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藤本绿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54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应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藤本绿化结构,它位于岩质边坡坡面(6)上,所述的岩质边坡坡面(6)沿横向布置有一排生态袋(1),每个生态袋(1)的两端通过固定锚钉(4)固定在岩质边坡坡面(6)上,在所述的生态袋(1)上覆盖有一层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3),所述的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3)通过膨胀螺栓(5)固定在岩质边坡坡面(6)上;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当边坡坡度大于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藤本绿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到岩质边坡生态修改
,更加具体地是一种应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藤本绿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0003]然而,受矿山开采、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形成了大量的边坡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形成的高陡岩质边坡,严重影响地形地貌景观,地质灾害问题突出,是边坡生态修复的一大难题。
[0004]岩质边坡无法提供植被生长所需要的土壤环境,植被无法进行自然恢复。目前对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工作通常是采用厚层基材喷播绿化技术。
[0005]根据工程案例调研,当边坡坡度大于70
°
时,喷播绿化技术植被恢复效果普遍较差,覆盖率低,植被退化严重,无法达到生态修复的效果。同时该技术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且工程造价偏高。
[0006]针对坡度大于70
°
的高陡岩质边坡,目前的边坡生态修复技术难以有效解决边坡生态环境问题。
[0007]因此,急需一种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应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藤本绿化结构。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应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藤本绿化结构,它位于岩质边坡坡面上,它包括生态袋、种植基质结构、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固定锚钉、膨胀螺栓和包塑镀锌铁丝;
[0010]所述的岩质边坡坡面沿横向布置有多排生态袋,每个生态袋的两端通过固定锚钉固定在岩质边坡坡面上,在所述的生态袋上覆盖有一层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所述的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岩质边坡坡面上。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锚钉预先固定在岩质边坡坡面上,所述的生态袋位于所述的固定锚钉上,所述的包塑镀锌铁丝将生态袋和固定锚钉绑扎连为一体。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生态袋内填充有种植基质结构。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覆盖于生态袋外侧,所述的膨胀螺栓将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固定在所述的岩质边坡坡面上。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的膨胀螺栓之间的间距为2.5米。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整体施工简单快捷,可大幅提高施工效率且工程造价低。
[0016]2、本技术铺设了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避免植物直接在岩质边坡坡面攀爬,藤本植物可以在爬藤网上实现快速攀爬,提高藤本植物的存活率。
[0017]3、本技术采用绿色环保的生态袋,更贴合生态恢复的理念。
[0018]4、本技术可搭配岩质边坡厚层基材喷播绿化技术组合应用,在缓坡区域使用厚层基材喷播绿化技术,在陡坡区域使用本技术结构,可实现整个坡面的快速绿化,达到理想的生态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锚钉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膨胀螺栓示意图。
[0023]图中:生态袋1、种植基质结构2、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3、固定锚钉4、膨胀螺栓5、岩质边坡6、包塑镀锌铁丝7。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4所示:一种应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藤本绿化结构,它位于岩质边坡坡面6上,它包括生态袋1、种植基质结构2、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3、固定锚钉4、膨胀螺栓5和包塑镀锌铁丝7;
[0026]所述的岩质边坡坡面6沿横向布置有多排生态袋1,每个生态袋1的两端通过固定锚钉4固定在岩质边坡坡面6上,在所述的生态袋1上覆盖有一层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3,所述的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3通过膨胀螺栓5固定在岩质边坡坡面6上。
[0027]所述的固定锚钉4固定在岩质边坡坡面6上,所述的生态袋1位于所述的固定锚钉4上,所述的包塑镀锌铁丝7将生态袋1和固定锚钉4绑扎连为一体。
[0028]所述的生态袋1内填充有种植基质结构2;所述的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3覆盖于生态袋1外侧,所述的膨胀螺栓5将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3固定在所述的岩质边坡坡面6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的膨胀螺栓5之间的间距为2.5米。
[0029]下面结合具体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一种应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藤本绿化系统,它包括以下步骤:
[0030]①
、坡面整形:
[0031]首先清除岩质边坡6坡面上的危岩体,并对不平整的区域进行整形,使岩质边坡6坡面尽量平顺。
[0032]②
、固定锚钉与膨胀螺栓安装
[0033]所述的固定锚钉4采用钢筋材质制作而成,采用Φ16HRB400钢筋制作,锚钉长度1000mm,嵌入岩石500mm,锚钉外露500mm,固定锚钉4外露部分刷绿色防锈漆。
[0034]所述的膨胀螺栓5规格采用M16*200,嵌入岩石150mm,外露50mm,膨胀螺栓5外露部
分刷绿色防锈漆。
[0035]采用电锤在岩质边坡6成排形成锚固孔,锚固孔排距8m

10m,每排锚固孔相邻间距400mm,锚固孔深度大于嵌固深度50mm,在锚固孔内灌注M20砂浆,并将固定锚钉4击入孔内,固定锚钉4嵌入岩体深度为500mm,岩体破碎时要适当加长嵌固深度。
[0036]采用电锤在岩质边坡6按2.5m
×
2.5m间距成孔,成孔深度150mm,将膨胀螺栓5放入孔内,采用扳手拧紧螺母。
[0037]③
、种植基质结构的制备与装袋:
[0038]将种植基质结构2的各组成材料按种植土65%、砂土20%、泥炭土14.5%、复合肥0.5%混合并搅拌均匀形成种植基质结构2,复合肥采用N:P:K=15

15

15长效复合肥。将种植基质结构2装入生态袋1中,将种植基质结构2装填到离生态袋1的袋口大约10cm处,并在装填过程中人工墩实,确保生态袋1内基质充填密实,装填完毕后封口。生态袋采用绑扎封口,须使用专用的扎扣,应集中袋口后绑扎并尽力拉紧扎带扣,扎带封口后应距袋口7

10cm处。
[0039]④
、生态袋安装:
[0040]所述的生态袋1应具有高强度、抗UV、耐酸碱、抗腐蚀、抗冻融作用,需满足:单位面积质量:140

170g/m2;厚度:0.90

1.10mm;断裂强力≥1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藤本绿化结构,它位于岩质边坡坡面(6)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生态袋(1)、种植基质结构(2)、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3)、固定锚钉(4)、膨胀螺栓(5)和包塑镀锌铁丝(7),所述的岩质边坡坡面(6)沿横向布置有多排生态袋(1),每个生态袋(1)的两端通过固定锚钉(4)固定在岩质边坡坡面(6)上,在所述的生态袋(1)上覆盖有一层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3),所述的双向绿色钢塑爬藤网(3)通过膨胀螺栓(5)固定在岩质边坡坡面(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藤本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锚钉(4)预先固定在岩质边坡坡面(6)上,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阳董治军王永忠金勤胜汤旻烨姚院峰张连杰张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