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象监测降水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122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象监测降水采样器,涉及气象监测技术领域。它包括采样筒,采样筒下端安装有支撑底座,采样筒上端安装有集水盘;集水盘外径大于采样筒外径;集水盘上部为凹弧形结构;集水盘上端螺纹套接有隔阻网;隔阻网为凸弧形结构;集水盘下端中部固定连通有套管;套管处于采样筒内;套管内设置有水量控制机构;所述的水量控制机构包括滑动套接在套管内部上侧的控水塞;控水塞上端同轴固定有挡板;挡板处于集水盘内且挡板外径大于套管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将样本有效阻隔,既降低样本的蒸发量,又减轻样本被污染的风险。染的风险。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象监测降水采样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气象监测


技术介绍

[0002]降水采样是气象监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了便于集水,目前采样过程中通常是使用简单的敞口容器来盛接降水,然而在降水完毕回收采样器时,一旦回收较晚,受到高温影响时间较长,就容易使得收集的降水蒸发过多,导致采样的量不足。
[0003]申请号为201921036822.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抽拉式弧形板的气象监测用雨水采样器,其通过将广口收雨筒通过较细的螺纹出水管与储雨筒连接,来减小储雨筒内雨水的蒸发面积,降低蒸发量,然而这种方式在降水之后,储雨筒依旧处于开放状态,收集的样本有被外界杂物污染的风险,再加上一旦降水过多,多余的雨水会进入广口收雨筒,这部分雨水与储雨筒内的雨水直接导通,杂物更容易混入样本中,进一步增加了样本被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气象监测降水采样器,其能够将样本有效阻隔,既降低样本的蒸发量,又减轻样本被污染的风险。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象监测降水采样器,包括采样筒,采样筒下端安装有支撑底座,采样筒上端安装有集水盘;集水盘外径大于采样筒外径;集水盘上部为凹弧形结构;集水盘上端螺纹套接有隔阻网;隔阻网为凸弧形结构;集水盘下端中部固定连通有套管;套管处于采样筒内;套管内设置有水量控制机构;
[0006]所述的水量控制机构包括滑动套接在套管内部上侧的控水塞;控水塞上端同轴固定有挡板;挡板处于集水盘内且挡板外径大于套管内径;控水塞和挡板密度均小于水;控水塞下端沿周向均匀开有导通口;套管下端固定有支架;支架上端与控水塞下端之间通过限定拉线连接;当限定拉线处于拉伸极限时,导通口上部与集水盘导通;集水盘底部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泄流孔。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气象监测降水采样器的支撑底座上端开有凹槽;采样筒下端与凹槽滑动插接;集水盘下端固定有插环;采样筒上端与插环滑动插接;集水盘下端右侧固定有定位杆;支撑底座上端右侧开有定位槽;定位杆下端与定位槽插接对应;支撑底座上端固定有孔座;定位杆上固定有孔板;孔板与孔座通过锁定螺栓连接。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气象监测降水采样器的集水盘表面、隔阻网表面和控水塞表面均涂覆有特氟龙涂层。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1、集水盘外径大于采样筒外径,集水盘上部为凹弧形结构,集水盘能够便于对雨水的汇集,加快采样筒对雨水的收集效率;隔阻网设置在集水盘上端,能够将外界体积较大的杂物有效阻挡,避免这些杂物混入到雨水样本中;隔阻网为凸弧形结构,借助降水的冲
击,便于阻挡的杂物滑落;
[0011]控水塞与套管滑动套接,挡板处于集水盘内且挡板外径大于套管内径,通过控水塞能够将集水盘与套管之间的通道封闭,从而降低采样筒内雨水的蒸发量;控水塞和挡板密度均小于水,雨水能够使控水塞和挡板上浮,当集水盘收集一定雨水后,控水塞上浮使导通口显露,从而使集水盘内的雨水通过导通口流入采样筒内;
[0012]支架上端与控水塞下端之间通过限定拉线连接,当限定拉线处于拉伸极限时,导通口上部与集水盘导通,通过限定拉线的约束,能够避免控水塞从套管内全部脱离,便于收集完毕后控水塞的回移。
[0013]2、泄流孔的设置能够在采样筒内雨水收集满后,方便集水盘内多余的水排走,使控水塞依旧能够回移到将套管上端封堵的状态。
