延展层(4)和基层(5),透墨层(1)设有通孔(11),浸墨层(2)设有浸墨孔(21),第一热延展层(3)靠近第二热延展层(4)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凹槽(31),第二热延展层(4)靠近第一热延展层(3)的一侧设有若干凸块(41),第一凹槽(31)和凸块(41)一一对应,凸块(41)插接于第一凹槽(31)中,透墨层(1)为CPP薄膜层,浸墨层(2)为PET薄膜层,第一热延展层(3)为PA薄膜层,第二热延展层(4)为PET薄膜层,基层(5)为CPP薄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浸墨孔(21)为半球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浸墨孔(21)设于浸墨层(2)靠近透墨层(1)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凸块(41)和第一凹槽(31)之间设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PA/CPP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焱包装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