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356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31
一种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包括方形底板,底板中部向外突出形成有环形火山口状凸起,该凸起形成隔离环(4),环形火山口状凸起的中央口为操作凹槽(1),隔离环(4)的上端突出形成长方体状打结结构(3),隔离环(4)的左下方向中央口内部突出延伸形成一器械放置平台(1),打结结构(3)下方的隔离环(4)上形成从打结结构(3)左下方向右下方延伸至操作凹槽(1)右侧的火山口内部位置的向下凹陷形成的平滑弧形箭头(2),底板四角分别设置一个指向底板外侧的向下凹陷形成的直箭头,该四个直箭头位于环形火山口状凸起外侧,操作凹槽(1)中部设置有一个从上到下延伸的直箭头,该直箭头同样在环形火山口状凸起底部向下凹陷形成。形火山口状凸起底部向下凹陷形成。形火山口状凸起底部向下凹陷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外科手术训练器械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各大医院也趋于普及。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中覆盖科室较大的一个部分,是众多外科医科生、实习医生职业发展、进阶的必经之路。腹腔镜手术强调缝合打结等基本功,众多训练者花费大量时间在上面,参照一些培训视频、示意图进行练习,手眼分离,动作易走形,进展相对缓慢,常常是事倍功半。同时,已知的现有训练方法要靠训练者自己把握动作的标准程度以及器械在操作空间中的位置,没有参照系,难以自我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该训练器类似字帖描红的理念,基于高效的打结技法设计针线行走路径,使训练者形成路径习惯,训练更加高效、可将传统训练模式的达标时间缩短一半。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一种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包括方形底板,底板中部向外突出形成有环形火山口状凸起,该凸起形成隔离环4,环形火山口状凸起的中央口为操作凹槽1,隔离环4的上端突出形成长方体状打结结构3,隔离环4的左下方向中央口内部突出延伸形成一器械放置平台1,打结结构3下方的隔离环4上形成从打结结构3左下方向右下方延伸至操作凹槽1右侧的火山口内部位置的向下凹陷形成的平滑弧形箭头2,底板四角分别设置一个指向底板外侧的向下凹陷形成的直箭头,该四个直箭头位于环形火山口状凸起外侧,操作凹槽1中部设置有一个从上到下延伸的直箭头,该直箭头同样在环形火山口状凸起底部向下凹陷形成。
[0006]进一步地,本技术的一种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以硅胶制作。
[0007]进一步地,本技术的一种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由硅胶一体形成制成。
[0008]本技术的一种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作为一种有助于理解腹腔镜手术器械牵拉方向的学习引导工具,减少了学习者无参照、无引导导致的移动方向不准确、动作不到位,鼓励了运动的经济性,显著提高了腹腔镜打结的效率,减少学习曲线。
附图说明
[000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0]图1是本技术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如图1

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包括方形底板,底板中部向外突出形成有环形火山口状凸起,该凸起形成隔离环4,隔离环4起隔离作用,环内模拟腹腔内的狭小操作空间,模拟操作时器械不超出此范围。
[0014]环形火山口状凸起的中央口为操作凹槽1,该操作凹槽1为双手器械进行交接、传递、绕线等的主要区域,主要操作都在此完成,该操作凹槽1被设计用于保持针头尖端在一起,它是成功打结的关键,还有助于提升肌肉记忆以准确完成小圆形动作。
[0015]隔离环4的上端突出形成长方体状打结结构3,操作器械依托此打结位作为锚点进行打结训练,完成打结动作。
[0016]隔离环4的左下方向中央口内部突出延伸形成一器械放置平台1,器械放置平台1用于约束非操作状态的器械,指定放置位置,器械放置平台1的设计旨在将左手器械保持在一个固定位置,此位置靠近结的中心位置,这个固定位置减少左手器械在空闲时的不适当移动以及阻挡左手器械可能的自然下垂趋势。通常训练过程中,未在工作时的空闲器械常常处于不受约束的状态,或可能过近干扰工作器械,或可能过远不能及时参与配合,本专利技术器械放置平台1的设计对此进行了规范,设置了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
[0017]打结结构3下方的隔离环4上形成从打结结构3左下方向右下方延伸至操作凹槽1右侧的火山口内部位置的向下凹陷形成的平滑弧形箭头2,该弧形箭头2用于引导在最后成结之前器械结环的滑动方向,其对操作过程中的器械走向进行引导,减少了训练的随意性。
[0018]底板四角分别设置一个指向底板外侧的向下凹陷形成的直箭头,该四个直箭头位于环形火山口状凸起外侧,用于指导器械行走方向。
[0019]操作凹槽1中部设置有一个从上到下延伸的直箭头,该直箭头同样在环形火山口状凸起底部向下凹陷形成,其用于指示正确的器械移动方向,器械提示为不同的打结技术制作一个环形,打结点作为操作凹槽1上方缝线的锚点,从而确保在打结时接近器械尖端。弧形箭头2和下凹的五个直箭头用于指导器械行走方向。
[0020]进一步地,本技术的一种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以硅胶制作,由硅胶一体形成制成。模拟人体组织柔软弹性质感,打结训练器的新颖特征将支持运动经济的发展并增强腹腔镜打结技巧。
[0021]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一是提高了训练效率。根据众多权威外科医生认可的训练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达到打结的最佳实践,无需训练者个人再另行摸索方法。从已有对照实验数据来看,一个零基础的新手熟练掌握打结技术从需要的100个学时降低到了50个学时。
[0022]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二是提高训练质量。本专利技术将训练中的动作技术标准通过训练器结构设计进行规范,训练者只需要按照引导完成规定的训练量即可形成肌肉记忆,就是达到了最佳的实践标准。
[0023]应该理解,尽管参考其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已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地显示和
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由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的变化,可以进行各种实施方案的任意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缝合打结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底板,底板中部向外突出形成有环形火山口状凸起,该凸起形成隔离环(4),环形火山口状凸起的中央口为操作凹槽(5),隔离环(4)的上端突出形成长方体状打结结构(3),隔离环(4)的左下方向中央口内部突出延伸形成一器械放置平台(1),打结结构(3)下方的隔离环(4)上形成从打结结构(3)左下方向右下方延伸至操作凹槽(5)右侧的火山口内部位置的向下凹陷形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先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晖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