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丙维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车边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04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户外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车边帐篷。包括若干块能够自由拼接和拆分的篷布、若干根篷布撑杆以及用于固定篷布的篷布固定装置,所述的篷布固定装置包括若干根拉绳和地钉;所述篷布呈矩形,其四个角处分别安装有拉环;所述篷布撑杆包括立柱和立柱固定装置,所述的立柱固定装置包括焊接在立柱底部的固定套管和固定插钉,所述固定插钉整体呈T型,其底端呈锥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搭设方便,单人即可操作,有利于快速转移;而且,拆解后体积小、零部件少,便于收纳和携带;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单套使用,也可多套拼接使用,既可依车搭设,也可单独搭设,搭设样式灵活多样。样式灵活多样。样式灵活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车边帐篷


[0001]本技术涉及户外用品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车边帐篷。

技术介绍

[0002]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
[0003]车边帐篷是依车搭设的帐篷,多用于部队野外驻训和自驾游野外露营。目前,市面上的车边帐篷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多采用框架结构,体积大、配件多,不便于携带;2、功能单一,无法实现多种伪装、多个样式、多套拼接;3、框架明显、零部件较多、连接繁琐,且极易损坏、掉件,耐用性差;4、结构复杂,搭设拆除费时费力,不便于快速转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车边帐篷,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车边帐篷,包括若干块能够自由拼接和拆分的篷布、用于支撑篷布的若干根篷布撑杆以及用于固定篷布的篷布固定装置,所述的篷布固定装置包括若干根拉绳和用于将拉绳末端固定在地面上的地钉;所述篷布呈矩形,其四个角处分别安装有用于连接拉绳与篷布的拉环,且其内外两个表面的四周边缘处分别缝制有篷布拉筋;所述篷布采用双面双色涂层,其中,外表面采用迷彩涂层,内表面采用防晒银胶涂层;所述篷布撑杆包括立柱和立柱固定装置,所述的立柱固定装置包括焊接在立柱底部的固定套管和固定插钉,所述固定插钉整体呈T型,其底端呈锥形;所述篷布撑杆进行固定时,固定插钉的底部贯穿固定套管的内腔并插入地面。
[0007]优选的:所述篷布内外两个表面上分别缝制有“十”字形篷布拉筋,且篷布拉筋的端部处分别安装有拉环。
[0008]优选的:所述篷布相对的两条侧边一侧边缘处设置有魔术贴子扣,另一侧边缘处设置有魔术贴母扣,相邻两块篷布之间通过魔术贴子扣与魔术贴母扣的粘接实现拼接。
[0009]优选的:所述拉绳采用防滑耐用的棉绳。
[0010]优选的:所述地钉采用三角圆头地钉。
[0011]优选的:所述拉环采用圆形拉环。
[0012]优选的:所述篷布拉筋采用与汽车安全带相同的材质制成的拉筋。
[0013]优选的:一套帐篷包括三块篷布、八根篷布撑杆、八根拉绳以及八个地钉。
[001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搭设方便,单人即可操作,有利于快速转移;而且,拆解后体积小、零部件少,便于收纳和携带;此外,本技术可单套使用,也可多套拼接使用,既可依车搭设,也可单独搭设,搭设样式灵活多样。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所述的篷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所述的篷布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车边帐篷,搭设时采用依车敞开式结构,适用于部队野外驻训、战术演习时的指挥所、炊事区、人员避雨乘凉以及非恶劣天气时的人员住宿。
[0025]所述帐篷搭设在车体7的一侧,采用一套帐篷零部件进行搭设。一套帐篷零部件包括三块能够自由拼接和拆分的篷布1、八根用于支撑篷布1的篷布撑杆2以及用于固定篷布1的篷布固定装置,所述的篷布固定装置包括八根拉绳3和八个用于将拉绳3末端固定在地面上的地钉4。所述拉绳3采用防滑耐用的棉绳。所述地钉4采用稳固性好的三角圆头地钉。其中:
