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上行发送定时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166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行发送定时调整方法,控制站相对网络时隙时间发送下行突发;若移动站可获取网络时隙时间,移动站相对网络时隙时间提前一个估计的路径传播时延向控制站发送上行PRACH突发;若移动站无法获取网络时隙时间,移动站先推算当前网络时隙时间,然后相对推算的网络时隙时间提前一个估计的路径传播时延向控制站发送上行PRACH突发;移动站基于控制站告知的上行定时误差来更新估计的路径传播时延和当前网络时隙时间,并相对当前网络时隙时间提前一个最新估计的传播时延向控制站发送上行突发,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上行资源利用率高,而且控制站的上行突发接收定时复杂度小。而且控制站的上行突发接收定时复杂度小。而且控制站的上行突发接收定时复杂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行发送定时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上行发送定时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甚高频(VHF,Very High Frequency)数据交换系统(VDES,VHF Data Exchange System)的是一种为实现E

航海(e

Navigation)服务的通信系统。VDES系统的最小传输单元长度为1个时隙,时间为80/3ms。VDES中有采用集中式的资源调度通信方式的有用于地面岸站与移动站通信的地面通信VDE

TER,和用于卫星和移动站通信的卫星通信VDE

SAT两部分。
[0003]VDE

TER和VDE

SAT中多个移动站都以时分复用方式共享上行信道。当前设计中,移动站均按照网络时隙时间向控制站发送上行突发。因为不同位置的移动站发送的上行突发对应的路径传播时延δ∈[δ
MIN

MAX
),因此在接收端,连续的两个上行突发会在时间上重叠,造成上行干扰。为避免这种干扰,每个上行突发结构中都需要加入一个长度至少等于δ
MAX

δ
MIN
的保护时间。以基于轨道高度为600km的LEO卫星的VDE

SAT为例,控制站也即卫星与移动站的路径传播时延范围为[2ms,10ms),意味着每个上行突发结构中都需要加入一个长度至少等于8ms的保护时间。一方面这个保护时间造成相当高的资源开销(上行突发为1时隙,则对应约30%开销),另一方面控制站接收上行突发的时间不确定度很大也造成其接收定时困难。此外,若移动站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获取网络时隙时间,当前机制无法支持移动站的上行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行发送定时调整方法,通过控制站指导移动站进行上行发送定时调整,以省去除初始上行随机接入信道PRACH突发之外的所有其他上行突发结构中的保护间隔,提高上行资源利用率和减小控制站的上行突发接收定时复杂度。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上行发送定时调整方法,应用于移动站,控制站相对网络时隙时间发送下行突发;若移动站可获取网络时隙时间,移动站相对网络时隙时间提前一个估计的路径传播时延向控制站发送上行PRACH突发;若移动站无法获取网络时隙时间,移动站先锁定接收的下行突发时间并假设估计的路径传播时延为最小路径传播时延来推算当前网络时隙时间,然后相对推算的网络时隙时间提前一个估计的路径传播时延向控制站发送上行PRACH突发;控制站根据接收的上行突发估计上行定时误差并告知移动站;移动站基于控制站告知的上行定时误差来更新估计的路径传播时延和当前网络时隙时间,并相对当前网络时隙时间提前一个最新估计的传播时延向控制站发送上行突发,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控制站相对网络时隙时间发送下行突发,
[0008]若移动站可获取网络时隙时间,移动站将接收的下行突发时间和网络时隙时间的
初始差值δ0作为单向路径传播时延的估计值,并相对网络时隙时间提前Δ
TA
=δ0向控制站发送初始上行PRACH突发,Δ
TA
表示上行定时提前量。
[0009]若移动站无法获取网络时隙时间,所述移动站锁定接收的下行突发时间将初始差值δ0=δ
MIN
作为单向路径传播时延的估计值并初始推算网络时隙时间为然后相对初始推算网络时隙时间提前Δ
TA
=δ0向控制站发送初始上行PRACH突发,δ
MIN
为移动站与控制站间的最小路径传播时延。
[0010]步骤2,控制站接收初始上行PRACH突发,将接收的初始上行PRACH突发时间和网络时隙时间的差值作为初始上行定时误差然后在下行突发中发送上行定时调整信息以将所述初始上行定时误差告知所述移动站。
[0011]控制站每成功接收一个上行突发,都根据上行突发接收时间和网络时隙时间的差值估计出上行定时误差i表示控制站根据上行突发估计上行定时误差的次数。控制站在下行突发中发送上行定时调整信息以将最新的上行定时误差告知移动站。
[0012]步骤3,移动站锁定接收的下行突发时间并根据接收到的初始上行定时误差或上行定时误差调整上行发送定时:
[0013]步骤31,所述移动站将路径传播时延估计值更新为δ
i
表示第i次的路径传播时延估计值。
[0014]步骤32,所述移动站将当前网络时隙时间更新为步骤32,所述移动站将当前网络时隙时间更新为表示第i次的网络时隙时间推算值。
[0015]步骤33,所述移动站相对所述当前网络时隙时间提前Δ
TA
=δ
i
向控制站发送上行突发。
[0016]优选的:若控制站与移动站间使用FDD半双工或TDD通信模式,所述移动站相对当前网络时隙时间提前Δ
TA
=δ
i

