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轴的测振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500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齿轮轴的测振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锻件备料、粗车、探伤、半精车、滚齿,再进行渗碳淬火处理,使得测振表面的材质均匀,随后流转至磨削阶段,对测振带磨削加工。其中,进行半精车和滚齿时分别将外圆段和齿轮公法线留有余量,随后便进行淬火、精车、磨削,无需被测工件成品后进行滚压处理,避免了成型之后的二次伤害,同时降低了成本,不需要采用专门的工装夹具和昂贵的滚压刀具(金刚石,合金)。金)。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轮轴的测振表面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轴加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齿轮轴的测振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齿轮轴指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
[0003]现有齿轮轴测振带的表面处理主要以冷加工手段为主,以高硬质合金或者特殊形状金刚石作为成型工具对测振带进行滚压处理,使被测齿轮轴表面材质均匀,粗糙度优良。但是也有明显的缺点,需要在被测工件成品后再进行处理,很容易对成品工件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齿轮轴的测振表面处理方法,以解决传统技术中容易对成品工件造成二次伤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齿轮轴的测振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06]步骤1:锻件备料,准备锻件材料;
[0007]步骤2:粗车,车削加工去掉锻件表面氧化皮及杂物,得到轴体;
[0008]步骤3:探伤,对轴体进行超声波探伤;
[0009]步骤4:半精车,对探伤筛选出的无缺陷的轴体进行齿顶圆成品并留外圆段余量,其中根据本齿轮轴轮齿模数大小计算外圆段余量,余量=a,模数=Mn,当模数小于10,余量a=(0.03Mn+0.42)/2,若模数大于等于10,余量a=(0.012Mn+0.6)/2;
[0010]步骤5:滚齿:对轴体进行滚齿加工且对齿轮公法线留余量,其中齿轮公法线余量根据本齿轮轴轮齿模数大小计算,余量=a,模数=Mn,当模数小于10,余量a=(0.03Mn+0.42)/2,若模数大于等于10,余量a=(0.012Mn+0.6)/2;
[0011]步骤6:渗碳淬火;
[0012]步骤7:精车,有磨削要求的单边留余量0.3mm,其余成品即可;
[0013]步骤8:磨外圆,将外圆段磨削成品;
[0014]步骤9:磨齿,将齿轮轴轮齿磨削成品。
[0015]可选地,锻件备料时将锻件加热至579

675℃,进行退火,要求硬度HB=160

200,抗拉强度不小于760Mpa。
[0016]可选地,渗碳淬火时,炉内淬火温度899

982℃,保温时间7

8小时,炉内冷却至802

843℃,直接淬火,淬火后在149

191℃回火,表面含碳量达到0.7%

1.1%。
[0017]可选地,渗碳淬火时,对于长径比大于5的工件,采用悬挂式热处理;对于长径比小于等于5的工件采用立式热处理。
[0018]可选地,渗碳淬火时,渗碳层的深度按照TC=(0.15

0.2)Mn,TC=渗碳层深度,Mn=齿轮轴齿轮模数。
[0019]可选地,测振带和轴承位要求粗糙度Ra0.2

Ra0.4,同轴度要求0.005。
[0020]可选地,齿轮轴轮齿公法线表面粗糙度Ra0.4。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热处理手段,通过锻件备料、粗车、探伤、半精车、滚齿,再进行渗碳淬火处理,使得测振表面的材质均匀,随后流转至磨削阶段,对测振带磨削加工。其中,进行半精车和滚齿时分别将外圆段和齿轮公法线留有余量,随后便进行淬火、精车、磨削,无需被测工件成品后进行滚压处理,避免了成型之后的二次伤害,并且降低了成本,不需要采用专门的工装夹具和昂贵的滚压刀具(金刚石,合金)。
附图说明
[0023]图1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齿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轴承位;2、测振带;3、外圆段;4、齿轮公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齿轮轴的测振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7]步骤1:备料,毛坯淬火,将锻坯加热至579