[0026]参照图5,所述篷布1相对的两条侧边一侧边缘处设置有魔术贴子扣,另一侧边缘处设置有魔术贴母扣,相邻两块篷布1之间通过魔术贴子扣与魔术贴母扣的粘接实现拼接。所述篷布1呈矩形,其四个角处分别安装有用于连接拉绳3与篷布1的拉环5,且其内外两个表面的四周边缘处分别缝制有篷布拉筋6。所述篷布1内外两个表面上分别缝制有“十”字形篷布拉筋6,且篷布拉筋6的端部处分别安装有拉环5。所述拉环5采用圆形拉环,既结实耐用又不受角度限制。所述篷布拉筋6采用与汽车安全带相同的材质制成的拉筋,更结实耐用。为了方便部队使用时进行伪装,所述篷布1采用双面双色涂层,其中,外表面采用迷彩涂层,内表面采用防晒银胶涂层。
[0027]参照图6,所述篷布撑杆2包括立柱21和立柱固定装置,所述的立柱固定装置包括焊接在立柱21底部的固定套管22和固定插钉23,所述固定插钉23整体呈T型,其底端呈锥形。所述篷布撑杆2进行固定时,固定插钉23的底部贯穿固定套管22的内腔并插入地面,实现了篷布撑杆2的牢固支撑,防雨抗风效果更好。
[0028]实施例二
[0029]参照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车边帐篷,采用一套帐篷零部件进行搭设,即包括三块篷布1、八根篷布撑杆2、八根拉绳3以及八个地钉4。搭设时采用依车封闭式结构,适用于部队野外驻训、战术演习时的指挥所和人员住宿。
[0030]实施例三
[0031]参照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车边帐篷,采用一套帐篷零部件进行搭设,即包括三块篷布1、八根篷布撑杆2、八根拉绳3以及八个地钉4。搭设时采用独立封闭式
结构,不依托车辆独立搭设,适用于部队野外驻训、战术演习等野外活动人员住宿,能够防雨、防风,配合单兵帐篷使用可防寒保暖。也可用于临时存放物资。
[0032]实施例四
[0033]参照图4,本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车边帐篷,采用两套帐篷零部件进行搭设,即包括六块篷布1、十六根篷布撑杆2、十六根拉绳3以及十六个地钉4。搭设时采用依车敞开式结构,适用于部队野外驻训、战术演习时的指挥所、炊事区、人员避雨乘凉以及非恶劣天气时的人员住宿。
[0034]帐篷搭设时,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套帐篷拼接的结构形式。
[0035]本技术一套帐篷包括三块篷布1、八根篷布撑杆2、八根拉绳3以及八个地钉4,收拢后体积仅为0.3立方米,重量为20千克,可随车携带,也可单人携带。搭设时,既可依车搭设,也可单独搭设。搭设方便,单人即可操作,单人搭设/撤收时间约为8分钟,双人搭设/撤收仅需4分钟,3人搭设/撤收仅需2分钟。
[0036]本技术所述的帐篷可以单套使用,也可以多套拼接扩展使用,可用于搭设野战指挥所、野外炊事区、人员野外住宿区和物资临时存放区。
[0037]本技术中所述的篷布1多块拼接后可作为伪装车衣,实现多种环境下伪装等功能。
[0038]本技术所述的帐篷搭设好后,其内可实现挂图、投影、悬挂野营灯、作战时钟、野营书袋以及作战图表、计划等,能够充分满足基层部队实战化训练的需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车边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块能够自由拼接和拆分的篷布(1)、用于支撑篷布(1)的若干根篷布撑杆(2)以及用于固定篷布(1)的篷布固定装置,所述的篷布固定装置包括若干根拉绳(3)和用于将拉绳(3)末端固定在地面上的地钉(4);所述篷布(1)呈矩形,其四个角处分别安装有用于连接拉绳(3)与篷布(1)的拉环(5),且其内外两个表面的四周边缘处分别缝制有篷布拉筋(6);所述篷布(1)采用双面双色涂层,其中,外表面采用迷彩涂层,内表面采用防晒银胶涂层;所述篷布撑杆(2)包括立柱(21)和立柱固定装置,所述的立柱固定装置包括焊接在立柱(21)底部的固定套管(22)和固定插钉(23),所述固定插钉(23)整体呈T型,其底端呈锥形;所述篷布撑杆(2)进行固定时,固定插钉(23)的底部贯穿固定套管(22)的内腔并插入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车边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篷布(1)内外两个表面上分别缝制有“十”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丙维
申请(专利权)人:聂丙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