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个人降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004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穿戴个人降温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循环降温系统和穿戴组件;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且形成闭合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和蒸发器,蒸发器内填充有制冷剂;循环降温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且形成闭合回路的热交换组件、循环泵和冷却管路;热交换组件内填充有用于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介质;所述冷却管路安装在穿戴组件上;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压缩机、循环泵均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搭载了对置式无油线性驱动压缩机,不受压缩机的机体角度的限制,能够在倾斜或倒置的情况下正常运行。下正常运行。下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个人降温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制冷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个人降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社会,很多职业依然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作业,例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以及军人等。会导致人体缺氧、耐力降低、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衰退、反应迟钝等一系列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严重影响这工作人员的工作情绪和身体健康,并大大降低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0003]公告号为CN10545524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型制冷的穿戴式空调服,其冷凝器通过节流装置和蒸发器连接;微型压缩机分别与冷凝器和蒸发器连接;锂离子电池组与控制器连接;节流装置采用毛细管;穿戴组件由多层组成;从内到外依次设置舒适层、透气层、隔热层和表面层;蒸发器采用毛细管网;毛细管网设置在透气层和隔热层之间,毛细管网的结构为集分水式结构,在穿戴组件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一圈收集管路;上下收集管路之间间隔设有多条直线型的软铜管,蒸发器进口位于蒸发器出口下方,蒸发器进口与节流装置连接,蒸发器出口与微型压缩机的进气管路连接。
[0004]然而上述空调服存在以下问题:受到普通压缩机的构造原理的限制,导致普通压缩机在工作时不可以发生倾斜甚至倒置,压缩机发生倾斜将会导致压缩机供油不稳定,压缩机性能大大降低甚至损坏。而上述空调服的使用者为交警、工人等,其在使用时可能需要弯腰、奔跑甚至倒置,从而上述空调服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率将受到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穿戴个人降温系统,搭载了对置式直线压缩机,不受机体角度的限制,能够在倾斜或倒置的情况下正常运行。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穿戴个人降温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循环降温系统和穿戴组件;
[0008]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且形成闭合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和蒸发器,蒸发器内填充有制冷剂;所述压缩机为对置式无油线性驱动压缩机;
[0009]循环降温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且形成闭合回路的热交换组件、循环泵和冷却管路;热交换组件内填充有用于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介质;所述冷却管路安装在穿戴组件上;
[0010]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压缩机、循环泵均与控制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包括机壳,机壳内中部设置有压缩腔,压缩腔中部的一侧设置有吸气阀,另一侧设置排气阀;压缩腔内对称且滑动设置有一对金属的柱塞,每个柱塞远离压缩腔的一端都连接有板簧组件,所述板簧组件包括若干环形的板簧,所述柱塞和板簧的内缘固定连接,机壳内壁与板簧的外缘固定连接;每个柱塞的外侧均设置有永磁体和线
圈,线圈连接电源。
[0012]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组件为水箱,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水箱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介质为水,所述水箱设置有注水口。
[0015]进一步的,所述节流器选用毛细管。
[0016]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一侧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控制器连接。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护罩,所述制冷系统、热交换组件、循环泵和控制器均置于保护罩内。
[0018]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位于风扇出风口的一侧留有散热腔,散热腔呈穹顶状,散热腔上设置有散热孔。
[0019]进一步的,所述穿戴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内里、背心、外套和背包,所述冷却管路排布在背心上。
[0020]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1]1、本技术为可穿戴个人降温系统,能够为户外高温作业者提供清凉和舒适,提升高温作业者的工作状态,延长工作时间,也能够避免因高温产生的休克、晕厥和高温症;本技术采用空调制冷原理,比风扇的制冷效果更好;本技术的冷却管路布满整个背心,从而能够对使用者的前胸、后背都进行降温,为使用者的机体提供舒适的环境;
[0022]2、本技术采用无油线性驱动压缩机,不需要使用润滑油,从而没有方向上的限制,符合可穿戴空调服的使用要求,能够在倾斜甚至倒置的情况下正常运行;
[0023]3、本技术采用对置式柱塞结构,能够抵消柱塞运动带来的振动。并且整个压缩机的壳体、端盖、柱塞、板簧组件、永磁体以及线圈均对称设计,从而极大地降低结构设计上能够引发的振动;
[0024]4、采用板弹簧组件支撑柱塞的活塞杆,使得活塞杆运动时不会产生摩擦阻力;
[0025]5、进气阀和排气阀中间分置,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
[0026]6、本技术中冷凝器的冷凝温度能够达到40度,蒸发温度达到20度,并且能效比(cop,为制冷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大于3。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实施例一中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实施例一中背心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实施例一中背包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实施例二中板簧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0、压缩机;20、冷凝器;210、风扇;30、节流器;40、蒸发器;410、加注接头;50、保护罩;510、散热腔;520、散热孔;60、水箱;610、温度传感器;70、冷却管路;710、快速接头;80、循环泵;90、背心;100、背包;
[0033]1、电源接头;2、端盖;3、机壳;31、中轴线;4、衬套;41、缸套;42、压缩腔;43、导气室;5、板簧组件;51、支撑板簧;52、平衡板簧;53、外缘;54、内缘;55、螺旋线槽;56、板簧臂;6、柱塞;61、活塞体;62、活塞杆;7、永磁体;71、线圈;8、吸气阀;9、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5]实施例一
[0036]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穿戴个人降温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循环降温系统、保护罩、控制器和穿戴组件。
[0037]如图1所示,制冷系统安置于保护罩内。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且形成闭合回路的压缩机10、冷凝器20、节流器30和蒸发器40,蒸发器40内填充有制冷剂。
[0038]其中,冷凝器20水平且横向安置于保护罩50的上部,并且在冷凝器20的上方设置风扇210,风扇210的出风口竖直向上,保护罩50位于风扇210出风口的上方留有散热腔510,散热腔510呈穹顶状,散热腔510上设置有散热孔520。
[0039]压缩机10横向设置于保护罩50的中部,该压缩机10采用对置式无油线性驱动压缩机。
[0040]蒸发器40设置于保护罩50的底部,本实施例中的蒸发器40采用换热盘管。蒸发器40内的制冷剂采用氟利昂。蒸发器40的出口连接压缩机10的进口,另外,在蒸发器40的出口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添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个人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系统、循环降温系统和穿戴组件;制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且形成闭合回路的压缩机(10)、冷凝器(20)、节流器(30)和蒸发器(40),蒸发器(40)内填充有制冷剂;所述压缩机(10)为对置式无油线性驱动压缩机(10);循环降温系统包括依次连接且形成闭合回路的热交换组件、循环泵(80)和冷却管路(70);热交换组件内填充有用于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介质;所述冷却管路(70)安装在穿戴组件上;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压缩机(10)、循环泵(80)均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个人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0)包括机壳(3),机壳(3)内中部设置有压缩腔(42),压缩腔(42)中部的一侧设置有吸气阀(8),另一侧设置排气阀;压缩腔(42)内对称且滑动设置有一对金属的柱塞(6),每个柱塞(6)远离压缩腔(42)的一端都连接有板簧组件(5),所述板簧组件(5)包括若干环形的板簧,所述柱塞(6)和板簧的内缘(54)固定连接,机壳(3)内壁与板簧的外缘(53)固定连接;每个柱塞(6)的外侧均设置有永磁体(7)和线圈(71),线圈(71)连接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个人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辉沈玉涛吴胜章张亦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骐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