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消毒防护组件、针套、针尖、第二筒体、螺栓、压板和支撑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并排设置在第一筒体内壁上;支撑板设置在第一筒体内壁上;盒体设置在支撑板底部,盒体顶部开口端设置密封塞;海绵设置在密封塞底部;竖管设置在盒体底部;消毒防护组件设置两组;针尖插入海绵内;第二筒体顶部封闭,第二筒体顶部开设第一螺纹孔;螺栓与第一螺纹孔配合,螺栓底部设置转盘,转盘与压板顶部转动连接;支撑杆设置在第二筒体上;第一筒体底部设置封口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用针套的高度均一致,便于对针进行存取,且能对针套进行固定,同时还能对针尖进行消毒和防护,便于下次使用。便于下次使用。便于下次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
技术介绍
[0002]中医科采用中药治疗各种冠心病、心律失常、脑梗塞、脑动脉硬化、顽固性头痛、急慢性肾炎、泌尿系结石、男科病、脾胃病、糖尿病以及心身疾病,针灸是中医治疗中一种重要的手段,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针灸所用的针包括插入体内的针尖和手持的针套两部分,针套长度相同针尖长短不一,针灸所用的针在收纳时会用到针灸筒,将针插入筒内进行存放,但现有的针灸筒在存放针时容易因晃动导致针移位造成针的碰撞损坏,且不同长度的针在存放时针套离筒顶距离不一,取用时较为麻烦,有的针较短,造成存取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所用针套的高度均一致,便于对针进行存取,且通过压板上的盲孔、针套过孔和第二隔板对针套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针在第一筒体内晃动造成碰撞损坏,同时针尖插入浸有消毒液体的海绵内,既能对针尖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又能对针尖进行消毒,便于下次使用。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消毒防护组件、针套、针尖、第二筒体、螺栓、压板和支撑杆;消毒防护组件包括支撑板、盒体、海绵和竖管;
[0007]第一隔板水平设置在第一筒体内壁上,第一隔板上开设多组竖直的针套过孔;第二隔板水平设置在第一筒体内壁上,第二隔板位于第一隔板下方,第二隔板上开设多组竖直的针尖过孔,针尖过孔直径小于针套过孔直径,多组针尖过孔与多组针套过孔一一对应;
[0008]支撑板水平设置在第一筒体内壁上,支撑板位于第二隔板下方,支撑板为竖直投影为半圆状,支撑板上开设多组竖直的第一通孔;盒体设置在支撑板底部,盒体位于第一筒体内,盒体顶部开口端密封设置密封塞,盒体内盛放有对针尖进行消毒的消毒液体;海绵设置在密封塞底部,海绵位于盒体内;竖管设置在盒体底部,竖管与盒体内腔连通,竖管上设置阀门;消毒防护组件设置两组,包括第一消毒防护组件第二消毒防护组件,第一消毒防护组件中的支撑板位于第二消毒防护组件中的支撑板的下方,两组支撑板在竖直投影下组成完整的圆形;针尖依次穿过针套过孔、针尖过孔、第一通孔和密封塞插入海绵内,针套底部穿过针套过孔并与第二隔板顶部接触;
[0009]第二筒体顶部封闭,第二筒体内壁上设置内螺纹,第二筒体内壁上的内螺纹与第一筒体顶部外壁上设置的外螺纹配合,第二筒体顶部开设竖直的第一螺纹孔;螺栓与第一螺纹孔配合,螺栓底部穿过第一螺纹孔伸入第二筒体内,螺栓底部设置水平的转盘,转盘与
压板顶部转动连接;压板外周壁上开设多组竖直的滑槽,压板上开设竖直的轴线重合的盲孔和锥孔,锥孔顶部与盲孔连通,锥孔在压板下端面形成开口,针套顶端穿过锥孔配合插入盲孔内;支撑杆水平设置在第二筒体内壁上,支撑杆设置多组,多组支撑杆分别配合插入多组滑槽内;第一筒体底部设置封口组件。
[0010]优选的,封口组件包括底封板和竖杆;底封板外周壁上设置内螺纹,底封板外周壁上的内螺纹与第一筒体底部内壁上设置的外螺纹配合,底封板下端面与第一筒体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底封板上开设竖直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在底封板上下端面均形成开口;竖杆竖直设置在第二通孔孔壁上。
[0011]优选的,第二消毒防护组件中的支撑板上开设竖直的第二螺纹孔;第二隔板底部竖直且转动设置螺杆,螺杆与第二螺纹孔配合,螺杆底部穿过第二螺纹孔伸入第二通孔内,螺杆底部设置旋钮,旋钮位于第二通孔内,旋钮底部设置竖直的握杆,握杆位于第二通孔内。
[0012]优选的,盒体内盛放的消毒液体为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
[0013]优选的,底封板下端面设置防滑层。
