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战国新专利>正文

采用电子标签与车辆识别代码相结合的车辆智能管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343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采用电子标签与车辆识别代码相结合的车辆智能管理组件,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在车辆识别代码标签的托架内加入符合托架形状的电子标签。其有益效果是:采用电子标签与VIN相结合的车辆智能管理组件固定在车体后,可在汽车出厂时写入VIN码、发动机号码、车型码、出厂日期和销售方向以及其他相关信息;销售期间可写入销售日期、经销商等相关信息;以及使用期间的车牌号码、保险凭证、维修记录、召回记录、加油识别管理等等一系列对于车辆自身的相关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部件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的现有识别方式方法主要包括车辆固件的发动机号码识别、车辆识别代码以及售后信息中的车牌号码识别等等。而根据车辆识别代码车辆信息是主流方式方法之一。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中文名叫车辆识别代码,是由17位字母、数字组成的编码。车辆识别代码经过排列组合,可以使同一车型的车在30年之内不会发生重号,具有对车辆的唯一识别性。迄今,因TIS(智能交通系统)与智能化管理在未来的广泛推广及应用,致使现阶段的车辆识别方式显现出了极大地弊端,严重的制约了交通运输及管理领域智能化的飞速发展。1、现在的识别手段只具有视读性,防伪功能差对于车辆识别只能用肉眼观察其VIN信息或者打开车体机身部分观察发动机号码信息等等。无法保证得到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有错看漏看的几率发生。个别不法分子甚至通过涂改VIN及车辆发动机号等手段,非法拼装车辆、克隆车辆。2、鉴别方法极其繁琐不便根据观察到的信息,需要按照国家的规定标准进行逐个字母或数字去核对识别。方可理解车辆的全部信息含义3、到目前为止,在改善机动车辆识别的种种方法中,极少数的国内车辆生产厂家采用了“条码化”的VIN。条码式的VIN虽然为车辆的识别及管理提高了读取的快捷性,但仍存在被复制和篡改的可能性,无法避免违法的复制品产生和使用。基于上述的主要不足和缺陷在日常生活中的频繁出现,致使车辆识别及管理方面的主要矛盾显得尤为激化,现阶段的对于机动车辆的识别管理方法已经远远的无法满足车辆管理、TIS领域日益进步的客观需求。电子标签的主要特性1、电子标签具有无法复制无法改变的全世界唯一的标识码。标识码固化在标签内部是不可更改的,也无法复制出相同标识码的标签。2、电子标签具有极强的加密存储功能。写入的任何信息经过加密后都无法在没有密钥的情形下读取出正确信息。而且将信息lock后,只可读取,即使有密钥也无法更改内容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可靠。3、电子标签具有非接触性的读取方式。无需将电子标签取出。只要读取设备的天线靠近电子标签,即可读取内部信息。4、特定设备读取信息,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获取相应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电子标签与车辆识别代码相结合的车辆智能管理组件,它采用非接触式电子标签作为机动车辆的识别及管理手段配置,并与车辆识别代码(VIN)固件结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车辆识别代码(VIN)标签的托架内加入符合托架形状的电子标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子标签具有无法复制无法改变的全世界唯一的标识码。标识码固化在标签内部是不可更改的,也无法复制出相同标识码的标签。电子标签具有极强的加密存储功能。写入的任何信息经过加密后都无法在没有密钥的情形下读取出正确信息。而且将信息lock后,只可读取,即使有密钥也无法更改内容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可靠。电子标签具有非接触性的读取方式。无需将电子标签取出。只要读取设备的天线靠近电子标签,即可读取内部信息。特定设备读取信息,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获取相应信息。车辆识别代码(VIN)所设计的位置是在车辆部件上(玻璃除外),该部件除修理以外是不可拆的;此标牌不损坏则不能拆掉;我国轿车的VIN大多可以在仪表板左侧、风挡玻璃下面看到。由此,我们选择此位置,在车外不必开启车辆机器盖,隔着前风挡玻璃即可识读操作,使电子识别方式更加便捷。采用电子标签与VIN相结合的车辆智能管理组件固定在车体后,可在汽车出厂时写入VIN码、发动机号码、车型码、出厂日期和销售方向以及其他相关信息;销售期间可写入销售日期、经销商等相关信息;以及使用期间的车牌号码、保险凭证、维修记录、召回记录、加油识别管理等等一系列对于车辆自身的相关信息。此种随车电子档案方式使信息读取、存储电子化,识别管理智能化更加有效的避免了拼装车、克隆车的产生。在读取电子标签信息时,可以很快捷的用设备提出电子信息,直观明确的判断车辆的合法性;将机动车辆的生产期、销售期、使用期、维护期、召回期以及报废期通过电子标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车辆生产、销售、维护、保修过程中,为企业带来崭新的管理理念;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开辟全新的管理模式;在用户使用中更加放心、便捷。这种采用电子标签与VIN相结合的车辆智能管理组件的创新思想必将给机动车辆的识别及管理带来革命性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电子标签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电子标签是采用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条形码等其他自动识别方式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等优点。当解读器遇见RFID标签时,发出电磁波,周围形成电磁场,标签从电磁场中获得能量激活标签中的微芯片电路,芯片信息转换成电磁波,然后发送给解读器,解读器把它转换成相关数据。控制计算机或专用手持识读器就可以处理这些数据从而进行管理控制。由于车辆识别代码(VIN)所设计的位置是在车辆部件上(玻璃除外),该部件除修理以外是不可拆的;此标牌不损坏则不能拆掉;我国轿车的VIN大多可以在仪表板左侧、风挡玻璃下面看到。由此,我们选择此位置,在车外不必开启车辆机器盖,隔着前风挡玻璃即可识读操作,使电子识别方式更加便捷。车辆识别代码(VIN)与电子标签的结合放置,以大众车系为例如图2所示,将电子标签放置在车辆识别代码(VIN)与托架之间,然后将它们统一固定在保护罩内,再通过保护罩固定在汽车风挡玻璃下面,既方便又不影响其单独使用,图2中的1是车辆识别代码(VIN)、2是电子标签、3是托架、4是保护罩。权利要求1.一种采用电子标签与车辆识别代码相结合的车辆智能管理组件,由车辆识别代码组成,其特征是在车辆识别代码标签的托架内加入符合托架形状的电子标签。全文摘要一种采用电子标签与车辆识别代码相结合的车辆智能管理组件,属于汽车部件
,其特征是在车辆识别代码标签的托架内加入符合托架形状的电子标签。其有益效果是采用电子标签与VIN相结合的车辆智能管理组件固定在车体后,可在汽车出厂时写入VIN码、发动机号码、车型码、出厂日期和销售方向以及其他相关信息;销售期间可写入销售日期、经销商等相关信息;以及使用期间的车牌号码、保险凭证、维修记录、召回记录、加油识别管理等等一系列对于车辆自身的相关信息。文档编号G08G1/017GK1958342SQ200610017010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战国新, 栾伟宁 申请人:战国新, 栾伟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电子标签与车辆识别代码相结合的车辆智能管理组件,由车辆识别代码组成,其特征是:在车辆识别代码标签的托架内加入符合托架形状的电子标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战国新栾伟宁
申请(专利权)人:战国新栾伟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