T

R
向控制站发送上行突发,τ
T

R
表示切换时间。
[0017]优选的:切换时间τ
T

R
至少大于收发机从发送状态到接收状态的切换时间。
[0018]优选的:初始上行PRACH突发中加入保护间隔。其他上行突发中无需加入保护间隔。
[0019]优选的:所述保护间隔至少大于初始上行定时误差
[0020]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上行发送定时调整方法适用于移动站可获取网络时隙时间和无法获取网络时隙时间的情况。若移动站因为某些原因无法获取网络时隙时间,只在发送初始上行PRACH突发时与可获取网络时隙时间的情况有不同,对于其他上行突发的发送时间调整则完全一致。
[002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行发送定时调整方法,使得除初始上行随机接入信道PRACH突发之外的所有其他上行突发结构中都不需要保护间隔,提高了上行资源利用率,减小了控制站的上行突发接收定时复杂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VDE

SAT上行突发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FDD模式下,上行发送定时提前在理想情况下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在移动站可获取网络时隙时间情况下的上行发送定时调整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在移动站无法获取网络时隙时间情况下的上行发送定时调整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上行发送定时调整方法流程图;
[0028]图6为TDD模式下,上行发送定时提前在理想情况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行发送定时调整方法,应用于移动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控制站相对网络时隙时间发送下行突发,若移动站可获取网络时隙时间,移动站将接收的下行突发时间和网络时隙时间的初始差值δ0作为单向路径传播时延的估计值,并相对网络时隙时间提前Δ
TA
=δ0向控制站发送初始上行PRACH突发,Δ
TA
表示上行定时提前量;若移动站无法获取网络时隙时间,所述移动站锁定接收的下行突发时间将初始差值δ0=δ
MIN
作为单向路径传播时延的估计值并初始推算网络时隙时间为然后相对初始推算网络时隙时间提前Δ
TA
=δ0向控制站发送初始上行PRACH突发,δ
MIN
为移动站与控制站间的最小路径传播时延;步骤2,控制站接收初始上行PRACH突发,将接收的初始上行PRACH突发时间和网络时隙时间的差值作为初始上行定时误差然后在下行突发中发送上行定时调整信息以将所述初始上行定时误差告知所述移动站;控制站每成功接收一个上行突发,都根据上行突发接收时间和网络时隙时间的差值估计出上行定时误差i表示控制站根据上行突发估计上行定时误差的次数;控制站在下行突发中发送上行定时调整信息以将最新的上行定时误差告知移动站;步骤3,移动站锁定接收的下行突发时间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肖虎汪茂张菁菁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