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华专利>正文

一种受热体导流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1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受热体导流罩,涉及一种烧水、做饭的受热容器的节能壳罩,主要解决火焰尾气过早与大气混流造成的热量流失。方案是导流罩具有与受热体侧面相似的壁罩造型,特征是导流罩与受热体侧面之间形成一个中空夹层,并有火焰气、烟气从夹层底部进入和从顶部排出的空间,且导流罩围绕受热体侧面周圈设置,其夹层宽度由上而下逐渐变大,并通过与其宽度相等的支承固定到受热体上。宽度可调的导流罩在罩体搭接缝两侧设销孔与固定销,或设固定耳与调节螺钉。导流罩底部周圈下沿低于受热体底面,可有向内的水平翻边,翻边上有多个支承,支持着受热体底面。在壳罩的导流下,火焰被引入中空夹层,实现了对容器底面加热后又对侧面进行加热,大幅度提高了热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类、壶类、煲类等受热体使用的节能壳罩。
技术介绍
某些受热体,如锅类、壶类和煲类容器在使用时,火焰对该类受热体加热后,焰/烟气便从底部向外向上扩散,跑到大气中,这种流经方式使火焰气的尾热白白流失;另一方面,由于火焰气与大气混合后焰气迅速降温,在中、小火焰时,也起不到对受热体表面的保温作用,相反还会使受热体的温度在高于外部温度时,容易散失部分已传入到受热体内的热量。为改善这种状况,应最大程度地提高对火焰尾热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锅、壶、煲类的受热体外侧加一导流罩将火焰尾气与大气隔离,使火焰气与受热体进一步地充分换热后排出,实现锅、壶、煲等受热体在底面一次加热后再对其侧面进行二次加热及保温来达到节能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受热体导流罩,具有与受热体的侧面如圆柱的、圆台的、椭圆的、方的相吻合的罩壁造型,其特点是导流罩与受热体的侧面之间形成一个中空夹层,并具有火焰气、烟气从夹层底部进入和从顶部排出的空间,导流罩是绕受热体侧面周圈设置的。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导流罩与受热体侧面之间的中空夹层的宽度是固定不变的,导流罩是通过与中空夹层宽度相等的支承固定到受热体上的。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导流罩与受热体侧面之间的中空夹层的宽度是可调节变化的。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导流罩是通过罩体搭接缝一侧罩壁上的多列销孔与搭接缝另一侧罩壁上的固定销,通过插进不同列的销孔来控制罩边搭接的多少实现中空夹层宽度变化的。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导流罩是通过搭接缝两侧的罩壁上分别设置的带孔的固定耳及其上面安装的调节螺钉的转动,来控制两罩边搭接的多少实现中空夹层宽度变化的。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导流罩周圈上径向均布着具有支承作用的调节螺钉紧顶着受热体的侧面。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导流罩与受热体侧面之间的中空夹层的轴向截面宽度具有由上而下逐渐变大的特点。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导流罩是由多块罩体拼装组成的。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导流罩周圈下沿低于受热体的底面,特别是低于与下沿相近处的底面。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导流罩周圈的下沿设有向里的水平翻边,翻边上面设有多个均布的径向支承支持着受热体底面。本技术方案用导流罩与受热体周圈侧面形成一中空夹层,使火焰尾气从夹层底部进入并从顶部排出,实现了与大气的隔离。由于空气在温低时比重大,一般难易进入中空夹层向上运行,所以中空夹层最易进入的是火焰气。导流罩使火焰气在一个较窄的通道中沿受热体侧面向上运行,由于火焰气通常情况下比受热体温度高,可形成对受热体侧面的加热,使受热体对火焰气中的热量得到进一步吸收。火焰气在夹层通道中升的越高,被吸收的热量就越多,本身的温度就变得越低。当通道窄到一个有效宽度(此宽度与火焰的大小相对应,通道被火焰气完全占满)时,空气被完全排除在中空夹层之外,此时火焰气被吸收的热量最多。火焰气最终变成较高于受热体温度的烟气并在底部热焰气上冲的作用下,从夹层的顶部排出。新的焰气又从夹层的底部进入,形成对受热体侧表面的持续加热即二次加热。防止了火焰气直接跑到大气中遭成的热量流失。既便用小火焰加热,焰/烟气温度比受热体高不太多时,导流罩也会对受热体有良好的保温作用。通过几个均布在导流罩上的与中空夹层截面宽度相等的支承(如U型的、Z型的、直角型的等),把导流罩固定到受热体上,可使导流罩的制做和使用都变得简单。为了使火焰的大小和夹层的宽度对应的更加合理,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夹层的通道宽度可设计为调节式的。