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及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33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包括集成母排基膜和设置在所述集成母排基膜上的若干个母排单体以及若干个采集线路板;所述集成母排基膜上设置有若干个镂空极柱避让孔,所述镂空极柱避让孔用于供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极柱穿过后与所述母排单体焊接连接;所述母排单体分布于所述采集线路板的侧缘外围;所述采集线路板用于采集所述电池模块各电池的电压和温度,通过导电片连接所述母排单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和电池模块进行整体优化,采用整体式集成模块,取消线束隔离板,降低了整个电池模组的重量,降低了成本,同时节省空间,提高系统空间利用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及电池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及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安全、环保、节能已成为当今汽车发展的主题,电动车因其节能、环保无污染的优势,受到交通、能源部门的高度重视。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电池作为电动车的动力核心,是整个电动车非常重要的部分。一台电动车的电池系统往往由成百上千个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组成一个电池模组,电池之间连接方案的可靠性关乎整车的安全。
[0003]在装配过程中,电池与电池之间采用铝排连接,并且为采集电压、信号、温度等参数,需将铝排与采集线路板连接形成连接采集结构;现有技术中的连接采集结构结构较复杂,工艺较繁琐,成本高。如专利文献CN210837904U公开了线束板集成式母排结构,该技术包括线束板(线束隔离板)、FPC(柔性线路板)、及多个导电排(母排单体),线束隔离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凹槽,多个导电排与FPC均固定在安装凹槽内,这种安装结构较复杂,成本高;又如专利文献CN209087964U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FPCA控制电路集成母排,包括有多个母排单体、一FPCA、一上绝缘膜以及一下绝缘膜,多个母排单体分布在FPCA的侧缘外围,每一母排单体通过导电片与FPCA导通连接,该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上下设置并热压固定在一起,该FPCA和多个母排单体均夹设于上绝缘膜和下绝缘膜之间,这种安装结构不利于故障排查,且无安装定位结构,工艺控制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对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及电池模块进行整体优化,采用整体式集成模块,取消线束隔离板,降低了整个电池模组的重量,降低了成本,同时节省空间,提高系统空间利用率。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包括集成母排基膜和设置在所述集成母排基膜上的若干个母排单体以及若干个采集线路板;所述集成母排基膜上设置有若干个镂空极柱避让孔,所述镂空极柱避让孔用于供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极柱穿过后与所述母排单体焊接连接;所述母排单体分布于所述采集线路板的侧缘外围;所述采集线路板用于采集所述电池模块各电池的电压和温度,通过导电片连接所述母排单体。
[0007]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所述集成母排基膜的顶面上设置有背胶,所述母排单体与所述采集线路板均通过所述背胶粘接固定在所述集成母排基膜上。
[0008]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所述采集线路板在与所述导电片连接处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连接支脚,所述连接支脚为在所述采集线路
板的侧边缘通过分切槽分割出的一个前端部与所述采集线路板分离,尾端部与所述采集线路板连接的片状体。
[0009]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所述采集线路板为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普通硬质印刷电路板。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用于收容电池的箱体和排列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若干电池;所述电池的正负极极柱位于所述电池的顶面上;所述电池排列而成的电池阵列的顶面上设置有如以所述的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所述电池的正负极极柱穿过所述集成母排基膜上的所述镂空极柱避让孔后与所述母排单体焊接相连,实现所述电池阵列的串接;所述电池阵列串接后接引出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
[0011]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排列成若干电池排;所述镂空极柱避让孔在所述集成母排基膜上排列成排;每相邻两排的镂空极柱避让孔为一组;每一组的镂空极柱避让孔分别各自对应相应的所述电池排;所述采集线路板位于组内的两排所述镂空极柱避让孔之间。
[0012]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块,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电池排固定在所述箱体内的电池压装组件;所述电池压装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排两端的端板;所述端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集成母排基膜的第一定位柱;所述集成母排基膜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
[0013]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压装组件还包括中部端板;所述中部端板将所述电池排分隔成若干段;所述中部端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集成母排基膜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
[0014]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块,所述母排单体和所述采集线路板位于所述集成母排基膜的上方;所述集成母排基膜下方设置有缓冲层,并通过所述缓冲层粘连于所述电池阵列的顶面。
[0015]进一步,根据本技术的电池模块,所述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位于所述箱体的同一侧面。
[001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对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及电池模块进行整体优化,采用整体式集成模块,通过集成母排基膜替代传统的线束隔离板,降低了整个电池模组的重量,降低了成本,同时节省空间,提高系统空间利用率;整个连接采集结构为柔性结构,可吸收系统装配误差,有更好地装配兼容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中电池模块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0019]图3是采集线路板的正视图。
[0020]图中:
[0021]100是电池阵列,10是电池排,1是电池,11是极柱;
[0022]20是电池压装组件,2是端板,21是第一定位柱,201是中部端板;
[0023]30是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3是集成母排基膜,31是镂空极柱避让孔,32是第一定位孔;
[0024]4是母排单体,5是采集线路板,51是缓冲结构,511是连接支脚,512是分切槽,6是导电片,7是输出正极,8是输出负极,9是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用于收容电池1的箱体和排列设置在箱体内的若干电池1。其中,箱体未示出,但不妨碍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电池1为方形电池,其正负极的极柱11均位于电池1的顶面上。本实施例的电池模块是采用无模组技术直接由电池1构建的电池包。具体来说,各电池1通过电池压装组件20排列成若干电池排10。相互平行并两端齐平的电池排10通过电池压装组件20排列成电池阵列100。电池阵列100的顶面上设置有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30;该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30即为本技术所指的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
[0027]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30包括集成母排基膜3和设置在集成母排基膜3上的若干个母排单体4以及若干个采集线路板5。集成母排基膜3优选采用PET材料或者PC材料。PET也即为涤纶树脂,PC也即为聚碳酸脂,其上设置有若干个镂空极柱避让孔31。镂空极柱避让孔31用于供电池模块上的电池1极柱11穿过后与母排单体4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母排基膜和设置在所述集成母排基膜上的若干个母排单体以及若干个采集线路板;所述集成母排基膜上设置有若干个镂空极柱避让孔,所述镂空极柱避让孔用于供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极柱穿过后与所述母排单体焊接连接;所述母排单体分布于所述采集线路板的侧缘外围;所述采集线路板用于采集所述电池模块各电池的电压和温度,通过导电片连接所述母排单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母排基膜的顶面上设置有背胶,所述母排单体与所述采集线路板均通过所述背胶粘接固定在所述集成母排基膜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线路板在与所述导电片连接处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连接支脚,所述连接支脚为在所述采集线路板的侧边缘通过分切槽分割出的一个前端部与所述采集线路板分离,尾端部与所述采集线路板连接的片状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线路板为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普通硬质印刷电路板。5.一种电池模块,包括用于收容电池的箱体和排列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若干电池;所述电池的正负极极柱位于所述电池的顶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排列而成的电池阵列的顶面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连接采集结构;所述电池的正负极极柱穿过所述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江南桂昊刘晨南姜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塔菲尔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