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152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及其制作方法,其中,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包括嵌件和注塑在所述嵌件上的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将所述嵌件全包覆或通过结合面与所述嵌件相连;并且,所述嵌件包括至少一层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利用上述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整体重量偏高、耐磨性差的问题。耐磨性差的问题。耐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穿戴应用领域广阔,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内的虚拟现实产业还处于启动期,自2015年以来,参与到虚拟现实领域的企业大幅增加。在大幅资本的推动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虚拟现实领域,大量头戴眼镜盒子、外接式头戴显示器、VR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将进一步向消费级市场拓展,中国虚拟现实的市场规模将逐渐迎来爆发,因此,对于智能穿戴设备产品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0003]智能穿戴设备外壳的材质常见的主要为PC、PA、PP、ABS等,这类材料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的材料设计性不足,外壳重量大,佩戴舒适性差,外观处理工艺复杂。此外,智能穿戴设备对于外壳材料的基本要求包括耐抗衰、耐光老化、耐化学腐蚀、表面光泽度要好、易于着色等,上述这些材质很难满足所有的要求。另外,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智能穿戴设备外壳还需要尽可能达到轻量化的需求,以提升用户的佩戴舒适度;显然,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达不到上述效果。
[0004]基于以上几个技术问题,亟需一种高强度、低质量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整体重量高、耐磨性差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包括嵌件和注塑在所述嵌件上的主体外壳;其中,
[0007]所述主体外壳将所述嵌件全包覆或通过结合面与所述嵌件相连;并且,
[0008]所述嵌件包括至少一层碳纤维预浸料铺层。
[0009]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嵌件包括泡沫层和两层所述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并且,两层所述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分别设置在泡沫层的上、下两表面。
[0010]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碳纤维预浸料铺层为单向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并且,
[0011]所述单向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包括至少两层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层。
[0012]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碳纤维预浸料铺层为双向编织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并且,
[0013]所述双向编织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包括至少一层双向编织碳纤维预浸料层。
[0014]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碳纤维预浸料铺层为共混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并且,
[0015]所述共混碳纤维预浸料铺层的纤维层包括SRPP(自我增强型PP)、芳纶、玻纤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碳纤维,其中,所述碳纤维的含量至少为50%。
[0016]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碳纤维预浸料铺层中的树脂基体中添加有碳纤维粉;
其中,
[0017]所述树脂基体中的所述碳纤维粉的质量含量范围为5%

25%。
[0018]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碳纤维粉的直径范围为4~7μm,长度范围为0.01~12mm。
[0019]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主体外壳的材料为工程塑料或铝或阻尼材料。
[002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前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所述方法包括:
[0021]制备嵌件,所述嵌件包括至少一层碳纤维预浸料铺层;
[0022]嵌件注塑,将所述嵌件放入注塑模具内,并向所述注塑模具中注射塑胶材料,注塑后形成智能穿戴设备外壳。
[0023]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制备所述嵌件的过程包括:
[0024]制备碳纤维预浸料铺层;
[0025]在预设料坯模具中铺设所述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并热压成型料坯半成品;
[0026]对所述料坯半成品进行修整,以形成所述嵌件。
[0027]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与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相比,在同等性能的前提下,可将智能穿戴设备的外壳厚度设计的更小,降低整个装置的重量;此外,若在同等外壳厚度的前提下,则可做到更小的密度,同时性能不会损失;此外,通过在树脂基体中增加碳纤维粉,抗开裂性大幅提升并能够优化表观及增强耐磨性;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质量轻强度高,密度可进行设计,嵌件最低密度可达到0.5g/cm3;轻量化外壳,可设计性强;嵌件与注塑塑胶结合力良好,优于其他材质。
[0028]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0029]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的立体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向碳纤维预浸料铺层的结构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向编织碳纤维预浸料铺层的结构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泡沫层及其上、下两侧碳纤维预浸料铺层的结构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35]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体外壳11、嵌件12、单向碳纤维预浸料铺层1、双向编织碳纤维预浸料铺层3、碳纤维预浸料铺层4、泡沫层5。
[0036]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的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
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的立体结构,由图1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包括作为外壳支撑主体的嵌件12以及注塑在所述嵌件12上的主体外壳11;其中,所述主体外壳11将所述嵌件12全包覆或通过结合面与所述嵌件12相连以形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的整体结构,通过在主体外壳11和嵌件12之间设计一定的结合面甚至使主体外壳11将嵌件12完全包覆,能够有效避免嵌件12与注塑树脂的结合处产生的缺陷。
[0039]需要说明的是,为提升智能穿戴设备外壳的耐高温、抗摩擦的性能,并降低智能穿戴设备外壳的整体重量,所述嵌件12包括至少一层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具体地,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尤其在外壳轻量化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通过引入碳纤维材料并制备相应的预浸料铺层结构,在满足性能前提下可大幅降低智能穿戴设备外壳整体的重量,同时满足智能穿戴外壳多方面的性能需求。
[0040]具体地,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向碳纤维预浸料铺层1的结构,由图2可知,所述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可以为单向碳纤维预浸料铺层1;并且,所述单向碳纤维预浸料铺层1包括至少两层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层。需要说明的是,单向碳纤维预浸料铺层1为由至少两层单向碳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嵌件和注塑在所述嵌件上的主体外壳;其中,所述主体外壳将所述嵌件全包覆或通过结合面与所述嵌件相连;并且,所述嵌件包括至少一层碳纤维预浸料铺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件包括泡沫层和两层所述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并且,两层所述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分别设置在所述泡沫层的上、下两表面。3.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预浸料铺层为单向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并且,所述单向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包括至少两层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层。4.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预浸料铺层为双向编织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并且,所述双向编织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包括至少一层双向编织碳纤维预浸料层。5.如权利要求1至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预浸料铺层为共混碳纤维预浸料铺层;并且,所述共混碳纤维预浸料铺层的纤维层包括SRPP、芳纶、玻纤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碳纤维,其中,所述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宗东宋吉智窦荣洋任强吴晓岗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