所给的两种调节式各有特点,销孔插入的调节方式比固定而-螺钉调节方式有更大的调节幅度。中空夹层的轴向截面宽度采用由上而下逐渐变大的结构是为了更好地与热流或火焰气的热胀冷缩相吻合,也便于受热体侧面采取上部外倾的斜面,如上大下小的倒置的圆台或梯形侧面,此侧面在火焰气上升过程中可形成对焰气的遮挡有利于吸收其中的热量。对适合于整体式罩体的受热体多采用一体式导流罩,采用两块轴对称即两半式罩体组合罩体更适合于椭圆型或方型受热体的使用。如果受热体是不规则形状或多角形状,可采取更多块罩体组合而成。罩体不论是整体的还是多式的都可以通过搭接逢的活式搭接实现对火焰气封闭的同时实现对中空夹层宽度的调节作用。导流罩底部周边下沿低于受热体的底面是为了更好聚集火焰气对底面和侧面的加热。并使加热后的火焰气容易进入中空夹层,防止热焰气直接跑到大气中遭成热能损失。导流罩搭接逢两边的固定耳及其调节螺钉和锁紧螺母可方便地按中空夹层所需宽度把罩体调节、固定好。为了可靠地在导流罩周圈均布上径向设置的支承螺钉,可在导流罩上焊合上安装板并制上螺纹。当支承螺钉在导流罩的安装板处的螺孔里旋紧顶住受热体后,导流罩即可牢固地安装在受热体上。导流罩底部周边下沿向内延伸出的水平翻边及在其上面安装的径向支承是在罩体底部下沿低于受热体底面时为支承受热体重量而设置的,如果受热体底面另有支承,翻边和径向支承也可不设置,只保持罩体下沿低于受热体底面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锅类导流罩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横截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壶类导流罩的正视图;图4是图3的横截面视图;图5是本技术用于陶瓷煲导流罩的正视图;图6是图5的横截面图;图7是本技术用于椭圆型容器导流罩的截面图;图8是本技术用于方型容器导流罩的截面图。其中1—导流罩,2—受热体侧面,3—空间夹层,4—固定支承,5—固定耳,6—调节螺钉,7—安装板,8—搭接缝一侧的多列销孔,9—搭接缝一侧的固定销,10—支承调节螺钉,11—受热体底面,12—下沿水平翻边,13—径向支承,14—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从图1、图2可知,受热体是一类锅,导流罩[1]与锅的侧面[2]具有相似的壁形结构,两者套在一起构成了中空夹层[3],中空夹层[3]的宽度是一个由上而下逐渐变大的空间,导流罩[1]的底部下沿有水平翻边[12],其上面有垂直设立的径向定位支承[13],支承[13]是一个立板,其上可延伸出三个直角固丁板即[13-1]、[13-2]、[13-3]分别被压焊在导流罩[1]的侧壁上、翻边[12]上及锅底底面[11]上。在导流罩[1]的顶部通过均布着8个与中空夹层[3]截面宽度相等的固定支承[4](如U型的、Z型的、双直角型的,可用金属条或金属片制作)把导流罩固定到受热体上,这种导流罩与受热体形成的中空夹层[3]的宽度是固定不变的,它与受热体安装成一体,使用比较方便。从图3、图4可知,受热体是一类壶,导流罩[1]与壶的侧面[2]具有相似的壁形结构,两者套在一起构成了中空夹层[3],中空夹层[3]的宽度也是一个由上而下逐渐变大的空间,所不同的是导流罩[1]上在壶嘴处有相应的开孔装入壶嘴,从图4右上角搭接缝放大图看,搭接缝一侧的罩壁上有多列销孔[8],每列在上、中、下只少有3孔,搭接缝另一侧罩壁上设有一列数量和位置与销孔[8]相对应的固定销[9],罩壁通过收缩或扩张,把一侧罩壁上的固定销[9]插入在另一侧罩壁相应列的销孔[8]上即可以围成一个封闭的罩体,这时把分别安装在罩体上、中、下周圈上均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受热体导流罩,具有与受热体的侧面如圆柱的、圆台的、椭圆的、方的相似的壁罩造型,其特征在于导流罩[1]与受热体的侧面[2]之间形成一个中空的夹层[3],并具有火焰气、烟气从夹层[3]底部进入和从顶部排出的空间,导流罩[1]是围绕受热体侧面[2]周圈设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热体导流罩,具有与受热体的侧面如圆柱的、圆台的、椭圆的、方的相似的壁罩造型,其特征在于导流罩[1]与受热体的侧面[2]之间形成一个中空的夹层[3],并具有火焰气、烟气从夹层[3]底部进入和从顶部排出的空间,导流罩[1]是围绕受热体侧面[2]周圈设置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热体导流罩,其特征在于导流罩[1]与受热体侧表面[2]之间的中空夹层[3]的宽度是固定不变的,导流罩[1]通过与中空夹层[3]宽度相等的支承[4]固定到受热体上的。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热体导流罩,其特征在于导流罩[1]与受热体侧面[2]之间的中空夹层[3]的宽度是可调节变化的。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热体导流罩,其特征在于导流罩[1]在罩体搭接缝一侧罩壁上有多列销孔[8],在搭接缝另一侧罩壁上有固定销[9]。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热体导流罩,其特征在于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