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国炎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478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本装置握把上的曲面可以防止手指向内攥拳收拢接触到手掌心,同时顶部手指圈围撑体与拇指、食指和虎口所形成的弧度相吻合,并且同时防止拇指和食指并拢,从而引导手指在没有任何外压的情况下正确握笔,使手指握笔时没有任何束缚直接接触到笔杆,手指的接触点与正常握笔无异,手指和手指之间没有任何额外的阻隔,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使用时所有手指外部完全开放,没有任何约束,克服了不正确的握笔姿势所造成的手指疲劳、疼痛等缺陷,使书写变得轻松、流畅,既提高了书写速度又保证了书写质量。提高了书写速度又保证了书写质量。提高了书写速度又保证了书写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文具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

技术介绍

[0002]发现很多人在握笔时,握笔的手势,都有差异。小学生刚学写字,握笔手势也在学,而良好的握笔习惯需要一种实际有效的辅助器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养成。通过观察发现,小学生在握笔时,握笔手势有很多,有一些握笔的手势是错误的,有的握笔时手指离笔尖过近,挡住了眼睛看字的视线,导致扭腰歪头现象;有的拇指和中指交叉在一起;最常见的是攥拳式握笔等等。握笔姿势不仅影响书写效果,而且影响身体健康。市面上常见约束性的握笔器对孩子纠正握姿的真实效果不大,因为其作用功能只是在理论上,而在实际使用情况当中是,孩子在家长或书法老师要求和监督之下会使用握笔器,而在没有任何人要求和监督之下,就不会自觉坚持使用握笔器.其根本原因有两点:1、使用时的不舒适感;2、书写以外其它具体操作时的不便捷。这两点就导致了市面上常见的握笔器理论上的作用功能成为了一句空话。同时,这两点也成为了握笔器类产品在研发上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所以,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的研发与问世成为了人们迫切期待的硬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包括支撑底座以及设于支撑底座上的握笔器本体;
[0005]所述支撑底座包括底部支撑垫以及设于支撑垫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与支撑垫连接部平面化,上部倾斜至一侧且倾斜角为钝角;
[0006]所述握笔器本体包括底部握把顶部手指圈围撑体;所述握把与顶部手指圈围撑体一体化连接;所述握把底部设有与支撑柱底端卡扣配合的连接孔;所述手指圈围撑体形成的外弧度与拇指、食指和虎口所形成的圈围形状相吻合;所述手指圈围撑体一端设有第一笔孔,相对一端设有第二笔孔,所述第二笔孔外端低于第一笔孔外端,第一笔孔与第二笔孔之间连接形成为笔杆槽。
[0007]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笔孔大于第二笔孔。
[0008]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笔孔顶端设有第一弹性板以及第二弹性板,第一弹性板与第二弹性板具备向内靠拢及向外延展的特性。
[0009]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笔孔下侧设有阵列设置的透气孔。
[0010]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笔孔下侧设有阵列设置的降阻孔。
[00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握把上的曲面可以防止手指向内攥拳收拢接触到手掌心,同时顶部手指圈围撑体与拇指、食指和虎口所形成的弧度相吻合,并且同时防止拇指和食指并拢,从而引导手指在没有任何外压的情况下正确握笔,使手指握笔时没有任何束缚直接接触到笔杆,手指的接触点与正常握笔无异,手指和手指之间没有任
何额外的阻隔,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使用时所有手指外部完全开放,没有任何约束,克服了不正确的握笔姿势所造成的手指疲劳、疼痛等缺陷,使书写变得轻松、流畅,既提高了书写效率又保证了书写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三。
[0015]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的实物图右视图。
[0016]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的实物图左视图。
[0017]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的实物图主视图。
[0018]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的实物图立体图。
[0019]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的支撑底座实物图。
[0020]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的实物图使用图一。
[0021]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的实物图使用图二。
[0022]如图所示:1、支撑底座,2、握笔器本体,3、支撑垫,4、支撑柱,5、握把,6、手指圈围撑体,7、连接孔,8、第一笔孔,9、第二笔孔,10、笔杆槽,11、第一弹性板,12、第二弹性板,13、透气孔,14、降阻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结合附图1

10,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包括支撑底座1以及设于支撑底座1上的握笔器本体2;
[0025]所述支撑底座1包括底部支撑垫3以及设于支撑垫3上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底端与支撑垫3连接部平面化,上部倾斜至一侧且倾斜角为钝角;
[0026]所述握笔器本体2包括底部握把5顶部手指圈围撑体6;所述握把5与顶部手指圈围撑体6一体化连接;所述握把5底部设有与支撑柱4底端卡扣配合的连接孔7;所述手指圈围撑体6形成的外弧度与拇指、食指和虎口所形成的圈围形状相吻合;所述手指圈围撑体6一端设有第一笔孔8,相对一端设有第二笔孔9,所述第二笔孔9外端低于第一笔孔8外端,第一笔孔8与第二笔孔9之间连接形成为笔杆槽10。
[0027]所述第一笔孔8大于第二笔孔9。
[0028]所述第二笔孔9顶端设有第一弹性板11以及第二弹性板12,第一弹性板11与第二弹性板12具备向内靠拢及向外延展的特性。
[0029]所述第一笔孔8下侧设有阵列设置的透气孔13。
[0030]所述第二笔孔9下侧设有阵列设置的降阻孔14。
[0031]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写字时,将握笔器本体2从支撑底座1上拿起,笔从第一笔孔8放入经过笔杆槽10从第二笔孔9出,将握把5攥在手心,使手指圈围撑体6与虎口位置和形状一致,使笔杆正常接触虎口和食指根部之间的范围区域,拇指与食指捏住笔的前端,握把5使到笔杆下面的三根手指不能过度弯曲收拢接触到手掌心,并
且让这三根手指并紧与掌心产生作用力承托住笔杆,握把5适度的柔软弹力材质能够更稳定有节奏地配合上面两根手指的捏动,第二笔孔9下方的降阻孔14可以降低手指向下捏动时的阻力,从而引导手指在没有任何外压的情况下正确握笔,并且能够流畅地书写;本装置握笔时手指没有任何束缚直接接触到笔杆,手指握笔时的接触点与正常握笔无异,手指和手指之间没有任何额外的阻隔;同时在休息或思考途中可以把整个握把5握在手中,做收缩和松开的动作以缓解精神压力,结束书写时可以直接将握笔器本体2放置在支撑底座1上,支撑底座1作置笔架使用。
[0032]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握笔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以及设于支撑底座(1)上的握笔器本体(2);所述支撑底座(1)包括底部支撑垫(3)以及设于支撑垫(3)上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底端与支撑垫(3)连接部平面化,上部倾斜至一侧且倾斜角为钝角;所述握笔器本体(2)包括底部握把(5)顶部手指圈围撑体(6);所述握把(5)与顶部手指圈围撑体(6)一体化连接;所述握把(5)底部设有与支撑柱(4)底端卡扣配合的连接孔(7);所述手指圈围撑体(6)形成的外弧度与拇指、食指和虎口所形成的圈围形状相吻合;所述手指圈围撑体(6)一端设有第一笔孔(8),相对一端设有第二笔孔(9),所述第二笔孔(9)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炎
申请(专利权)人:梁国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