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导管,包括内衬层、外套层以及位于内衬层和外套层之间的增强材料层;所述内衬层靠近增强材料层的一侧具有弹性缓冲层,所述弹性缓冲层将内衬层与增强材料层隔离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微导管的内衬层外侧设置弹性缓冲层,这样增强材料层中硬度大的金属丝经过弹性缓冲层的缓冲作用,避免了金属丝将内衬层勒出凹凸不平的现象,使得内衬的内表面光滑,因此能够改善微导管内层的通过性,同时还能提升微导管的给药通量。能提升微导管的给药通量。能提升微导管的给药通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导管,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放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微创诊疗学,近年来随着材料、工艺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在许多临床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使临床诊断及治疗技术更趋于微创、快速、安全及有效。其应用范围遍及各个临床学科,使许多以前临床认为难以处理的病变得以明确诊断并得到有效的治疗,尤其在心、脑血管、外周血管、肿瘤等领域取得了飞速的进展,许多先进的治疗方法逐步应用于临床。
[0003]微创介入治疗时,通常需要使用微导管。微导管通过与小口径导丝兼容,可用于交换导丝,并在复杂手术时为导丝提供支撑,可在穿过闭塞段时,相互提供支持。导丝的自身强度不足以提供足够支撑时,微导管可用于支撑导丝;同时,微导管可保护血管不被导丝损伤,并精准定位导丝进入分支血管或交叉病变。微导管和导丝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且导管的管径越细长,导丝在通过导管及导管通过导丝时摩擦力越大。微导管的尖端通常可具有软、硬、直或带角度等多种形式,比如有些微导管具有不透射线的头端,使其在射线下易显影,有些微导管则有坚硬的头端可用于跨越闭塞病变。
[0004]微导管的特点是极细、长、柔韧性好,它能够进入迂曲复杂的血管而不损伤血管。传统的微导管,其管身多由内衬层、增强材料层(通常也叫加强层)和外套层组成,可参考公开号为CN1868552A、名称为“导管”的中国专利。内衬层材质多采用聚四氟乙烯等柔性材料,而增强材料层多由金属丝通过螺旋绕簧方式或者网状编织方式制成;但无论采用何种编织方式,金属丝均紧密贴合在内衬层的外面。
[0005]由于内衬层薄而软,而金属丝硬度大,因此易造成内衬层的内表面凹凸不平,影响微导管内层的通过性,这是因为微导管进入血管内需要借助导丝进入,内衬层凹凸不平会增加内衬层和导丝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阻碍微导管顺利进入身体。另外,内衬层凹凸不平还会改变导管的内径,导致给药通量变小。同时,由于微导管外套层管的硬度和内衬的硬度可能不同,且硬度差别越大,两种材质在热熔焊接过程中越难融到一起,此特性造成在微导管使用过程中,两种硬度不同的材质间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影响微导管的操控性及扭力的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通过性、扭控性、柔韧性和操控性的微导管。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导管,包括内衬层、外套层以及位于内衬层和外套层之间的增强材料层;所述内衬层靠近增强材料层的一侧设有弹性缓冲层,所述弹性缓冲层将内衬层与增强材料层隔离开。
[0008]本专利技术在实施时,可在内衬层外侧(靠近增强材料层的一侧)设有弹性缓冲层,弹
性缓冲层优选树脂缓冲层或橡胶缓冲层等。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微导管的内衬层外侧设置弹性缓冲层,将内衬层与增强材料层隔离开,使增强材料层不直接接触内衬层,这样增强材料层中硬度大的金属丝经过弹性缓冲层的缓冲作用,金属丝的作用力不会直接作用在内衬层上,避免了金属丝将内衬层勒出凹凸不平的现象,使得内衬的内表面光滑,这样导丝在进入内衬层时,导丝与内衬层之间的摩擦阻力会减小,因此能够改善微导管内层的通过性,同时还能提升微导管的给药通量。
[0010]另外,通过增加弹性缓冲层的用量或厚度,使所述增强材料层嵌入到所述弹性缓冲层中,此时,所述弹性缓冲层对内衬层与外套层具有粘结作用(即所述弹性缓冲层透过增强材料层的镂空间隙对内衬层和外套层进行粘结连接),因此能够增加各层结构间的粘结牢度,使内衬层和外套层进一步紧密结合。与现有技术中内衬层和外套层主要使用热熔焊接相比,本专利技术中增强材料层中硬度大的金属丝的反弹力不会直接作用在内衬层和外套层上,因此减少了内衬层和外套层在微导管使用过程中(尤其是折弯时)出现分层的现象,使得微导管具有良好的通过性、柔韧性、扭控性和操控性。这样的微导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效率,同时良好的术后效果也会让患者受益。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微导管的管体示意图。
