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血管新生的多肽及其制药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51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血管新生的多肽及其制药用途,该多肽包含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肽为NLRC5蛋白的短片段肽链,可以通过血管新生促进组织修复以及预防和治疗缺血性疾病;该多肽能够发挥与STAT3结合及调控作用,显著抑制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多肽能够显著抑制IL
‑6‑
STAT3信号通路,其作为脚手架蛋白与STAT3结合,促进血管新生。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多肽为NLRC5蛋白短片段肽链,为NLRC5的DD+NACHT结构域肽链,分子量为60kDa。所述NLRC5的DD+NACHT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为氨基酸序列为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肽,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发现的NLRC5蛋白短片段肽链是精准靶向的大分子药物,可以抑制炎症的同时通过血管新生促进组织修复以及预防和治疗缺血性疾病;所述多肽能够发挥与STAT3结合及调控作用,显著抑制IL
‑6‑
STAT3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血管新生;该多肽肽链分子量为60kDa,为NLRC5蛋白分子量的1/4,采用短肽形式将有利于NLRC5蛋白在体内的保护作用,能更好的发挥组织渗透而不影响主要活性,避免了由于蛋白分子量大造成的体内注射给药吸收弱和易产生免疫反应等问题。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编码上述多肽的多核苷酸;产生上述多肽的重组细胞;包含上述多肽片段的重组蛋白;包含上述多肽的药物组合物。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编码所述多肽的多核苷酸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或辅料。
[0021]进一步地,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辅料,例如:稀释剂、赋形剂如水等,填充剂如淀粉、蔗糖等;黏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湿润剂如甘油;崩解剂如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吸附载体如高岭土和皂黏土;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以及聚乙二醇等。另外还可以在组合物中加入其它辅剂如甜味剂、香味剂等。
[0022]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组合物根据需要被制成任何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丸剂、糖浆剂、散剂或膏剂。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了所述多肽在制备促进伤口愈合药物中的应用。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了所述多肽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缺血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用术语“治疗”,包括缓和、抑制或改善疾病的症状或状况;抑制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或预防潜在代谢综合征;抑制疾病或症状的产生,如控制疾病或情况的发展;减轻疾病或症状;使疾病或症状减退;减轻由疾病或症状引起的并发症,或预防或治疗由疾病或症状引起的征兆。如本文所用,给药后,可以使某一疾病、症状或情况得到改善,尤指其严重度得到改善,延迟发病,减缓病情进展,或减少病情持续时间。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缺血性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肝脏缺血和下肢缺血。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揭示了(1)NLRC5蛋白表达下降后显著抑制IL
‑6‑
STAT3信号通路,进一步证实NLRC5作为脚手架蛋白与STAT3结合,促进血管新生;(2)NLRC5的DD+NACHT结构域肽链能够精准靶向结合STAT3转录因子,发挥与STAT3结合及调控作用;(3)该多肽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过表达后,通过检测对HUVEC增殖、迁移以及管腔形成,证实具有对体外血管的新生作用。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过表达”是指不同于正常状态以能够检测出的程度显著增加遗传基因或蛋白质的表达。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NLRC5蛋白在体外HUVEC测试血管新生中的作用结果图,其中,A为HUVEC成管实验细胞图,B为HUVEC成管实验统计直方图,C为HUVEC迁移实验细胞图,D为HUVEC迁移实验统计直方图,E为HUVEC增殖实验细胞图,F为HUVEC增殖实验统计直方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小鼠下肢血管灌注和下肢缺血实验结果图,其中,A为小鼠下肢血流灌注多普勒检测图,B为小鼠下肢缺血实验照片图,C为小鼠下肢血流灌注多普勒检测结果统计图,D为小鼠下肢缺血实验缺血评分统计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敲低NLRC5后RNA测序及GSEA分析的流程图和实验结果图,其中,A为实验流程图,B为RNA测序图,C为GSEA分析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图,其中,A为HUVEC的western blot图,B为过NLRC5表达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的Chip

qPCR结果图,其中,A为Chip

qPCR产物的凝胶电泳图,B为Chip

qPCR统计直方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中DD+NACHT结构域及其结合情况附图,其中,A为NLRC5结构域示意图,B为免疫共沉淀图,证实DD+NACHT结构域可与STAT3结合;C为荧光成像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中DD+NACHT肽段在体外HUVEC中测试血管新生中的作用结果图,其中,A为HUVEC成管实验细胞图,B为HUVEC成管实验统计直方图,C为HUVEC迁移实验细胞图,D为HUVEC迁移实验统计直方图,E为HUVEC增殖实验细胞图,F为HUVEC增殖实验统计直方图。
Laser Doppler Perfusion Imager,England)检测下肢血流灌注,血流的灌注率=结扎侧血流灌注量/对侧假手术血流灌注量。小鼠下肢缺血评分:结扎后28天后进行小鼠下肢缺血评分,评分规则如下:0分=无坏死,1分=1

3趾尖脱落,2分=4

5趾尖脱落,3分=1

3脚趾坏死,4分=4

5脚趾坏死,5分=1/3脚掌坏死,6分=2/3脚掌坏死,8分=全脚掌坏死,10分=1/3下肢坏死,12分=2/3下肢坏死,14分=全下肢坏死。
[0048]上述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反映了NLRC5蛋白在体内缺血性疾病中的作用。其中,A和C为使用多普勒检测小鼠下肢血流灌注。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内皮细胞NLRC5基因特异性敲除小鼠在下肢缺血模型中,血流恢复受损;B和D,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内皮细胞NLRC5基因特异性敲除小鼠在下肢缺血模型中,肢体缺血评分更高,缺血更严重。数据以均数
±
标准误表示(n≥4)(**,p<0.01,#,p<0.001)。从上述结果分析可知,在小鼠中敲低NLRC5基因后导致血流恢复受损、缺血更严重,证明NLRC5蛋白的表达对血管生成和缺血性疾病的缓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血管新生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包含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2.一种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核苷酸包含编码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的核苷酸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核苷酸包含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4.一种重组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细胞产生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5.一种重组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蛋白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辉石晔飞庄剑辉俞晴栾培培徐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