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泵体,包括第一泵送腔室(20)和第二泵送腔室(21)。连接导管(26a)使第一泵送腔室(20)的出口(27)与第二泵送腔室(21)的入口(28)连通。设置有用于循环冷却液的防漏管道(40)。连接导管(26a)是多级泵体的侧向导管。导热壁(33)部分地界定连接导管(26a),并且具有位于外部的外表面(34)。连接导管(26a)的至少一部分在导热壁(33)的该外表面(34)和防漏管道(40)之间通过。道(40)之间通过。道(40)之间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级泵体以及多级气体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级泵体以及多级泵,特别地,该多级泵可以是真空泵。在后文以及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术语“泵”覆盖气体驱动泵、真空泵以及压缩机,而术语“泵体”是指可以属于这种气体驱动泵、这种真空泵以及这种压缩机的部件。
技术介绍
[0002]已知的是多级泵是一种包括多个连续泵送腔室的泵,其中连接导管被连接成使得在一个泵送腔室(除了最后一个泵送腔室)中的压缩气体被引导至随后的泵送腔室的入口。
[0003]在每个泵送腔室中进行的气体压缩导致了热量的释放,为了移除该热量,已经提出了各种冷却装置。
[0004]欧洲专利EP 2 626 562 B1中描述了一种多级泵,其中在两个连续泵送腔室之间的路径中,气体沿着一个板流动,该板设置有散热片,且旨在通过简单的自然对流,将热量转移到外部大气中。
[0005]在多级泵中移除在气体压缩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的另一个解决方案是使用热交换器,在每个热交换器中,气体在两个连续泵送腔室之间的行程中被冷却。文献JP 2001
‑
27190提出了基于这种解决方案的冷却。
[0006]借助于冷却液(诸如水)的循环来冷却多级泵同样是已知的。在专利US 8,573,956 B2中,冷却回路经过最终泵送腔室和倒数第二泵送腔室之间,随后经过其他泵送腔室的下方。在文献JP 2014
‑
55580中,用于冷却液流动的直管在两个泵送腔室之间的气体连接导管中经过,或在两个连续的泵送腔室之间经过。
[0007]在文献JP 2001
‑
20884和文献JP 2
‑
95792
‑
95792(JPH 0295792 A)中,也提出了借助于冷却液的冷却。这种冷却是外部冷却,其中冷却液经过泵送腔室的周围并且经过使这些泵送腔室相互连接的连接导管的周围。
[0008]上文所述的文献和专利中所描述的对多级泵的冷却所具有的效率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提高热量的移除效率,该热量是当多级泵运行时,通过多级泵的多级泵体中的气体压缩产生的。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是借助于多级泵体实现的,所述多级泵体至少包括第一泵送腔室、第二泵送腔室、将所述第一泵送腔室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泵送腔室的入口连通的连接导管、以及用于循环冷却液的防漏管道。所述连接导管是多级泵体的侧向导管,所述多级泵体包括至少一个导热壁,所述至少一个导热壁部分地界定所述连接导管,并且具有位于外部的外表面。所述连接导管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导热壁的该外表面和所述防漏管道之间经过。
[0011]每个第一泵送腔室和第二泵送腔室均被设计成用于接收能够产生朝向下游的气
体运动的至少一个构件。在被泵送的气体在每个第一泵送腔室和第二泵送腔室中压缩期间,被泵送的气体升温。当所述被泵送的气体在连接导管中经过时,该气体借助于导热壁被冷却,而导热壁本身通过外界大气空气冷却。这样,通过自然对流和通过朝向外界大气空气的辐射进行所述多级泵体的第一冷却。同时,通过向在防漏管道中循环的冷却液的热转移而产生多级泵体的第二冷却。因此,产生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级泵体的双重冷却。
[0012]由于冷却得到了改善,因此一个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泵送效率。特别地,通过泵送效率的提高,可以提高最大泵送流量。换句话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点是可以提高泵所能泵送的最大流量。
[0013]上文限定的多级泵体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包含一个或多个其他有利特征,特别是包含下文限定的这些特征。
[0014]优选地,所述防漏管道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连接导管与所述第一泵送腔室和所述第二泵送腔室中的至少一个之间经过。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防漏管道中循环的冷却液同时冷却所述连接导管与所述第一泵送腔室和所述第二泵送腔室中的至少一个泵送腔室,这导致了更有效的冷却。
[0015]优选地,所述防漏管道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泵送腔室和所述第二泵送腔室之间经过。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防漏管道中循环的冷却液有效地冷却所述第一泵送腔室和所述第二泵送腔室。
[0016]优选地,所述多级泵体包括使所述连接导管和所述防漏管道彼此分离的至少一个导热隔板。这种导热隔板有效地将热量从所述连接导管移除至在所述防漏管道中循环的冷却液中。
[0017]优选地,所述多级泵体包括使所述防漏管道和所述第一泵送腔室彼此分离的至少一个导热隔板。这种导热隔板有效地将热量从所述第一泵送腔室移除至在所述防漏管道中循环的冷却液中。
