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配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032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全自动配料系统,具体为环戊烷发泡机的全自动配料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上支管路将料进行内循环,并且通过第一储罐向第二储罐,然后第二储罐最终向发泡剂供料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料的循环路径长度,大大防止了料在储罐内可能发生的凝结问题。的凝结问题。的凝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配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全自动配料系统,更加具体的,涉及环戊烷发泡机的全自动配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环戊烷是无色流动性易燃液体,有苯样的气味;不溶于水溶于醇、醚、苯、四氯化碳、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性质稳定;主要用作溶剂和色谱分析的标准物质,可替代氟里昂广泛用于电冰箱、冰柜的保温材料及其他硬质PU泡沫的发泡剂;用作聚异戊二烯橡胶等溶液聚合用溶剂和纤维素醚的溶剂及色谱分析标准物质。传统的环戊烷发泡供料系统在通过预混器将料混合输送进入中间储罐时,料容易在中间储罐内凝结,十分影响料的输送。
[0003]基于以上技术缺陷,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全自动配料系统。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全自动配料系统,包括:
[0006]第一储罐,在其进料口端通过管路连接有预混器,在其出料口端设置有第一主管路,在所述第一主管路的末端分叉形成有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第一支管路和所述第一储罐的回料口之间单向连接,
[0007]在所述第一主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出料阀、第一过滤器和第一螺杆泵,在所述第一支管路上设置有控制其开启/关闭的第一循环气阀,在所述第二支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高压传感器、第一输料气阀;
[0008]第二储罐,其进料口和所述第二支管路单向连接,在其出料口上设置有第二主管路,在所述第二主管路的末端分叉形成有第三支管路和第四支管路,所述第三支管路和所述第二储罐的回料口之间单向连接,所述第四支管路和发泡剂的注料口单向连接,所述第二主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出料阀、第二过滤器和第二螺杆泵,在所述第三支管路上设置有控制器开启/关闭的第二循环气阀,在所述第四支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高压传感器、第二输料气阀。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循环气阀外并联有第一安全阀和第一手动球阀。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循环气阀外并联有第二安全阀和第二手动球阀。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储罐和所第二储罐上均设置有对于其内部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二储罐的外壁上设置有换热模块,还包括冷热水机,所述冷热水机通过循环水路与所述换热模块的进出水口之间形成循环连接,所述第二储罐包括用于检测内部料温度的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与冷热水机的控制模块连接。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上支管路将
料进行内循环,并且通过第一储罐向第二储罐,然后第二储罐最终向发泡剂供料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料的循环路径长度,大大防止了料在储罐内可能发生的凝结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全自动配料系统,包括:
[0016]第一储罐1,在其进料口端通过管路100连接有预混器200,在其出料口端设置有第一主管路11,在所述第一主管路11的末端分叉形成有第一支管路101和第二支管路102,第一支管路101和所述第一储罐1的回料口之间单向连接,
[0017]在所述第一主管路1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出料阀11a、第一过滤器11b和第一螺杆泵11c,在所述第一支管路101上设置有控制其开启/关闭的第一循环气阀101a,在所述第二支管路102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高压传感器102a、第一输料气阀102b;
[0018]第二储罐2,其进料口和所述第二支管路102单向连接,在其出料口上设置有第二主管路21,在所述第二主管路21的末端分叉形成有第三支管路103和第四支管路104,所述第三支管路103和所述第二储罐2的回料口之间单向连接,所述第四支管路104和发泡剂的注料口单向连接,所述第二主管路21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出料阀21a、第二过滤器21b和第二螺杆泵21c,在所述第三支管路103上设置有控制器开启/关闭的第二循环气阀103a,在所述第四支管路104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高压传感器202a、第二输料气阀202b。
[0019]本技术通过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上支管路将料进行内循环,并且通过第一储罐向第二储罐,然后第二储罐最终向发泡剂供料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料的循环路径长度,大大防止了料在储罐内可能发生的凝结问题。
[0020]其中,第一循环气阀101a外并联有第一安全阀31和第一手动球阀41。第二循环气阀103a外并联有第二安全阀32和第二手动球阀42。第一、第二安全阀可以用于在对应管路气压异常时进行自动泄压,并且在自动泄压失效时,可以通过手动操作第一、第二手动球阀进行泄压。
[0021]在所述第一储罐1和所第二储罐2上均设置有对于其内部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3。通过搅拌机构对第一储罐1和所第二储罐2内部的料进行搅拌,以进一步防止料发生凝结。
[0022]在所述第二储罐2的外壁上设置有换热模块4,还包括冷热水机5,所述冷热水机5通过循环水路6与所述换热模块4的进出水口之间形成循环连接,所述第二储罐2包括用于检测内部料温度的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与冷热水机的控制模块连接。上述模块可以实时对第二储罐的料的温度进行检测,并控制其维持在预设温度。
[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申请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上述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配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罐(1),在其进料口端通过管路(100)连接有预混器(200),在其出料口端设置有设置有第一主管路(11),在所述第一主管路(11)的末端分叉形成有第一支管路(101)和第二支管路(102),第一支管路(101)和所述第一储罐(1)的回料口之间单向连接,在所述第一主管路(1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出料阀(11a)、第一过滤器(11b)和第一螺杆泵(11c),在所述第一支管路(101)上设置有控制其开启/关闭的第一循环气阀(101a),在所述第二支管路(102)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高压传感器(102a)、第一输料气阀(102b);第二储罐(2),其进料口和所述第二支管路(102)单向连接,在其出料口上设置有第二主管路(21),在所述第二主管路(21)的末端分叉形成有第三支管路(103)和第四支管路(104),所述第三支管路(103)和所述第二储罐(2)的回料口之间单向连接,所述第四支管路(104)和发泡剂的注料口单向连接,所述第二主管路(21)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出料阀(21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沃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