675℃,进行退火,要求硬度HB=160

200,抗拉强度不小于760Mpa;
[0028]步骤2:粗车,车削加工去掉锻件表面氧化皮及杂物,得到轴体,车床设备优选为C6130;
[0029]步骤3:探伤,按JB/T5000.15
‑Ⅱ
要求进行超声波探伤,探伤设备优选为电力绝缘子探伤仪HY

8808型;
[0030]步骤4:半精车,对探伤筛选出的无缺陷的轴体进行齿顶圆成品并留外圆段余量,根据齿轮轴轮齿模数个数计算外圆段3余量,余量=a,模数=Mn,当模数<10时,余量a=(0.03Mn+0.42)/2,当模数≥10时,余量a=(0.012Mn+0.6)/2,各段有粗糙度要求的外圆按单边3mm留量,将轴体进行装夹固定于车床上,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外圆段加工余量进行走刀,车床设备优选为C6130;
[0031]步骤5:滚齿,齿轮公法线4余量按齿轮轴轮齿模数个数计算,余量=a,模数=Mn,当模数<10时,余量a=(0.03Mn+0.42)/2,当模数≥10时,余量a=(0.012Mn+0.6)/2;
[0032]步骤6:渗碳淬火,渗碳淬火时,渗碳层的深度按照TC=(0.15

0.2)Mn,TC=渗碳层深度,Mn=齿轮轴齿轮模数,将工件装入密闭的渗碳炉内,通入气体渗剂(甲烷、乙烷等)加热至899

982℃温度范围内并保温,保温时间7

8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802

843℃,直接淬火,淬火后再在149

191℃回火,使工件表面增碳,一般表面含碳量达到0.7

1.1%,对于长径比大于5的工件,采用悬挂式热处理,即让其悬空,以自身重力使其在加热过程中不产生弯曲变形;对于长径比小于等于5的工件采用立式热处理,淬火时的采用入水或入油的方式,竖放变形量小,且阻力小,因此采用立式热处理。
[0033]步骤7:精车,除已成品的外圆段3,有磨削要求的单边留余量0.3mm,其余成品即
可;
[0034]步骤8:磨外圆,测振带2和轴承位1粗糙度按Ra0.2

Ra0.4,同轴度要求0.005;
[0035]步骤9:磨齿,齿轮轴轮齿公法线表面粗糙度Ra0.4。
[0036]本专利技术选用热处理手段,直接采用标准的机床设备,无需采用昂贵的滚压刀具和专用的工装夹具来对齿轮轴表面测振带2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对需要测振的外圆段3和齿轮公法线4直接通过齿轮轴轮齿模数个数计算得出表面余量,再进行淬火和后期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轴的测振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步骤1:锻件备料,准备锻件材料;步骤2:粗车,车削加工去掉锻件表面氧化皮及杂物,得到轴体;步骤3:探伤,对轴体进行超声波探伤;步骤4:半精车,对探伤筛选出的无缺陷的轴体进行齿顶圆成品并留外圆段余量,其中根据本齿轮轴轮齿模数大小计算外圆段余量,余量=a,模数=Mn,当模数小于10,余量a=(0.03Mn+0.42)/2,若模数大于等于10,余量a=(0.012Mn+0.6)/2;步骤5:滚齿:对轴体进行滚齿加工且对齿轮公法线留余量,其中齿轮公法线余量根据本齿轮轴轮齿模数大小计算,余量=a,模数=Mn,当模数小于10,余量a=(0.03Mn+0.42)/2,若模数大于等于10,余量a=(0.012Mn+0.6)/2;步骤6:渗碳淬火;步骤7:精车,有磨削要求的单边留余量0.3mm,其余成品即可;步骤8:磨外圆,将外圆段磨削成品;步骤9:磨齿,将齿轮轴轮齿磨削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轴的测振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锻件备料时将锻件加热至579

675℃,进行退火,要求硬度HB=1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江陈增金沈涛刘译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智展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