[0018]优选地,所述防漏管道部分地环绕所述第一泵送腔室和/或所述第二泵送腔室。在这种情况下,对所述第一泵送腔室和所述第二泵送腔室中的至少一个的冷却是非常有效的。
[0019]优选地,所述防漏管道包括用于冷却液的至少一个入口和用于所述冷却液的至少一个出口。
[0020]优选地,所述多级泵体包括用于旋转轴的至少一个轴向通道,该轴向通道的一个部段连接所述第一泵送腔室和所述第二泵送腔室。
[0021]优选地,所述多级泵体具有第一侧以及相对于所述轴向通道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连接导管经过所述多级泵体的第一侧,所述多级泵体界定将所述第一泵送腔室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泵送腔室的入口连通的另一个连接导管,该另一个连接导管经过所述多级泵体的第二侧。
[0022]优选地,所述多级泵体具有第三侧以及相对于所述轴向通道与所述第三侧相对的第四侧,所述第一泵送腔室的出口位于所述多级泵体的第三侧,所述第二泵送腔室的入口位于所述多级泵体的第四侧。
[0023]优选地,所述第一泵送腔室的入口位于所述多级泵体的第四侧,所述第二泵送腔室的出口位于所述多级泵体的第三侧。
[0024]优选地,所述连接导管是第一连接导管,所述多级泵体包括第三泵送腔室和第二连接导管,所述第二连接导管是将所述第二泵送腔室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泵送腔室的入口连通的导管,所述导热壁是第一导热壁,所述多级泵体至少包括第二导热壁,该第二导热壁部分地界定所述第二连接导管并且具有位于外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导管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导热壁的该外表面和所述防漏管道之间经过。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气体在所述第一连接导管中经过时以及在所述第二连接导管中经过时均会被冷却。
[0025]优选地,所述多级泵体包括与所述轴向通道交叉或与每个轴向通道交叉的两个端部,所述导热壁的外表面形成了在所述多级泵体的两个端部之间延伸的侧表面的一部分。
[0026]优选地,所述导热壁包括两个相对的主要表面,并且这两个相对的主要表面之间具有恒定的厚度或不恒定的厚度,两个相对的主要表面中的一个是所述导热壁的外表面。
[0027]由于所述连接导管是侧向导管,因此所述连接导管将所述第一泵送腔室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泵送腔室的入口连通,而不在所述第一泵送腔室和所述第二泵送腔室之间经过。
[0028]优选地,在所述连接导管的大部分长度上,所述连接导管的横截面在大体上平行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多级泵体,至少包括:第一泵送腔室(20),第二泵送腔室(21),连接导管(26a),所述连接导管使所述第一泵送腔室(20)的出口(27)与所述第二泵送腔室(21)的入口(28)连通,以及用于循环冷却液的防漏管道(4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管(26a)是多级泵体的侧向导管,所述多级泵体包括至少一个导热壁(33),所述至少一个导热壁部分地界定所述连接导管(26a)并且具有位于外部的外表面(34),所述连接导管(26a)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导热壁(33)的该外表面(34)和所述防漏管道(40)之间经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管道(40)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连接导管(26a)与所述第一泵送腔室(20)和所述第二泵送腔室(21)中的至少一个之间经过。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管道(40)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泵送腔室(20)和所述第二泵送腔室(21)之间经过。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泵体包括使所述连接导管(26a)和所述防漏管道(40)彼此分离的至少一个导热隔板(4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泵体包括使所述防漏管道(40)和所述第一泵送腔室(20)彼此分离的至少一个导热隔板(43)。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管道(40)部分地环绕所述第一泵送腔室(20)和/或所述第二泵送腔室(2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管道(40)包括用于冷却液的至少一个入口(16)和用于所述冷却液的至少一个出口(17)。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泵体包括用于旋转轴(8)的至少一个轴向通道(53),该轴向通道(53)的一个部段连接所述第一泵送腔室(20)和所述第二泵送腔室(2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级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泵体具有第一侧以及相对于所述轴向通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利耶博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