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洪昌专利>正文

一种警用气动抛绳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55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5
一种警用气动抛绳捕捉器,涉及警用抓捕器技术领域。包括发射体、激发机构、连接体、空包弹、发射头安装体及发射头,发射体通过连接体连接发射头安装体,在发射头安装体内对称安装有两个发射头,连接体内带有放置空包弹的孔道,在孔道一端设置高压空气室,高压空气室端与发射头安装体密封连接,激发机构置于发射体内,一端与安装空包弹的孔道连通,与空包弹接触;另一端伸出发射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小口径空包弹作为压缩空气的一次性动力源,通过激发机构激发空包弹,产生高压空气后推动带有柔性绳索和锁紧钩的发射头定向快速发射到犯人的身体部位,同时紧紧束缚,捆绑人体,达到抓捕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警用气动抛绳捕捉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警用抓捕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警用气动抛绳捕捉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为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人民警察、武警及安保人员等在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每年都有很多警务人员受伤或牺牲。为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保护警务人员自身安全,在制服一些凶残的持械、持刀具歹徒和神志不清的精神病患者过程中,防爆人员必须采取近身抓捕。如何在一定得距离对违法人员实施迅速抓捕,提供一种安全便捷高效的抓捕装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0003]现有的抓捕器结构简单,功能也比较单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面对手持较长利器的歹徒而一时无法靠近时,需要较长的顺手武器才能控制对方,而又不伤及自身。目前市场生产的抓捕器,一般由一根不锈钢钢管加一抓捕器连接而成,总长度较长,一般都在2

2.3米,无论是保管、携带、使用起来均不方便;(2)现有抓捕器在抓捕犯罪分子时缺乏威胁力易遭到强烈反抗;由于现有抓捕器存在上述主要缺陷,在约束嫌疑人时,不能完全终止其反抗,尤其是在突发的情况下,无法达到抗暴效果,对自身安全也无法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警用气动抛绳捕捉器,警察在捕捉犯人过程中,在不得使用枪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该装置将犯人可靠捕捉。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警用气动抛绳捕捉器,包括发射体、激发机构、连接体、空包弹、发射头安装体及发射头,所述发射体通过连接体连接发射头安装体,在发射头安装体内对称安装有两个发射头,连接体内带有放置空包弹的孔道,在孔道一端设置高压空气室,所述高压空气室端与发射头安装体密封连接,所述激发机构置于发射体内,一端与安装空包弹的孔道连通,与空包弹接触;另一端伸出发射体,通过激发机构激发空包弹,产生高压空气后推动发射头高速飞行出去,拉动柔性绳索运动,捆绑人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头安装体内带有两个容置发射头的对称安装孔,安装孔一端为与高压空气室连通的槽孔Ⅰ,槽孔Ⅰ侧壁上带有与连接体配合连接的螺纹孔,另一端为容置发射头锁钩端及柔性绳索的槽孔Ⅱ。
[0008]进一步地,所述槽孔Ⅱ的内径大于所述槽孔Ⅰ的内径。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发射头上带有挡环,挡环一端与发射头安装体的安装孔配合,且其外周带有密封圈,另一端带有锁钩安装长孔,长孔外侧壁上开有锁紧螺纹孔,靠近挡环侧开有柔性绳索固定孔,固定柔性绳索。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是在连接盘两端分别带有连接头构成,与发射体连接的连接头外径与发射体连接孔配合,外壁上开有与发射体配合连接的螺栓孔,中部带有安装空
包弹的孔道;与发射头安装体连接的连接头外径与发射头安装体槽孔Ⅰ配合,该端中部带有大于安装空包弹的孔道外径的槽孔Ⅲ,与发射头安装体密封连接形成密封的高压空气室。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发射体包括下发射体和上发射体,所述下发射体一端带有U型槽,U型槽底部开有通孔,与该通孔垂直,沿发射轴线开有安装激发机构的长条孔;U型槽口端连接上发射体,上发射体中部带有与所述通孔同轴的开孔,在上、下发射体空腔内安装压动扳机机构,压动扳机机构的按钮伸出上发射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激发机构包括滑动套、撞针、挡块Ⅰ、挡块Ⅱ、法兰及弹簧Ⅰ,所述滑动套安装在下发射体靠近连接体的一端,所述撞针为二级阶梯柱,安装在下发射体内,小径端置于滑动套内,安装空包弹后,小径端头与空包弹接触,大径端伸出下发射体,法兰套置在撞针上与下发射体固定连接,在撞针端部安装挡块Ⅱ,在撞针大径部外周上设有挡块Ⅰ,在挡块Ⅰ与法兰间的大径外周套置弹簧Ⅰ,挡块Ⅰ的外径小于安装撞针的长条孔内径,拉动撞针端部使撞针外移,压动扳机机构与置于下发射体U型槽23内的撞针小径部12配合卡紧或释放。
[0013]进一步地,所述压动扳机机构包括按动钮、扳机卡块、带有方形孔的螺栓及弹簧Ⅱ,所述螺栓的方形孔内设置弹簧Ⅱ,扳机卡块一端为带有挡边的方形柱结构,伸入螺栓的方形孔内,其挡边与方形孔内的弹簧Ⅱ接触,另一端为端面带有弧形凹槽的挡板,所述弧形凹槽与撞针小径部配合,按动钮一端中部带有孔槽,该端与挡板接触,另一端为柱形按钮部,伸出上发射体,按动钮置于上发射体内的外周带有卡圈,锁紧撞针状态时,与上发射体接触,按动按动钮,使扳机卡块沿螺栓方形孔内移动,压缩弹簧Ⅱ释放撞针激发。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专利技术采用小口径空包弹作为压缩空气的一次性动力源,通过扳机激发子弹产生高压空气流,推动带有柔性绳索和锁紧钩的发射头定向发射,当发射头携带柔性绳索抛出后,快速运动到犯人的腿部或其他身体部位,同时缠绕束缚,使其不得移动,达到手到擒来的目的。
[0016]2.本专利技术主要使用于警察在捕捉犯人过程中在不得使用枪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该装置将犯人可靠捕捉,该装置发射柔性绳索可以最大程度限制其手脚部分远动,使其原地不得移动,使得警察可轻易将其抓获,同时不会伤其犯人,以保证人权和警察的生命安全。
[0017]3.本专利技术为了保证捕捉可靠,采用激光瞄准,当发射头携带柔性绳索抛出后,定向快速运动到犯人的身体部位,紧紧束缚,使其不得移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20]图中:1.激发机构,11.滑动套,12.撞针小径部,13.挡块Ⅰ,14.撞针大径部,15.弹簧Ⅰ,16.法兰,17.挡块Ⅱ,2.发射体,21.上发射体,22.下发射体,23.U型槽,24.通孔,3.空包弹,4.连接体,41.孔道,42.槽孔Ⅲ,43.连接盘,5.发射头安装体,51.槽孔Ⅰ,52.螺纹孔Ⅰ,53.槽孔Ⅱ,54.安装孔,55.固定孔,56.螺纹孔Ⅱ,6.发射头,61.柔性绳索,62.锁钩,63.挡环,64.密封圈,7.锁定螺栓,8.激光瞄准头,81.瞄准开关,9.扳机机构,91.按动钮,92.弹簧