[0014]图3是图2的A
‑
A向剖视图。
[0015]图4是图2的B
‑
B向剖视图。
[0016]图5是微导管的管体头端部分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管座;2、扩散应力管;3、微导管;5、头端;6、外套层;7、增强材料层;8、显影标记物;9、弹性缓冲层;10、内衬层。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0018]本实施例的微导管,如图1
‑
5所示,包括内衬层10、外套层6以及位于内衬层10和外套层6之间的增强材料层7,所述内衬层10靠近增强材料层7的一侧具有弹性缓冲层9,所述弹性缓冲层9将内衬层10与增强材料层9隔离开。
[0019]需要说明的是,内衬层10以及外套层6的构成材料可以是以下材料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聚乙烯、聚丙烯、乙烯
‑
丙稀共聚体、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体、交联型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体等的聚烯烃、聚氯乙烯、聚酯(PET、PBT、PEN等)、聚酰胺、聚酰亚胺、聚亚安酯、聚苯乙烯、聚碳酸盐、氟树脂(聚四氟乙烯等)、硅树脂、硅橡胶、以及各种人造橡胶(例如:聚亚安酯系列、聚酰胺系列、聚酯系列等热可塑性人造橡胶)等等。内衬层与外套层的构成材料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20]弹性缓冲层9优选树脂缓冲层或橡胶缓冲层等,也可以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多种弹性材料制成。
[0021]本实施例中内衬层10优选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在内衬层10外通过浸渍成型或者挤出成型一层树脂作为弹性缓冲层9,树脂可采用热塑性聚氨酯或嵌段聚醚酰胺树脂,聚氨酯或者聚醚酰胺树脂具有高回弹性并且很柔软,增强材料层7紧密附着在弹性缓冲层9上面,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通过上述设置,弹性缓冲层9可改善内衬层10的内壁凹凸不平的现象,使得内衬层内表面光滑,导丝进入时,摩擦阻力减小,进而改善了微导管内衬层的通过性,同时还能提升微导管的管体内的给药通量。
[0022]本实施例中增强材料层7采用金属丝不对称及渐进性编织密度交叉编织而形成的网状编织结构(如图2所示),此编织段可平衡微导管的扭控性及柔韧性,不仅有利于近端(图1中左端)至远端(图1中右端)的力矩传递,还可保证远端的柔韧性有利于导管穿过迂曲复杂的血管。当然,增强材料层7也可以采用螺旋弹簧式的结构形式。
[0023]增强材料层7采用钨丝或不锈钢丝等金属丝制成,优选的,所用金属丝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可提高导管的操控性。
[0024]本实施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1)如图3和图4所示,增强材料层7嵌入设置在弹性缓冲层9内,不但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而且还不会增加微导管的外径尺寸。此时,弹性缓冲层9能通过增强材料层7的镂空间隙粘结连接内衬层10与外套层6,进而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导管,包括内衬层、外套层以及位于内衬层和外套层之间的增强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靠近增强材料层的一侧设有弹性缓冲层,所述弹性缓冲层将内衬层与增强材料层隔离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层为树脂缓冲层或橡胶缓冲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外侧涂覆有亲水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
‑
3之任一项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材料层嵌入到所述弹性缓冲层中,所述弹性缓冲层透过增强材料层的镂空间隙对内衬层和外套层进行粘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
3之任一项所述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材料层和外套层之间设有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红莉,罗森,管敬,孙号,张雨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