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透气的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76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透气的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包括充气体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的气泵通过导气管连接充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体分为头气环、承托部、肩气环、后劲气柱,所述承托部分为承托片和承托气柱,所述承托片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头气环的前半环和肩气环的前半环,所述承托片左右两端连接着承托气柱,所述承托气柱与头气环和肩气环相连通,所述承托气柱沿头气环径向另一端设置有后劲气柱;所述后劲气柱与头气环和肩气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存放收纳,穿戴和脱去方便,穿戴灵活性大,透气性良好。透气性良好。透气性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透气的充气式颈椎牵引器


[0001]本技术涉及颈椎病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可透气的充气式颈椎牵引器。

技术介绍

[0002]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而牵引是非手术治疗中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有效的牵引能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稳定、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取、解除椎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松懈黏连的关节囊、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节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颈椎牵引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而成的方便患者在家中使用的颈椎病治疗用品。参见授权专利CN201120235542.9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气囊颈椎牵引器”,该牵引器结构复杂,穿戴和脱去不便,需要通过尼龙塔扣实现,患者在穿戴或拆卸的过程中由于牵引器是抱住患者脖子因此患者双眼是无法看到尼龙塔扣实际位子处于何处,这样便需要他人帮助或者寻找镜子进行辅助。同时该牵引器具有较多的硬质件,如连接板一、连接板二、挡板、龙塔扣这些硬质件就大大限制了牵引器的灵活性,每位患者的头型都是不同的,这样强行标准化的尺寸,会给患者带来多余的痛苦;同时较多的硬质件也给与了牵引器较大的占用空间,存放收纳起来较为不便。该牵引器虽然拥有透气孔,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密不透风,在炎热的天气下穿戴还是会给患者带来闷热感。
[0003]因此特别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存放收纳,穿戴和脱去方便,穿戴灵活性大,透气性良好的颈椎牵引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存放收纳,穿戴和脱去方便,穿戴灵活性大,透气性良好的颈椎牵引器。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0006]包括充气体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的气泵通过导气管连接充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体分为头气环、承托部、肩气环、后劲气柱,所述承托部分为承托片和承托气柱,所述承托片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头气环的前半环和肩气环的前半环,所述承托片左右两端连接着承托气柱,所述承托气柱与头气环和肩气环相连通,所述承托气柱沿头气环径向另一端设置有后劲气柱;所述后劲气柱与头气环和肩气环相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与控制器内的气泵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内的气泵通过导气管连接肩气环。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头气环的前半环具有人体正常生理下颌曲度,所述头气环的后半环具有人体正常生理脑杓曲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肩气环的前半环与后半环向下弯曲。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结构简单;二、整个颈椎牵引器为一体的,因此在穿戴时较为方便,在未充气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充气体套放到患者肩膀处,然后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操作控制器对充气体充气完成穿戴。脱去时只需要将充气体内的气卸去,便可轻松将充气体脱下;三、穿戴使用的时候整个颈椎牵引器仅承托部和后劲气柱与患者脖子接触,有着良好的透气性;四、整个颈椎牵引器的硬质件只有承托片和控制器,便于存放收纳。
附图说明
[0011]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1、充气体;2、控制器;11、头气环;12、承托部;13、肩气环;14、后劲气柱;121、承托片;122、承托气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6]实施例:
[0017]一种可透气的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如图1所示,包括充气体1和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内的气泵通过导气管连接充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体1分为头气环11、承托部12、肩气环13、后劲气柱14,所述承托部12分为承托片121和承托气柱122,所述承托片121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头气环11的前半环和肩气环13的前半环,所述承托片121左右两端连接着承托气柱122,所述承托气柱122与头气环11和肩气环13相连通,所述承托气柱122沿头气环11径向另一端设置有后劲气柱14;所述后劲气柱14与头气环11和肩气环13相连通。
[001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2内设置有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与控制器2内的气
泵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内的气泵通过导气管连接肩气环13。
[0019]进一步的,所述头气环11的前半环具有人体正常生理下颌曲度,所述头气环11的后半环具有人体正常生理脑杓曲度。
[0020]进一步的,所述肩气环13的前半环与后半环向下弯曲。
[0021]本实施例中,患者需要穿戴本技术的颈椎牵引器时,当充气体1在未充气的情况下,患者便可直接将充气体1套放到患者肩膀处,然后调整好位置,使承托部12能够在充气后能支撑住患者的下颌。控制器2内的气泵通过导气管连接肩气环13,这样患者通过控制器2启动控制器2内的气泵对肩气环13进行充气,由于承托部12分为承托片121和承托气柱122,承托片121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头气环11的前半环和肩气环13的前半环,承托片121左右两端连接着承托气柱122,承托气柱122与头气环11和肩气环13相连通;承托气柱122沿头气环11径向另一端设置有后劲气柱14;后劲气柱14与头气环11和肩气环13相连通;因此控制器2内的气泵对肩气环13进行充气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透气的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包括充气体(1)和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内的气泵通过导气管连接充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体(1)分为头气环(11)、承托部(12)、肩气环(13)、后劲气柱(14),所述承托部(12)分为承托片(121)和承托气柱(122),所述承托片(121)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头气环(11)的前半环和肩气环(13)的前半环,所述承托片(121)左右两端连接着承托气柱(122),所述承托气柱(122)与头气环(11)和肩气环(13)相连通,所述承托气柱(122)沿头气环(11)径向另一端设置有后劲气柱(1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鑫浩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余氏道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