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438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属于蓄能电站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包括油冷却器以及与油冷却器连通的回油管和进油管,回油管和进油管之间通过换热器连通,回油管和进油管竖直设置,回油管和进油管的上端通过循环管与油冷却器连通,换热器分别通过支管与回油管和进油管连通;回油管路的下方设置有外接管,外接管的下部通下支管与外接储油桶连通,外接储油桶的上端通过上支管与回油管连通;外接储油桶上且位于下支管的下方设置有排油管,外接储油桶上通过检测管设置有油水检测器。油水检测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可以对油中的水含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对油冷却器的油路内油的含水量进行检测。进行检测。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能电站
,尤其涉及一种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冷却方式是内循环水冷式,通过推力轴承油冷却器的热交换来实现轴承的冷却。每台机组有18个油冷却器,采用先3个串联,然后6个再并联在进出环管上。油冷却器浸在油槽的透平油中,内通冷却水,热油的热量通过铜管传递给冷却水,然后由冷却水将热量带走。当油冷却器泄漏时,由于冷却水压高于油压,冷却水在压差下从泄漏处进入油槽,当水进入的较多时,会使油质变差,以致发生乳化,导致推力瓦表面不能形成正常的润滑油膜,从而造成烧瓦事故。因此,实时监测油冷却器的油路内油的含水量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油冷却器的油路内油的含水量进行检测的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包括油冷却器以及与所述油冷却器连通的回油管和进油管,所述回油管和进油管之间通过换热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和进油管竖直设置,所述回油管和进油管的下端均密封,所述回油管和进油管的上端通过循环管与油冷却器连通,所述换热器分别通过支管与所述回油管和进油管连通;所述回油管的下方设置有内径小于所述回油管且与所述回油管内部连通的外接管,所述外接管的下部通过下支管与外接储油桶连通,所述外接储油桶的上端通过上支管与所述回油管连通;所述外接储油桶上且位于所述下支管的下方设置有排油管,所述上支管和排油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外接储油桶上通过检测管设置有油水检测器。所述油水检测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可以对油中的水含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0005]所述换热器采用水冷换热,换热器内设置有与厂房内的循环水路连接的管路。
[0006]所述下支管上设置有阀门。
[0007]所述检测管位于所述下支管的上方,可以使进入所述检测管的油尽量为处于正常循环下的油。
[0008]所述检测管的内径大于所述下支管和上支管的内径。这样可以保证在油循环的过程中检测管内有足够的油进入。
[0009]所述换热器竖向设置有三个,所述上支管与所述回油管的连通处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换热器之间,这样可以使进入所述上支管内的油为正常循环下的油。
[0010]所述外接储油桶与地面之间具有间隔。蓄能电站的厂房内有会振动,这样可以减
少外接因素对发电系统的影响。
[0011]还包括所述上支管和下支管的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上支管和下支管的U型卡,所述U型卡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托板上。所述底板固定在厂房的地面上。
[0012]一种基于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种模式:(1)在线检测模式:所述上支管和下支管的阀门均打开,油经所述回油管、上支管、外接储油桶和下支管形成回路,所述油水检测器对油内的含水量实时进行检测;(2)采样模式:在在线检测模式的基础上,将所述上支管和下支管的阀门均关闭,所述排油管上的阀门打开,进行取样;这样可以不用停机就可以进行采样,不用停机时,才可以取样。
[0013](3)排水模式:在在线检测模式的基础上,当油内的含水量较多时,定期将所述上支管的阀门关闭,所述外接储油桶位于低处,油内的水下沉到所述外接储油桶内,当排水时,关闭所述下支管上的阀门,关闭所述排油管的阀门进行排水。这样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就可以及时进行排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油冷却器的油路内油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管道内的油进行采样以及及时排出油内含有的部分水分,减少进入正常循环下的水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附图标记为:1、回油管;2、进油管;3、换热器;4、支管;5、外接管;6、下支管;7、上支管;8、外接储油桶;9、油水检测器;10、排油管;11、检测管;12、底板;13、立杆;14、托板;15、U型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8]参见图1,一种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包括油冷却器以及与油冷却器连通的回油管1和进油管2,回油管1和进油管2之间通过换热器3连通,回油管1和进油管2竖直设置,回油管1和进油管2的下端均密封,回油管1和进油管2的上端通过循环管与油冷却器连通,换热器3分别通过支管4与回油管1和进油管2连通;回油管1的下方设置有内径小于回油管1且与回油管1内部连通的外接管5,外接管5的下部通过下支管6与外接储油桶8连通,外接储油桶8的上端通过上支管7与回油管1连通;外接储油桶8上且位于下支管6的下方设置有排油管10,上支管7和排油管10上均设置有阀门;外接储油桶8上通过检测管11设置有油水检测器9。油水检测器9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可以对油中的水含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0019]换热器3采用水冷换热,换热器3内设置有与厂房内的循环水路连接的管路。
[0020]下支管6上设置有阀门。
[0021]检测管11位于下支管6的上方,可以使进入检测11管的油尽量为处于正常循环下的油。
[0022]检测管11的内径大于下支管6和上支管7的内径。这样可以保证在油循环的过程中检测管11内有足够的油进入。
[0023]换热器3竖向设置有三个,上支管7与回油管1的连通处位于下方的两个换热器之间,这样可以使进入上支管7内的油为正常循环下的油。
[0024]外接储油桶8与地面之间具有间隔。蓄能电站的厂房内有会振动,这样可以减少外接因素对发电系统的影响。
[0025]还包括上支管7和下支管6的固定器,固定器包括底板12,底板12上设置有立杆13,立杆13的侧壁上设置有托板14,托板1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上支管7和下支管6的U型卡15,U型卡15通过螺母固定在托板14上,底板12固定在厂房的地面上。
[0026]一种基于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三种模式:(1)在线检测模式:上支管7和下支管6的阀门均打开,油经回油管1、上支管7、外接储油桶8和下支管6形成回路,油水检测器9对油内的含水量实时进行检测;(2)采样模式:在在线检测模式的基础上,将上支管7和下支管6的阀门均关闭,排油管10上的阀门打开,进行取样;这样可以不用停机就可以进行采样,不用停机时,才可以取样。
[0027](3)排水模式:在在线检测模式的基础上,当油内的含水量较多时,定期将上支管7的阀门关闭,外接储油桶8位于低处,油内的水下沉到外接储油桶8内,当排水时,关闭下支管6上的阀门,关闭排油管10的阀门进行排水。这样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就可以及时进行排水。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包括油冷却器以及与所述油冷却器连通的回油管和进油管,所述回油管和进油管之间通过换热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和进油管竖直设置,所述回油管和进油管的下端均密封,所述回油管和进油管的上端通过循环管与油冷却器连通,所述换热器分别通过支管与所述回油管和进油管连通;所述回油管的下方设置有内径小于所述回油管且与所述回油管内部连通的外接管,所述外接管的下部通过下支管与外接储油桶连通,所述外接储油桶的上端通过上支管与所述回油管连通;所述外接储油桶上且位于所述下支管的下方设置有排油管,所述上支管和排油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外接储油桶上通过检测管设置有油水检测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管上设置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位于所述下支管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的内径大于所述下支管和上支管的内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下导冷却器回油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竖向设置有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刘传东杨林生夏鑫田翔李新煜高松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山东泰山抽水蓄能电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