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透气测深和通风功能的空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135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透气测深和通风功能的空气管,包括通气透风三通、测深管及空气管头;通风透气三通,所述通风透气三通设于舱内顶部,其第一端口接所述测深管,第二端口接所述空气管头,第三端口通向舱内空间;测深管,所述测深管的底端延伸至舱底板处,且所述测深管底端正下方设有防击板;空气管头,所述空气管头安装在舱顶外部甲板上,且包括测深管口、通风管口以及浮球透气头,所述通风管口处安装盲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兼具透气、通气及测深功能,可以保障进入人员的安全以及防止液舱或空仓超压损坏。坏。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具透气测深和通风功能的空气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兼具透气测深和通风功能的空气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液舱或者空舱的透气管和测深管是单独分开的,极大的占用了空间。而且没有设置通风口,大多数人员进舱准备时,需要通过打开的人孔送入临时风管进行通风,对于舱内结构复杂或者分成多层且狭窄的空舱结构,尤其是船舱距离外部风机距离较远的柱稳式半潜平台立柱内的空舱,因为距离和走向的原因,临时风管不能保证高效的通风质量,给船舱检验人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和影响。如有充入堕性气体的隔离空舱需要空气置换时,也没有一个有效的风道将舱内堕气引至舷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具透气测深和通风功能的空气管,同时具有透气、测深及通风的功能。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具透气测深和通风功能的空气管,包括通气透风三通、测深管及空气管头;
[0005]通风透气三通,所述通风透气三通设于舱内顶部,其第一端口接所述测深管,第二端口接所述空气管头,第三端口通向舱内空间;
[0006]测深管,所述测深管的底端延伸至舱底板处,且所述测深管底端正下方设有防击板;
[0007]空气管头,所述空气管头安装在舱顶外部甲板上,且包括测深管口、通风管口以及浮球透气头。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空气管头包括连通的横管和竖管,所述测深管口设于所述竖管侧壁,所述通风管口和所述浮球透气头设于所述横管。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口位于所述横管的末端。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浮球透气头设于所述横管的底部,且所述浮球透气头处安装防火网。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测深管口与所述竖管呈45
°
向上设置。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测深管口处设有测深管帽,且所述测深管帽上设有与所述空气管头连接的挂绳或挂链。
[00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
[0014]1、本专利技术包括测深管、通风透气三通及空气管头,通风透气三通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端口,分别与测深管、空气管头及舱内空间连通,空气管头位于甲板之上设有测深管口、通风管口及浮球透气头,在测深管口内伸入测深尺能够测量舱内水位,浮球透气头能够在平时状态下,对舱内进行透气,通风管口可以在人员进入之前,对舱内进行通风换气。本专利技术将透气、通风及测深三个功能集中到一个设备,不仅可以避免在舱内设置多个管路,以减
少占用舱内的空间,而且增加了通风功能,能够保障进入人员的安全。
[0015]2、本专利技术中通风透气三通的第三端口通向舱内空间,此端口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当船舱检验人员进入舱内检查前,此端口可连接可移动便携风管,对舱内不易通风或检验人员需要进入的区域进行即时通风,其二是在舱内进水或加注惰性气体等情况下,起到船舱透气的作用,防止舱内超压或负压损坏船舱。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主视图;
[0017]附图标记:1.浮球透气头;2.防火网;3.盲板;4.空气管头;5.测深管帽;6.穿舱件;7.通风透气三通;8.测深管;9.防击板;10、第一端口;11、第二端口;12、第三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9]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透气测深和通风功能的空气管,每一步的具体实施如下:
[0020]包括通气透风三通、测深管8及空气管头4。
[0021]通风透气三通7设于舱内顶部,其第一端口10接所述测深管8,第二端口11接空气管头4,第三端口12通向舱内空间。第三端口12具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当船舱检验人员进入舱内检查前,此端口可连接可移动便携风管,对舱内不易通风或检验人员需要进入的区域进行即时通风,保障进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其二是在舱内进水或加注惰性气体等情况下,起到船舱透气的作用,防止舱内超压或负压损坏船舱。
[0022]测深管8,测深管8的底端延伸至舱底板处,且测深管8底端正下方设有防击板9。防击板9位于舱底测深管8正下方,承接测深锤的敲击,以保护舱底板的油漆。
[0023]空气管头4,空气管头4安装在舱顶外部甲板上,且包括测深管口、通风管口以及浮球透气头1,通风管口处安装盲板3。盲板3在平时状态下为常闭状态,需要对舱内进行通风时,将盲板3打开。
[0024]空气管头4包括连通的横管和竖管,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
°
。测深管口设于竖管侧壁,用于从此处伸入测深尺对舱内的水位进行测量。测深管口与竖管呈45
°
向上设置。测深管口处设有测深管帽5,且测深管帽5上设有与空气管头4连接的挂绳或挂链。
[0025]通风管口位于所述横管的末端。通风管口在船体检验人员进入前连接风机对舱内进行通风,或者对已充入惰性气体的船舱进行空气置换时连接便携风管引堕气入舷外。
[0026]浮球透气头1设于横管的底部,出口朝下,自带端盖,且设有防火网2,且浮球透气头1处安装防火网2。浮球透气头1的透气量,相对于打开盲板3的通风口较小。浮球透气头1与空气管头4法兰连接,方便拆修维修。在正常工况下对舱内透气,在船体倾覆或恶劣天气时,或外部水面到透气头时,浮球关闭透气管口,且防火网2能保护船舱免受火灾风险。
[0027]空气管头4和透风透气三通的第二端口11通过穿舱件6连通,水密甲板卡位于穿舱件6。
[0028]在工作人员需要进入船舱进行船体检验或维修前,浮球透气头1端盖关闭,打开通
风口处的盲板3将已接好风机的风管接入通风口对舱内进行通风。通风一段时间后,人员携带便携风管接上通风透气三通7的第三端口12,对工作人员将要进入的结构复杂不易通风区域进行即时通风。在船舱进行空气堕气置换时,浮球透气头1端盖关闭,通风口盲板3打开连接便携风管引堕气入舷外。
[0029]测深操作时,打开测深管帽5,将准备好的测深尺从管口通过测深管8,直至防击板9,然后抽出测深尺查看测深尺显示的水位。
[00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透气测深和通风功能的空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透风三通、测深管及空气管头;通风透气三通,所述通风透气三通设于舱内顶部,其第一端口接所述测深管,第二端口接所述空气管头,第三端口通向舱内空间;测深管,所述测深管的底端延伸至舱底板处,且所述测深管底端正下方设有防击板;空气管头,所述空气管头安装在舱顶外部甲板上,且包括测深管口、通风管口以及浮球透气头,所述通风管口处安装盲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透气测深和通风功能的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头包括连通的横管和竖管,所述测深管口设于所述竖管侧壁,所述通风管口和所述浮球透气头设于所述横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具透气测深和通风功能的空气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森王会峰辛顺祁德路马越李东芳张凯王亚莹高建虎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