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绞缆的超导带材制备方法、超导带材及超导电缆技术

技术编号:300176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绞缆的超导带材制备方法、超导带材及超导电缆,包括:步骤S1、对基带进行抛光;步骤S2、对抛光后的所述基带进行切割,使所述基带具有直边部分和斜边部分;步骤S3、在切割后的所述基带上依次镀制缓冲层和超导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抛光解决了斜边部分电流受料痕影响的问题,同时使得斜边部分的电流能够和直线部分一致,有效解决了传统Roebel电缆电流损失的问题。此外,通过先对基带进行切割再进行镀膜,解决了由于切割裂纹扩散导致的带材整体损坏问题。的带材整体损坏问题。的带材整体损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绞缆的超导带材制备方法、超导带材及超导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导
,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绞缆的超导带材制备方法、超导带材及超导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第二代超导带材,由于其作为超导载流核心的ReBCO本身硬且脆,所以一般是在镍基合金基底上采用多层覆膜的工艺生产,所以又被成为涂层导体。第二代超导带材一般由基带、缓冲层(过渡层)、超导层以及保护层组成。超导带材的厚度一般为50~300微米,宽度一般为4~12毫米。因此,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是一种有着超高纵宽比的带状结构。单根高温超导带材的载流能力是有限的,工程应用中为了产生更大的载流能力,往往需要将多跟超导带材并在一起做成集束导线,这个被称为超导电缆。Roebel电缆就是其中一种。Roebel线缆结构由Ludwig Roebel于1912年提出,其首先对单根高温超导带材进行切割,然后将多根进行换位纽绞编织在一起。由于通过扭绕能够显著的降低带材的交流损耗,同时也能降低磁体中的屏蔽电流。
[0003]然而Roebel电缆的制造非常的麻烦,由于需要对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进行冲压或切割成异型,整个工艺过程中会造成Roebel带材边角的损坏。在实际制备过程中发现,对带材的后切割,尤其是机械切割会造成切口处的裂纹。尤其对于不规则形的Roebel带材,后续的镀铜扭绞过程,由于需要施加张力,带材局部的裂纹会进一步受应力扩展从而损伤超导带材各层结构。
[0004]更重要的是带材的斜边的临界电流大幅小于直边电流。这让Roebel电缆在制作完后,电流有大幅度的损失。其原因如图1所示,超导带材的基带采用哈氏合金,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具有料痕,由于常规的超导带材为直线型,因此长度方向的料痕对电流传输的影响有限,然而在Roebel电缆中,每个超导带材都需要切割为图2所示的直边+斜边的结构,电流从直边传输至斜边时就会受到料痕的影响,从而造成电流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绞缆的超导带材制备方法、超导带材及超导电缆。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绞缆的超导带材制备方法,包括:
[0007]步骤S1、对基带进行抛光;
[0008]步骤S2、对抛光后的所述基带进行切割,使所述基带具有直边部分和斜边部分;
[0009]步骤S3、在切割后的所述基带上依次镀制缓冲层、织构层、超导层、银保护层、铜保护层,得到超导带材;或者,包括:
[0010]步骤S1、对基带进行抛光;
[0011]步骤S2、所述基带上依次镀制缓冲层、织构层、超导层和银保护层,得到超导带材;
[0012]步骤S3、对镀制后的所述超导带材进行切割,使所述超导带材具有直边部分和斜
边部分;
[0013]步骤S4、对切割后的超导带材镀制铜保护层。
[0014]优选地,织构层织构度和粗糙度小于预设值,使得通过所述超导带材的电流的保有度在90%以上。
[0015]优选地,在缓冲层50μm
×
50μm的尺度下,起伏不超过200nm,织构层织构度Δω小于3.2
°

[0016]优选地,所述直边部分和所述斜边部分的连接处的转角包括弧形。
[0017]优选地,所述斜边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直边部分的宽度。
[0018]优选地,对所述基带进行切割的方式包括激光切割或冲压切割。
[0019]优选地,所述抛光采用机械抛光。
[0020]优选地,所述抛光采用先进行机械抛光再进行电化学抛光的方式实现。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超导带材,采用所述的适用于绞缆的超导带材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超导电缆,采用多个所述的超导带材扭绞得到。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抛光解决了斜边部分电流受料痕影响的问题,同时使得斜边部分的电流能够和直线部分一致,有效解决了传统Roebel电缆电流损失的问题。此外,通过先对基带进行切割再进行镀膜,解决了由于切割裂纹扩散导致的带材整体损坏问题。
附图说明
[002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6]图1为传统超导带材的基带的电子显微镜图;
[0027]图2为Roebel电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超导带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样品的扫描测试示意图;
[0030]图5为抛光次数与斜边电流的关系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超导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绞缆的超导带材制备方法,包括:
[0034]步骤S1、对基带进行抛光,从而去除基带表面的料痕。抛光的方式可以采用机械抛光,或者采用先机械抛光再电化学抛光的方式实现。抛光的次数可以为多次,在机械抛光中,也可以采用先粗抛光再精抛光的方式,粗抛光轮的转向与在基带上的前进方向相反,而精抛光轮的转向与在基带上的前进方向相同。
[0035]步骤S2、对抛光后的基带进行切割,使基带具有直边部分和斜边部分。切割的方式包括激光切割或冲压切割。如图3所示,直边部分和斜边部分的连接处的转角包括弧形。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内转角为弧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设置外转角也为弧形。转角处的弧形过渡,使得电流在从直边部分传输至斜边部分时能够更加顺畅。在本专利技术中,斜边部分的宽度a大于直边部分的宽度b,避免电流在从质变部分传输到斜边部分时的损失。
[0036]步骤S3、在切割后的基带上依次镀制缓冲层和超导层,此外还可以在超导层上镀制银层,并镀铜封装。该步骤中的工艺和常规超导带材的原理相同,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赘述。如图4所示,在基带基础上继续镀制缓冲层的CeO2,对CeO2的面外扫描测试发现,随着打磨次数的增加,织构层织构度Δω逐步变小,说明样品的面外织构逐步得到改善。当将样品旋转了90
°
再次进行扫描测试,发现5组样品的Δω较小且数值一致,说明面外织构在不同平面的存在各向异性,Δω变大的原因的确来自于基带的料痕。抛光次数与斜边电流的关系如图5所示,可见抛光的次数为1至5次为宜。抛光使得镀制在基带上的织构层织构度和粗糙度小于预设值,使得通过所述超导带材的电流的保有度在90%以上。在缓冲层50μm
×
50μm的尺度下,起伏不超过200nm,织构层织构度Δω小于3.2
°

[0037]X射线衍射(XRD)在薄膜结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绞缆的超导带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对基带进行抛光;步骤S2、对抛光后的所述基带进行切割,使所述基带具有直边部分和斜边部分;步骤S3、在切割后的所述基带上依次镀制缓冲层、织构层、超导层、银保护层、铜保护层,得到超导带材;或者,包括:步骤S1、对基带进行抛光;步骤S2、所述基带上依次镀制缓冲层、织构层、超导层和银保护层,得到超导带材;步骤S3、对镀制后的所述超导带材进行切割,使所述超导带材具有直边部分和斜边部分;步骤S4、对切割后的超导带材镀制铜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绞缆的超导带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织构层织构度和粗糙度小于预设值,使得通过所述超导带材的电流的保有度在90%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绞缆的超导带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缓冲层50μm
×
50μm的尺度下,起伏不超过200nm,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佳敏程春生连亚博张超赵跃高中赫苏广磊陈思侃吴蔚丁逸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