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38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属于眼镜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智能眼镜用铰链不便于排线穿设等问题。本智能眼镜用铰链包括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第一铰链的内侧面具有两外凸的连接部一,第二铰链的内侧面具有两外凸的连接部二,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一一对应且连接部一和对应的连接部二相铰接,两组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之间具有供排线穿过的让位槽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排线穿设、连接强度高和连接效果好等优点。和连接效果好等优点。和连接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


[0001]本技术属于眼镜制造
,涉及一种铰链,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眼镜包括镜框、镜片和两条镜腿,镜片设置在镜框内,两条镜腿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于镜框的左右两端,同时镜框上的电子单元和镜腿上的电子单元之间的讯号传输方式为有线传输,主要是通过连接轴内穿过线缆的方式以实现镜框上的电子单元和镜腿上的电子单元之间的电连接。
[000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智能变色眼镜的排线结构[申请号:201610346851.0;授权公告号:CN105807445B],其包括镜架与镜腿,镜腿与镜架通过铰链结构实现连接,两个镜腿内分别设有蓄电池、智能控制电路模块,在镜架上设置感光元件,连接蓄电池与智能控制电路模块、感光元件与智能控制电路模块的排线分别穿过两个铰链结构,实现整个电路的连接,铰链结构包括设于镜架的第一铰链、设于镜腿端部的与第一铰链铰接的并通过铰接轴连接的第二铰链,第一铰链、第二铰链上设有通孔,两个通孔分别与镜架、镜腿内腔相通,处于镜架内腔中的排线从第一铰链的通孔中穿出并从第二铰链的通孔中穿入,最终设于镜腿内腔中。
[0004]上述的智能变色眼镜的排线结构通过在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上设置通孔,以供排线穿设,但是因为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的体积较小,通孔使得排线穿设不便,而且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强度和连接效果均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排线穿设、连接强度高和连接效果好的智能眼镜用铰链。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包括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铰链的内侧面具有两外凸的连接部一,所述的第二铰链的内侧面具有两外凸的连接部二,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一一对应且所述的连接部一和对应的连接部二相铰接,两组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之间具有供排线穿过的让位槽一。
[0007]在上述的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中,所述的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的外侧面具有供排线穿过的让位槽二,所述的让位槽二的延展方向和让位槽一的延展方向相一致。
[0008]在上述的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中,所述的连接部一和对应的连接部二的铰接处设有弹性机构,所述的弹性机构提供弹力使得第一铰链始终具有抵触于第二铰链的趋势。使用过程中,扳动两镜腿,使得连接部一和对应的连接部二相背离地外扩,方便佩戴,佩戴后,弹性机构的弹力使得第一铰链始终具有抵触于第二铰链的趋势,即弹性机构的弹力保证了两镜腿良好的夹持力,避免智能眼镜松动、滑落,佩戴舒适性好。
[0009]在上述的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中,所述的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和铰接架,所述的铰
接架呈长条状且铰接架穿过连接部一,所述的铰接架的内端与连接部二相铰接,铰接架的外端伸出连接部一,所述的铰接架具有安装槽且至少三分之一的安装槽位于连接部一中,所述的弹簧位于安装槽中,所述的连接部一的内壁具有供弹簧内端抵触的挡肩。
[0010]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中,所述的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和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穿过连接部一,连接杆的内端呈扁方状并与连接部二相铰接,连接杆的外端伸出连接部一,所述的弹簧套于连接杆上,所述的连接杆的外端具有径向外凸以供弹簧外端抵触的凸起部,弹簧的内端抵触于连接部一。
[0011]在上述的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中,所述的连接部一具有供弹簧内端伸入的限位孔,弹簧的内端抵触于限位孔的孔底。这样弹簧得到限位,工作稳定性好,而且使得连接杆无需太长,节省了布置空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智能眼镜用铰链便于排线布置,而且连接强度高,连接效果好,适用于智能眼镜,能提高佩戴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智能眼镜用铰链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主视图。
[0014]图2是本智能眼镜用铰链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侧视图。
[0015]图3是本智能眼镜用铰链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剖视图。
[0016]图4是本智能眼镜用铰链于实施例2中的结构侧视图。
[0017]图5是本智能眼镜用铰链于实施例2中的结构主视图。
[0018]图6是本智能眼镜用铰链于实施例3中的结构剖视图。
[0019]图7是本智能眼镜用铰链于实施例3中的结构主视图。
[0020]图8是本智能眼镜用铰链于实施例4中的结构主视图。
[0021]图9是本智能眼镜用铰链于实施例4中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中,1、第一铰链;2、第二铰链;3、连接部一;31、铰接牙;4、连接部二;5、让位槽一;6、让位槽二;7、弹簧;8、铰接架;9、挡肩;10、连接杆;11、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智能眼镜用铰链包括第一铰链1和第二铰链2,第一铰链1的内侧面具有两外凸的连接部一3,第二铰链2的内侧面具有两外凸的连接部二4,连接部一3和连接部二4一一对应且连接部一3和对应的连接部二4相铰接,两组连接部一3和连接部二4之间具有供排线穿过的让位槽一5。
[0026]本智能眼镜用铰链中第一铰链1供镜腿连接,第二铰链2供镜架连接,让位槽一5为敞开的槽口,便于排线布置,而且两组连接部一3和连接部二4对称设置,第一铰链1和第二铰链2具有两个铰接处,连接强度高,连接效果好,第一铰链1和第二铰链2转动时不会晃动,工作稳定性好。
[0027]进一步细说,连接部一3和对应的连接部二4的铰接处设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提
供弹力使得第一铰链1始终具有抵触于第二铰链2的趋势。本实施例中弹性机构包括弹簧7和铰接架8,铰接架8呈长条状且铰接架8穿过连接部一3,铰接架8的内端与连接部二4相铰接,铰接架8的外端伸出连接部一3,铰接架8具有安装槽且至少三分之一的安装槽位于连接部一3中,弹簧7位于安装槽中,连接部一3的内壁具有供弹簧7内端抵触的挡肩9。
[0028]实际制造时,二分之一的安装槽位于连接部一3中,连接部二4具有供铰接架8内端插入的卡槽,沉头螺丝穿过连接部二4、铰接架8的内端再与连接部二4螺纹连接,从而实现铰接架8内端与连接部二4的铰接;加工时,先在连接部一3上加工出供铰接架8穿过的通孔,之后加工出供弹簧7安置的圆孔,圆孔为盲孔,圆孔的孔底形成挡肩9;当连接部一3和连接部二4相背离地外扩时,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弹簧7提供弹力使得铰接架8带动连接部二4保持向连接部一3靠近的趋势,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夹持力。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铰链1和第二铰链2的外侧面具有供排线穿过的让位槽二6,让位槽二6的延展方向和让位槽一5的延展方向相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包括第一铰链(1)和第二铰链(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铰链(1)的内侧面具有两外凸的连接部一(3),所述的第二铰链(2)的内侧面具有两外凸的连接部二(4),连接部一(3)和连接部二(4)一一对应且所述的连接部一(3)和对应的连接部二(4)相铰接,两组连接部一(3)和连接部二(4)之间具有供排线穿过的让位槽一(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铰链(1)和第二铰链(2)的外侧面具有供排线穿过的让位槽二(6),所述的让位槽二(6)的延展方向和让位槽一(5)的延展方向相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一(3)和对应的连接部二(4)的铰接处设有弹性机构,所述的弹性机构提供弹力使得第一铰链(1)始终具有抵触于第二铰链(2)的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眼镜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机构包括弹簧(7)和铰接架(8),所述的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克胡罗邦法程小红黄德呈杨高连林海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华眼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