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观赏凤梨幼苗用大棚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434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观赏凤梨幼苗用大棚温控器,涉及凤梨培育技术领域,包括控制面板,操作者提前在温控开关上设置外壳内腔中温度的阈值,温度传感器B对大棚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检测的结果将在温控开关上显示,当温度传感器A感知的温度超过温控开关所设定的阈值时,自动开启电机工作,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转动,即带动固定在固定杆上的散热叶转动,达到了通过风冷的方式对外壳内腔中温度进行降温的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观赏凤梨幼苗用大棚温控器


[0001]本技术涉及凤梨培育
,具体为一种培养观赏凤梨幼苗用大棚温控器。

技术介绍

[0002]种植凤梨时,需要先翻耕30厘米的土壤,再往其中施加腐熟的鸡粪和复合肥料,然后即可将经过催芽和消毒的凤梨种子撒在土壤表面,而且在凤梨生长旺季,需要为其追施尿素或者氯化钾,并且要及时拔除杂草,以免凤梨生长不良,在不是凤梨种植的季节里,通常将凤梨在大棚里进行种植培育,随着每日温度的变化,导致大棚内的温度多变,不适合凤梨的种植,即需要通过温控器来调节棚内凤梨所合适培育的温度。
[0003]现有的大棚温控器在大棚中长时间工作,温控器的内腔中的温度会逐渐升高,通常都是通过其表面的散热缝进行降温,这种降温方式效果较差,久而久之,控制器内部的元件会加速老化,降低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培养观赏凤梨幼苗用大棚温控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观赏凤梨幼苗用大棚温控器,温控开关安装在外壳的一端,外壳的内腔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A的下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旋转轴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有连接杆,外壳的内腔中安装有风冷组件,操作者提前在温控开关上设置外壳内腔中温度的阈值,当温度传感器A感知的温度超过温控开关所设定的阈值时,自动开启电机工作,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转动,即带动固定在固定杆上的散热叶转动,达到了通过风冷的方式对外壳内腔中温度进行降温的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从而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养观赏凤梨幼苗用大棚温控器,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一端安装有外壳,外壳的侧表面内嵌有散热缝,外壳的一端安装有温控开关,外壳的内腔中安装有冷却组件;
[0007]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固定套筒和固定安装在固定套筒内腔中的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固定套筒的一端连接有吸气管和贯穿连接在吸气管一端的第一单向阀,固定套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的一端连接有存水箱,存水箱的一端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单向阀,存水箱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单向阀。
[0008]优选的,所述温控开关安装在外壳的一端,外壳的内腔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A的下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
[0009]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旋转轴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有连接杆,外壳的内腔中安装有风冷组件,外壳的内腔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B。
[0010]优选的,所述风冷组件包括第二齿轮和贯穿第二齿轮一端的固定杆,固定杆与外壳活动连接,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叶,第二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四齿轮。
[0011]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A和电机均与温控开关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风冷组件设置有多组,且多组的风冷组件均关于外壳的中心线对称安装。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末端斜面尺寸与支撑杆末端斜面尺寸相匹配。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培养观赏凤梨幼苗用大棚温控器,电机安装在外壳的内腔中,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旋转轴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有连接杆,外壳的内腔中安装有风冷组件,操作者提前在温控开关上设置阈值,温度传感器B对大棚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检测的结果将在温控开关上显示,温度传感器A用于检测外壳内部温度,当温度传感器A感知的温度超过温控开关所设定的阈值时,自动开启电机工作,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转动,即带动固定在固定杆上的散热叶转动,达到了通过风冷的方式对外壳内腔中温度进行降温的效果,便于自动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0016]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培养观赏凤梨幼苗用大棚温控器,在电机转动的同时,旋转轴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挤压支撑杆朝着远离连接杆的方向运动,支撑杆带动活塞挤压固定套筒内腔中的空气,使固定套筒内腔中的压强大于存水箱内的压强时,存水箱中的水会进入出水管中与外壳内侧壁进行热交换,来降低内腔中的温度,当温度低于所设定的阈值时,电机会停止工作,加快了降温的效率,提高了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平面侧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外壳平面俯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冷却组件平面剖视图。
[0021]图中:1、控制面板;2、外壳;3、散热缝;4、温控开关;41、温度传感器A;42、电机;43、旋转轴;44、第一齿轮;45、连接杆;46、风冷组件;47、温度传感器B;461、第二齿轮;462、固定杆;463、散热叶;464、第三齿轮;465、第四齿轮;5、冷却组件;51、固定套筒;52、弹簧;53、活塞;54、支撑杆;55、吸气管;56、第一单向阀;57、出气管;58、第二单向阀;59、存水箱;501、出水管;502、第三单向阀;503、进水管;504、第四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一种培养观赏凤梨幼苗用大棚温控器,包括控制面板1,控制面板1的
一端安装有外壳2,外壳2的侧表面内嵌有散热缝3,外壳2的一端安装有温控开关4,外壳2的内腔中安装有冷却组件5。
[0024]请参阅图2和图3,温控开关4安装在外壳2的一端,外壳2的内腔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A41,温度传感器A41的下端设置有电机42,温度传感器A41和电机42均与温控开关4电性连接,电机42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43,旋转轴43的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4,旋转轴43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有连接杆45,带动固定在支撑杆54一端的活塞53做往复运动,外壳2的内腔中安装有风冷组件46,风冷组件46设置有多组,且多组的风冷组件46均关于外壳2的中心线对称安装,风冷组件46包括第二齿轮461和贯穿第二齿轮461一端的固定杆462,固定杆462与外壳2活动连接,固定杆46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叶463,第二齿轮461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464,第三齿轮464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四齿轮465,操作者提前在温控开关4上设置外壳2内腔中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观赏凤梨幼苗用大棚温控器,包括控制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的一端安装有外壳(2),外壳(2)的侧表面内嵌有散热缝(3),外壳(2)的一端安装有温控开关(4),外壳(2)的内腔中安装有冷却组件(5);所述冷却组件(5)包括固定套筒(51)和固定安装在固定套筒(51)内腔中的弹簧(52),弹簧(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53),活塞(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4),固定套筒(51)的一端连接有吸气管(55)和贯穿连接在吸气管(55)一端的第一单向阀(56),固定套筒(5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管(57),出气管(57)的一端连接有存水箱(59),存水箱(59)的一端安装有出水管(501),出水管(5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单向阀(502),存水箱(59)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水管(503),进水管(503)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单向阀(5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观赏凤梨幼苗用大棚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开关(4)安装在外壳(2)的一端,外壳(2)的内腔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A(41),温度传感器A(41)的下端设置有电机(42),电机(42)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美红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市蔚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