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用电终端负载数据分析的电力传输调度管理方法及调度管理平台技术

技术编号:300472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用电终端负载数据分析的电力传输调度管理方法及调度管理平台,通过先对用电企业的电网系统进行电源端电源质量系数评估,以此得到该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并据此从用电企业的所有用户负载筛选出满足最大总负载功率的匹配用电负载,同时对筛选出的匹配用电负载根据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运行电压进行分类为过压匹配用电负载、欠压匹配用电负载和正常匹配用电负载,进而对分类的欠压匹配用电负载进行电力智能调度,实现了在用电高峰期时对用电企业电网系统的电力调度管理,使得用电企业在用电高峰期时电网系统的电力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有效保障了用电企业电网系统中用电负载的正常运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用电终端负载数据分析的电力传输调度管理方法及调度管理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调度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电终端负载数据分析的电力传输调度管理方法及调度管理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在进行生产建设时,都需要有电力资源的重要参与,与此同时由于当前各用电企业中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加,导致各用电企业对电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
[0003]但是用电企业电源端供应的电能通常是固定的,且不是所有的用电企业都具有备用电源。当用电企业处于用电高峰期时,其电源端供应的电能可能就难以供应大量的用电负载同时工作,此时就会导致一些用电负载供电不足,如欠压,长时间供电不足,不仅会影响用电负载正常运行,还会影响用电负载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用电企业的电网系统进行电力调度管理,进而保障用电企业电网系统中用电负载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用电终端负载数据分析的电力传输调度管理方法及调度管理平台,通过先对用电企业的电网系统进行电源端电源质量系数评估,以此得到该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并据此从用电企业的所有用电负载筛选出满足最大总负载功率的匹配用电负载,同时对筛选出的匹配用电负载根据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运行电压进行分类,进而对分类的欠压匹配用电负载进行电力智能调度,实现了在用电高峰期时对用电企业电网系统的电力调度管理。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用电终端负载数据分析的电力传输调度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用电企业电网系统划分:将用电企业的电网系统划分为电源端和用电负载端;
[0008]步骤2.电源端电源质量系数评估:当电源端启动供电工作时实时采集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参数,并据此评估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系数;
[0009]步骤3.电网系统允许接入最大总负载功率获取:根据评估的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系数从管理数据库中提取该电源质量系数对应的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
[0010]步骤4.匹配用电负载筛选:根据该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从所有用电负载中筛选出匹配用电负载,并将筛选出的匹配用电负载接入电网系统中;
[0011]步骤5.匹配用电负载实际运行电压采集:在匹配用电负载运行过程中,实时采集各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实际运行电压;
[0012]步骤6.匹配用电负载分类:将各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实际运行电压与该匹配用电
负载的额定运行电压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将各匹配用电负载分类为过压匹配用电负载、欠压匹配用电负载和正常匹配用电负载;
[0013]步骤7.欠压匹配用电负载电能智能调度:对各欠压匹配用电负载进行电力智能调度。
[0014]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源质量参数包括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网谐波和三相电压不平衡。
[0015]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步骤2中评估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系数,其具体评估方法如下:
[0016]S1:将采集的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参数构成电源端电源质量参数集合G(g1,g2,g3,g4),g1、g2、g3、g4分别表示为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网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
[0017]S2:将电源端电源质量参数集合与预设的电力系统对应的标准电源质量参数进行对比,得到电源端电源质量参数对比集合ΔG(Δg1,Δg2,Δg3,Δg4),并根据电源端电源质量参数对比集合评估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系数,其评估计算公式为η表示为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系数,Δg1、Δg2、Δg3、Δg4分别表示为电源端的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网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与电力系统对应的标准频率偏差、标准电压偏差、标准电网谐波、标准三相电压不平衡之间的差值,g1
标准
、g2
标准
、g3
标准
、g4
标准
分别表示为电力系统对应的标准频率偏差、标准电压偏差、标准电网谐波、标准三相电压不平衡。
[0018]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就医参数包括就医费用和慢性病身体指标数据。
[0019]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步骤4中根据该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从所有用电负载中筛选出匹配用电负载,其具体筛选过程执行以下步骤:
[0020]H1:获取用电企业当前需要用到的所有用电负载类型,并获取各用电负载类型下属的所有用电负载,进而将其构成各用电负载类型对应的用电负载集合;
[0021]H2:获取用电负载集合中各用电负载对应的额定功率,以此将各用电负载类型对应用电负载集合中各用电负载按照其对应的额定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0022]H3:分别从各用电负载类型对应的用电负载集合中提取排在第一位的用电负载;
[0023]H4:对提取的各排在第一位的用电负载对应的额定功率进行获取,并将获取的各排在第一位的用电负载对应的额定功率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功率和,进而将其与该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进行对比,若累加功率和小于或等于该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则将提取的各排在第一位的用电负载记为匹配用电负载,若累加功率和大于该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则执行步骤H5;
[0024]H5:按照各用电负载类型对应用电负载集合中用电负载的排列顺序,分别从各用电负载类型对应的用电负载集合中提取排在下一位的用电负载,并将提取的各用电负载按照步骤H4的方法进行处理,直至提取到排在最后一位的用电负载。