[0014]优选的,第二筒体顶部外侧设置吊环。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所用针套的高度均一致,便于对针进行存取,且通过压板上的盲孔、针套过孔和第二隔板对针套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针在第一筒体内晃动造成碰撞损坏,同时针尖插入浸有消毒液体的海绵内,既能对针尖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又能对针尖进行消毒,便于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中医药科针灸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中医药科针灸筒的主视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1、第一筒体;2、第一隔板;3、针套过孔;4、第二隔板;5、针尖过孔;6、支撑板;7、第一通孔;8、盒体;9、密封塞;10、海绵;11、竖管;12、阀门;13、针套;14、针尖;15、第二筒体;16、第一螺纹孔;17、螺栓;18、转盘;19、压板;20、滑槽;21、支撑杆;22、盲孔;23、锥孔;24、底封板;25、第二通孔;26、竖杆;27、第二螺纹孔;28、螺杆;29、旋钮;30、握杆;31、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0]如图1
‑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包括第一筒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4、消毒防护组件、针套13、针尖14、第二筒体15、螺栓17、压板19和支撑杆21;消毒防护组件包括支撑板6、盒体8、海绵10和竖管11;
[0021]第一隔板2水平设置在第一筒体1内壁上,第一隔板2上开设多组竖直的针套过孔3;第二隔板4水平设置在第一筒体1内壁上,第二隔板4位于第一隔板2下方,第二隔板4上开
设多组竖直的针尖过孔5,针尖过孔5直径小于针套过孔3直径,多组针尖过孔5与多组针套过孔3一一对应;
[0022]支撑板6水平设置在第一筒体1内壁上,支撑板6位于第二隔板4下方,支撑板6为竖直投影为半圆状,支撑板6上开设多组竖直的第一通孔7;盒体8设置在支撑板6底部,盒体8位于第一筒体1内,盒体8顶部开口端密封设置密封塞9,盒体8内盛放有对针尖14进行消毒的消毒液体;海绵10设置在密封塞9底部,海绵10位于盒体8内;竖管11设置在盒体8底部,竖管11与盒体8内腔连通,竖管11上设置阀门12;消毒防护组件设置两组,包括第一消毒防护组件第二消毒防护组件,第一消毒防护组件中的支撑板6位于第二消毒防护组件中的支撑板6的下方,两组支撑板6在竖直投影下组成完整的圆形;针尖14依次穿过针套过孔3、针尖过孔5、第一通孔7和密封塞9插入海绵10内,针套13底部穿过针套过孔3并与第二隔板4顶部接触;
[0023]第二筒体15顶部封闭,第二筒体15内壁上设置内螺纹,第二筒体15内壁上的内螺纹与第一筒体1顶部外壁上设置的外螺纹配合,第二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药科针灸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4)、消毒防护组件、针套(13)、针尖(14)、第二筒体(15)、螺栓(17)、压板(19)和支撑杆(21);消毒防护组件包括支撑板(6)、盒体(8)、海绵(10)和竖管(11);第一隔板(2)水平设置在第一筒体(1)内壁上,第一隔板(2)上开设多组竖直的针套过孔(3);第二隔板(4)水平设置在第一筒体(1)内壁上,第二隔板(4)位于第一隔板(2)下方,第二隔板(4)上开设多组竖直的针尖过孔(5),针尖过孔(5)直径小于针套过孔(3)直径,多组针尖过孔(5)与多组针套过孔(3)一一对应;支撑板(6)水平设置在第一筒体(1)内壁上,支撑板(6)位于第二隔板(4)下方,支撑板(6)为竖直投影为半圆状,支撑板(6)上开设多组竖直的第一通孔(7);盒体(8)设置在支撑板(6)底部,盒体(8)位于第一筒体(1)内,盒体(8)顶部开口端密封设置密封塞(9),盒体(8)内盛放有对针尖(14)进行消毒的消毒液体;海绵(10)设置在密封塞(9)底部,海绵(10)位于盒体(8)内;竖管(11)设置在盒体(8)底部,竖管(11)与盒体(8)内腔连通,竖管(11)上设置阀门(12);消毒防护组件设置两组,包括第一消毒防护组件第二消毒防护组件,第一消毒防护组件中的支撑板(6)位于第二消毒防护组件中的支撑板(6)的下方,两组支撑板(6)在竖直投影下组成完整的圆形;针尖(14)依次穿过针套过孔(3)、针尖过孔(5)、第一通孔(7)和密封塞(9)插入海绵(10)内,针套(13)底部穿过针套过孔(3)并与第二隔板(4)顶部接触;第二筒体(15)顶部封闭,第二筒体(15)内壁上设置内螺纹,第二筒体(15)内壁上的内螺纹与第一筒体(1)顶部外壁上设置的外螺纹配合,第二筒体(15)顶部开设竖直的第一螺纹孔(16);螺栓(17)与第一螺纹孔(16)配合,螺栓(17)底部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平,梁娟,高岚,
申请(专利权)人:何小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