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175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新能源发电支路作为主干电网的补充接入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供电支路;S2.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待使用的充电桩数量、充电模式及待充电时长,自动为充电桩分配主干电网及新能源发电支路的搭配作为供电支路;S3.根据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实时发电功率、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模式及实际充电时长,自动调整充电桩分配的供电支路,实现电能的优化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将新能源发电作为常规电网的补充为电动汽车充电,将电动汽车充电对常规电网的冲击进行分流,减小电动车充电对家庭用电的影响,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并提高了新能源利用率。了新能源利用率。了新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充电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汽车,日益得到重视,受限于成本,电动汽车不能像手机一样通过充电宝来进行充电,需要通过专用的充电桩进行充电。
[0003]但电动汽车快速充电需要瞬时强大的功率电力,充电桩依靠常规电网无法满足,必须依靠专用充电网络,将充电桩建立在专门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因此,电动汽车充电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现有的电动汽车专用充电站数量比较少,且现有电动汽车专用充电站的建设仍然对常规电网造成冲击,影响家庭用电。
[0004]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且现有电动汽车专用充电站的建设仍然对常规电网造成冲击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 1.将新能源发电支路作为主干电网的补充接入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供电支路;
[0009]S2.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待使用的充电桩数量、充电模式及待充电时长,自动为充电桩分配主干电网及新能源发电支路的搭配作为供电支路;
[0010]S3.根据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实时发电功率、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模式及实际充电时长,自动调整充电桩分配的供电支路,实现电能的优化配置。
[0011]进一步地,步骤S1具体步骤如下:
[0012]S 11.选择可用的新能源发电支路;
[0013]S 12.将选择的新能源发电支路作为供电支路挂载到电动汽车充电站原有主干电网。新能源发电支路作为原有主干电网的补充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0014]进一步地,新能源发电支路包括风能发电支路和太阳能发电支路;
[0015]所述风能发电支路为若干个,根据地理位置设置在不同风能采集点;
[0016]所述太阳能发电支路为若干个,根据地理位置设置在不同太阳能采集点。新能源发电支路包括但不限于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根据不同地区同样可采用水力发电、潮汐发电以及核发电。太阳能发电受限于光照,多在晴朗白天对主干电网进行补充,而风能发电受限于气候及地理位置,多在空旷区域对主干电网进行补充。
[0017]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0018]S21.获取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定的待充电使用的充电桩,并统计待使用充电桩数量;
[0019]S22.获取每个待使用充电桩对应用户选择的充电模式;
[0020]当充电模式为快速充电模式时,进入步骤S23;
[0021]当充电模式为常规充电模式时,进入步骤S24;
[0022]S23.计算快速充电所需的第一时长,并根据第一时长选择主干电网与新能源发电支路搭配,为待使用充电桩进行供电;
[0023]S24.计算常规充电所需的第二时长,为待使用充电桩选择主干电网与新能源发电支路搭配,并未主干电网以及新能源发电支路选择时间段搭配。快速充电模式需要短时间内完成充电,需要瞬时功率较大,而常规充电可较长时间完成充电,因此比较灵活选择供电支路和供电时间段。
[0024]进一步地,步骤S23具体步骤如下:
[0025]S231.判断各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发电功率是否满足所有快速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的用电需求功率;
[0026]若是,进入步骤S232;
[0027]若否,进入步骤S233;
[0028]S232.根据快速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的第一时长,选择新能源发电支路搭配为待使用充电桩进行供电;
[0029]S233.根据快速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的第一时长,选择主干电网与新能源发电支路搭配为待使用充电桩进行供电。新能源发电支路能满足快速充电时,只使用新能源发电支路为充电桩供电,则完全避免了对主干电网的冲击;新能源发电支路不能满足快速充电时,使用新能源发电支路作为主干电网的补充为充电桩供电,从而将电动汽车充电对主干电网的影响进行分流。
[0030]进一步地,步骤S232中,当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功率均值大于各快速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的用电需求功率的均值,且二者的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选定单个新能源发电支路为若干并联的待使用充电桩进行供电;