[0025]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步骤6中将各匹配用电负载分类为过压匹配用电负载、欠压匹配用电负载和正常匹配用电负载,其具体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D1:对接入到电网系统的各匹配用电负载按照各用电负载所在电网支路距离电源端由近到远的距离进行编号,分别标记为1,2,...,i,...,n;
[0027]D2:将各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实际运行电压构成匹配用电负载实际运行电压集合V(V1,V2,...,Vi,...,Vn),Vi表示为第i个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实际运行电压;
[0028]D3:将匹配用电负载实际运行电压集合与各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额定运行电压范围进行对比,若某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实际运行电压小于该匹配用电负载对应额定运行电压范围的下限值,则表明该匹配用电负载欠压,该匹配用电负载记为欠压匹配用电负载,若某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实际运行电压大于该匹配用电负载对应额定运行电压范围的上限值,则表明该匹配用电负载过压,该匹配用电负载记为过压匹配用电负载,若某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实际运行电压处于该匹配用电负载对应额定运行电压范围内,则表明该匹配用电负载运行电压正常,该匹配用电负载记为正常匹配用电负载。
[0029]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用电终端负载数据分析的电力传输调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电企业电网系统划分:将用电企业的电网系统划分为电源端和用电负载端;步骤2.电源端电源质量系数评估:当电源端启动供电工作时实时采集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参数,并据此评估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系数;步骤3.电网系统允许接入最大总负载功率获取:根据评估的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系数从管理数据库中提取该电源质量系数对应的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步骤4.匹配用电负载筛选:根据该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从所有用电负载中筛选出匹配用电负载,并将筛选出的匹配用电负载接入电网系统中;步骤5.匹配用电负载实际运行电压采集:在匹配用电负载运行过程中,实时采集各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实际运行电压;步骤6.匹配用电负载分类:将各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实际运行电压与该匹配用电负载的额定运行电压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将各匹配用电负载分类为过压匹配用电负载、欠压匹配用电负载和正常匹配用电负载;步骤7.欠压匹配用电负载电能智能调度:对各欠压匹配用电负载进行电力智能调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用电终端负载数据分析的电力传输调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质量参数包括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网谐波和三相电压不平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用电终端负载数据分析的电力传输调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评估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系数,其具体评估方法如下:S1:将采集的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参数构成电源端电源质量参数集合G(g1,g2,g3,g4),g1、g2、g3、g4分别表示为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网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S2:将电源端电源质量参数集合与预设的电力系统对应的标准电源质量参数进行对比,得到电源端电源质量参数对比集合ΔG(Δg1,Δg2,Δg3,Δg4),并根据电源端电源质量参数对比集合评估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系数,其评估计算公式为η表示为电源端对应的电源质量系数,Δg1、Δg2、Δg3、Δg4分别表示为电源端的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网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与电力系统对应的标准频率偏差、标准电压偏差、标准电网谐波、标准三相电压不平衡之间的差值,g1
标准
、g2
标准
、g3
标准
、g4
标准
分别表示为电力系统对应的标准频率偏差、标准电压偏差、标准电网谐波、标准三相电压不平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用电终端负载数据分析的电力传输调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根据该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从所有用电负载中筛选出匹配用电负载,其具体筛选过程执行以下步骤:H1:获取用电企业当前需要用到的所有用电负载类型,并获取各用电负载类型下属的所有用电负载,进而将其构成各用电负载类型对应的用电负载集合;H2:获取用电负载集合中各用电负载对应的额定功率,以此将各用电负载类型对应用电负载集合中各用电负载按照其对应的额定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H3:分别从各用电负载类型对应的用电负载集合中提取排在第一位的用电负载;H4:对提取的各排在第一位的用电负载对应的额定功率进行获取,并将获取的各排在第一位的用电负载对应的额定功率进行累加,得到累加功率和,进而将其与该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进行对比,若累加功率和小于或等于该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则将提取的各排在第一位的用电负载记为匹配用电负载,若累加功率和大于该电网系统允许接入的最大总负载功率,则执行步骤H5;H5:按照各用电负载类型对应用电负载集合中用电负载的排列顺序,分别从各用电负载类型对应的用电负载集合中提取排在下一位的用电负载,并将提取的各用电负载按照步骤H4的方法进行处理,直至提取到排在最后一位的用电负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用电终端负载数据分析的电力传输调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将各匹配用电负载分类为过压匹配用电负载、欠压匹配用电负载和正常匹配用电负载,其具体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D1:对接入到电网系统的各匹配用电负载按照各用电负载所在电网支路距离电源端由近到远的距离进行编号,分别标记为1,2,...,i,...,n;D2:将各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实际运行电压构成匹配用电负载实际运行电压集合V(V1,V2,...,Vi,...,Vn),Vi表示为第i个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实际运行电压;D3:将匹配用电负载实际运行电压集合与各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额定运行电压范围进行对比,若某匹配用电负载对应的实际运行电压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路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一维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