,93.扳机卡块,94.螺栓,95.挡边,96.弧形凹槽,97.孔槽,98.卡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警用气动抛绳捕捉器,包括发射体2、激发机构1、连接体4、空包弹3、发射头安装体5及发射头6,所述发射体2通过连接体4连接发射头安装体5,在发射头安装体5内对称安装有两个发射头6,连接体4内带有放置空包弹3的孔道41,在孔道41一端设置高压空气室,所述高压空气室端与发射头安装体5密封连接,所述激发机构1置于发射体2内,一端与安装空包弹3的孔道41连通,与空包弹3接触;另一端伸出发射体2,通过激发机构1激发空包弹3,产生高压空气后推动发射头6高速飞行出去,拉动柔性绳索61运动,捆绑人体。
[0023]所述发射头安装体5内带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警用气动抛绳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体、激发机构、连接体、空包弹、发射头安装体及发射头,所述发射体通过连接体连接发射头安装体,在发射头安装体内对称安装有两个发射头,连接体内带有放置空包弹的孔道,在孔道一端设置高压空气室,所述高压空气室端与发射头安装体密封连接,所述激发机构置于发射体内,一端与安装空包弹的孔道连通,与空包弹接触;另一端伸出发射体,通过激发机构激发空包弹,产生高压空气后推动发射头高速飞行出去,拉动柔性绳索运动,捆绑人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警用气动抛绳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头安装体内带有两个容置发射头的对称安装孔,安装孔一端为与高压空气室连通的槽孔Ⅰ,槽孔Ⅰ侧壁上带有与连接体配合连接的螺纹孔,另一端为容置发射头锁钩端及柔性绳索的槽孔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警用气动抛绳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Ⅱ的内径大于所述槽孔Ⅰ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警用气动抛绳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头上带有挡环,挡环一端与发射头安装体的安装孔配合,且其外周带有密封圈,另一端带有锁钩安装长孔,长孔外侧壁上开有锁紧螺纹孔,靠近挡环侧开有柔性绳索固定孔,固定柔性绳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警用气动抛绳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是在连接盘两端分别带有连接头构成,与发射体连接的连接头外径与发射体连接孔配合,外壁上开有与发射体配合连接的螺栓孔,中部带有安装空包弹的孔道;与发射头安装体连接的连接头外径与发射头安装体槽孔Ⅰ配合,该端中部带有大于安装空包弹的孔道外径的槽孔Ⅲ,与发射头安装体密封连接形成密封的高压空气室。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洪昌
申请(专利权)人:殷洪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