[0014]采样筒下端与凹槽插接,上端与插环插接,便于采样完成后,将采样筒单独取走;定位杆与定位槽插接,孔板与孔座通过锁定螺栓连接,使集水盘与支撑底座被固定起来,从而将集水盘和支撑底座夹持的采样筒限定。
[0015]3、特氟龙涂层能够减小摩擦,便于被阻挡在隔阻网表面的污物滑落、便于对集水盘表面的清洁、便于控水塞沿套管的滑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去除隔阻网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隔阻网和集水盘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9]图4为水量控制机构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中,1、采样筒;2、支撑底座;3、集水盘;4、隔阻网;5、套管;6、控水塞;7、挡板;8、导通口;9、支架;10、限定拉线;11、泄流孔;12、凹槽;13、插环;14、定位杆;15、定位槽;16、孔座;17、孔板;18、锁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气象监测降水采样器,包括采样筒1,采样筒1下端安装有支撑底座2,采样筒1上端安装有集水盘3;集水盘3外径大于采样筒1外径;集水盘3上部为凹弧形结构;集水盘3上端螺纹套接有隔阻网4;隔阻网4为凸弧形结构;集水盘3下端中部固定连通有套管5;套管5处于采样筒1内;套管5内设置有水量控制机构;
[0023]所述的水量控制机构包括滑动套接在套管5内部上侧的控水塞6;控水塞6上端同轴固定有挡板7;挡板7处于集水盘3内且挡板7外径大于套管5内径;控水塞6和挡板7密度均小于水;控水塞6下端沿周向均匀开有导通口8;套管5下端固定有支架9;支架9上端与控水塞6下端之间通过限定拉线10连接;当限定拉线10处于拉伸极限时,导通口8上部与集水盘3导通;集水盘3底部沿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泄流孔11。
[0024]支撑底座2上端开有凹槽12;采样筒1下端与凹槽12滑动插接;集水盘3下端固定有插环13;采样筒1上端与插环13滑动插接;集水盘3下端右侧固定有定位杆14;支撑底座2上端右侧开有定位槽15;定位杆14下端与定位槽15插接对应;支撑底座2上端固定有孔座16;
定位杆14上固定有孔板17;孔板17与孔座16通过锁定螺栓18连接;集水盘3表面、隔阻网4表面和控水塞6表面均涂覆有特氟龙涂层。
[0025]如图2所示,本技术方案中,泄流孔11的孔径很小,在集水盘3汇集雨水时,泄流孔11虽然会一直排水,但排水速度很慢,雨水依旧能够不断在集水盘3内汇集。
[0026]当雨水在集水盘3内汇集足够量时,控水塞6即可上浮到将导通口8显露,雨水流入采样筒1被收集;当降水较大,导通口8排水的速度比不上雨水在集水盘3内汇集速度时,雨水汇集量较多,控水塞6可能会从套管5内全部脱离,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技术方案中设置限定拉线10拉住控水塞6,使控水塞6无法完全从套管5脱离,而且在收集完成后,方便控水塞6移回将套管5上端再次封堵。
[0027]降水完成后,如果收集的水量不超过采样筒1的容量,控水塞6直接封堵套管5上端,降低水样的蒸发量;如果收集的水量超过采样筒1容量,多余部分雨水会通过泄流孔11逐渐排走,之后控水塞6再次封堵套管5上端。通过这个过程,使得降水无论是多或少,采样筒1内雨水样本都会被阻隔保护,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象监测降水采样器,包括采样筒(1),其特征在于:采样筒(1)下端安装有支撑底座(2),采样筒(1)上端安装有集水盘(3);集水盘(3)外径大于采样筒(1)外径;集水盘(3)上部为凹弧形结构;集水盘(3)上端螺纹套接有隔阻网(4);隔阻网(4)为凸弧形结构;集水盘(3)下端中部固定连通有套管(5);套管(5)处于采样筒(1)内;套管(5)内设置有水量控制机构;所述的水量控制机构包括滑动套接在套管(5)内部上侧的控水塞(6);控水塞(6)上端同轴固定有挡板(7);挡板(7)处于集水盘(3)内且挡板(7)外径大于套管(5)内径;控水塞(6)和挡板(7)密度均小于水;控水塞(6)下端沿周向均匀开有导通口(8);套管(5)下端固定有支架(9);支架(9)上端与控水塞(6)下端之间通过限定拉线(10)连接;当限定拉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雅芳黄阳霞朱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气象台厦门市海洋气象台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