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1908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用于代替需回填至结构板的高低差处的轻质混凝土,结构板于高低差处还形成有第一顶面、第二顶面以及连接第一顶面和第二顶面的竖向面;代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结构板的第二顶面上施工多道支撑墙体,且所施工的多道支撑墙体间隔的布设于待回填区域内;于多道支撑墙体之上浇筑形成与竖向面相接的盖板,且盖板的上表面与第一顶面相平齐,通过盖板遮盖待回填区域,从而实现了代替轻质混凝土的回填。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支撑墙体和现浇盖板代替了现有的回填轻质混凝土的做法,既可达到承载作用,满足建筑结构要求,又节省了大量回填混凝土,施工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节省工期。期。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结构设计往往无法满足建筑施工要求,需要通过后期回填细石或轻质混凝土来达到建筑施工要求。比如在结构板的高低差设计时,建筑施工要求将高低差设置在某一位置处,而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可能由于模板支设困难,或者其他施工规范要求而无法满足高低差的设置位置,使得施工好的结构板的高低差与其设计位置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为填补该距离,现有常规的做法是,在该距离处回填细石或轻质混凝土,而在需要大面积回填时,该种做法既增加了底部结构的荷载,还浪费了混凝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解决现有的轻质混凝土回填的做法既增加了底部结构的荷载还浪费了混凝土材料的问题。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用于代替需回填至结构板的高低差处的轻质混凝土,所述结构板的高低差处形成有待回填区域,所述结构板于高低差处还形成有第一顶面、第二顶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顶面的竖向面,所述第一顶面的标高高于所述第二顶面的标高;所述代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于所述结构板的第二顶面上施工多道支撑墙体,且所施工的多道支撑墙体间隔的布设于所述待回填区域内;以
[0007]于多道支撑墙体之上浇筑形成与所述竖向面相接的盖板,且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顶面相平齐,通过所述盖板遮盖所述待回填区域,从而实现了代替轻质混凝土的回填。
[0008]本专利技术利用支撑墙体和现浇盖板代替了现有的回填轻质混凝土的做法,既可达到承载作用,满足建筑结构要求,又节省了大量回填混凝土,施工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节省工期。
[0009]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支撑墙体时,让支撑墙体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竖向面的设置方向相一致。
[0010]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支撑墙体时,提供复数个砌块,利用所述砌块砌筑形成所述支撑墙体。
[0011]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支撑墙体时,让一道支撑墙体与所述竖向面相贴。
[0012]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支撑墙体时,控制支撑墙体间的间距小于3000mm。
[0013]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支撑墙体时,控制所述支撑墙体的厚度为200mm。
[0014]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盖板时,于所述支撑墙体之上铺设模板;
[0015]于所述模板之上设置钢筋;
[0016]于所述模板之上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所述盖板。
[0017]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于所述模板之上设置钢筋时,设置双层双向钢筋。
[0018]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盖板时,控制所述盖板的厚度为150mm。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中结构板的高低差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中施工好支撑墙体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用于代替传统的回填轻质混凝土的做法,并将结构板上高标高的部分的长度延长,以让其满足建筑施工要求。特别的对于高度较高、面积较大的待回填区域,本专利技术能够极大的节省混凝土的用量,降低结构荷载及成本,且本专利技术的施工简单方便,十分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0024]参阅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参阅图3,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中施工好支撑墙体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3,对本专利技术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0025]如图1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用于代替需回填至结构板10的高低差处的轻质混凝土,结合图2所示,结构板10的高低差11处形成有待回填区域15,该结构板10在高低差11处还形成有第一顶面12、第二顶面13以及连接第一顶面12和第二顶面13的竖向面14,第一顶面12的标高高于第二顶面13的标高,第一顶面12和第二顶面13之间的高度差H在0.9m~1.3m之间。待回填区域15的宽度在5m至6m之间。
[0026]现有技术的做法是:在待回填区域15处回填细石混凝土或者轻质混凝土,回填的细石混凝土或者轻质混凝土的表面与第一顶面12相平齐,通过回填的细石混凝土或者轻质
混凝土延长了结构板10中高标高部分的长度。该做法回填区域面积大,混凝土用量大,还为结构板增加了荷载。
[002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代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执行步骤S101,于结构板10的第二顶面13上施工多道支撑墙体21,且所施工的多道支撑墙体21间隔的布设于待回填区域15内;接着执行步骤S102;
[0029]执行步骤S102,于多道支撑墙体21之上浇筑形成与竖向面14相接的盖板22,且盖板22的上表面与第一顶面12相平齐,通过盖板22遮盖待回填区域15,从而实现了代替轻质混凝土的回填。
[0030]本专利技术采用支撑墙体作为支撑点,支撑其上设置的盖板,利用盖板延长结构板中高标高部分的长度以满足建筑施工要求,盖板通过支撑墙体支撑在结构板之上,可达到楼板承载作用,满足建筑结构要求,又节省了大量回填混凝土,施工简单方便,十分有利于广泛推广。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施工支撑墙体21时,让支撑墙体21的设置方向与竖向面14的设置方向相一致。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施工支撑墙体21时,提供复数个砌块,利用砌块砌筑形成支撑墙体21。
[0033]较佳地,砌块采用混凝土实心砌块,尺寸为200mm厚,强度等级为MU7.5。砌筑砌块时,采用M10水泥砂浆将砌块砌筑在一起从而形成支撑墙体21。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用于代替需回填至结构板的高低差处的轻质混凝土,所述结构板的高低差处形成有待回填区域,所述结构板于高低差处还形成有第一顶面、第二顶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顶面和所述第二顶面的竖向面,所述第一顶面的标高高于所述第二顶面的标高;其特征在于,所述代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所述结构板的第二顶面上施工多道支撑墙体,且所施工的多道支撑墙体间隔的布设于所述待回填区域内;以及于多道支撑墙体之上浇筑形成与所述竖向面相接的盖板,且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顶面相平齐,通过所述盖板遮盖所述待回填区域,从而实现了代替轻质混凝土的回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支撑墙体时,让支撑墙体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竖向面的设置方向相一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回填轻质混凝土的代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支撑墙体时,提供复数个砌块,利用所述砌块砌筑形成所述支撑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海芳林文彪杜高帅潘文强张世阳马春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