[0031]当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功率均值小于各快速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的用电需求功率的均值,且二者的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选定若干新能源发电支路并联为单个待使用充电桩进行供电。新能源发电路的总功率能满足快速充电的充电桩需求时,仍需要看单个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功率,当单个新能源发电支路功率较大时,可为多个充电桩进行供电;当单个新能源发电支路功率较低时,可为单个充电桩进行供电;当单个新能源发电支路功率很低时,可多个新能源发电支路为单个充电桩进行供电。
[0032]进一步地,步骤S24具体步骤如下:
[0033]S241.判断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发电功率是否满足快速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的用电需求功率与常规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的用电需求功率总和;
[0034]若是,进入步骤S242;
[0035]若否,进入步骤S243;
[0036]S242.将常规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分配给新能源发电支路,并按照第二时长进行供电,进入步骤S3;
[0037]S243.将常规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分配给主干电网,并按照第二时长分配低峰用电时间段进行供电。当新能源发电支路能满足快速充电和常规充电的所有充电桩时,只
采用新能源发电支路为电动汽车充电,而当新能源发电支路只能满足快速充电的充电桩时,则只能将常规充电的充电桩分配给主干电网,避开高峰用电时间段进行充电。
[0038]进一步地,步骤S243中,当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发电功功率不满足快速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的用电需求功率与常规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的用电需求功率总和,但二者的差值小于设定阈值时,将常规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分配给主干电网与新能源发电支路搭配进行供电。当新能源发电支路满足快速充电的充电桩后,还有部分剩余,则将常规充电的充电桩分配给主干电网和剩余部分新能源发电支路进行搭配供电。
[0039]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步骤如下:
[0040]S31.定时采集各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实时发电功率与各充电桩实际充电时长;
[0041]S32.根据各充电桩待充电时长及实际充电时长,计算出各充电桩剩余充电时长,再根据剩余充电时长及充电模式计算出各充电桩剩余的用电需求功率;
[0042]S33.根据各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实时发电功率与各充电桩剩余的用电需求功率,自动调整充电桩分配的供电支路。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发电功率受限于各自的发电特点会出现变化,因此需要定时采集,对充电桩分配的供电支路进行及时调整,避免出现部分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新能源发电支路作为主干电网的补充接入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供电支路;S2.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待使用的充电桩数量、充电模式及待充电时长,自动为充电桩分配主干电网及新能源发电支路的搭配作为供电支路;S3.根据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实时发电功率、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模式及实际充电时长,自动调整充电桩分配的供电支路,实现电能的优化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步骤如下:S11.选择可用的新能源发电支路;S12.将选择的新能源发电支路作为供电支路挂载到电动汽车充电站原有主干电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新能源发电支路包括风能发电支路和太阳能发电支路;所述风能发电支路为若干个,根据地理位置设置在不同风能采集点;所述太阳能发电支路为若干个,根据地理位置设置在不同太阳能采集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S21.获取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定的待充电使用的充电桩,并统计待使用充电桩数量;S22.获取每个待使用充电桩对应用户选择的充电模式;当充电模式为快速充电模式时,进入步骤S23;当充电模式为常规充电模式时,进入步骤S24;S23.计算快速充电所需的第一时长,并根据第一时长选择主干电网与新能源发电支路搭配,为待使用充电桩进行供电;S24.计算常规充电所需的第二时长,为待使用充电桩选择主干电网与新能源发电支路搭配,并未主干电网以及新能源发电支路选择时间段搭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具体步骤如下:S231.判断各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发电功率是否满足所有快速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的用电需求功率;若是,进入步骤S232;若否,进入步骤S233;S232.根据快速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的第一时长,选择新能源发电支路搭配为待使用充电桩进行供电;S233.根据快速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的第一时长,选择主干电网与新能源发电支路搭配为待使用充电桩进行供电。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2中,当新能源发电支路的功率均值大于各快速充电模式待使用充电桩的用电需求功率的均值,且二者的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选定单个新能源发电支路为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振新王永泰徐继凯崔东海许强张玉倩张斌李宁吕胜军李祥莹刘晓艳裴江南张海霞毕安宁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