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90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灶,包括有电磁灶本体、设置在电磁灶本体内的散热风扇以及供散热风扇吹出的冷空气流出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灶本体对应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壁部设有的连接座,还包括有加热部件,能实现散热风扇吹出的冷空气经所述连接座以对加热部件的加热线盘进行散热后从出气口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凹平两用电磁灶,该电磁灶在需要对圆底锅进行烹饪时,只要将加热部件翻转至电磁灶本体上即可,能利用电磁灶本体自身的散热风扇吹出的冷空气对加热线盘进行散热的同时实现对油烟向上至油烟机的导引,进而有效地避免油烟外溢的同时还能降低加热部件之凹形面的耐温性要求。低加热部件之凹形面的耐温性要求。低加热部件之凹形面的耐温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灶


[0001]本专利技术型涉及家用厨具
,以及涉及一种平凹两用的电磁灶。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灶因为节能、方便、易清洁等优点逐步被消费者所接受,拥有电磁灶的家庭不断增加。但是目前电磁灶还不能全面普及替代燃气灶,是因为电磁灶不能像燃气灶一样可以满足家庭烹饪的各种需要,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磁灶,大体有三种,一种是单台面的平面电磁灶,一种是单台面凹面电磁灶,另一种是双台面平凹电磁灶。前两种电磁灶仅限于使用一种形状的锅、或平或凹,平面电磁灶用炒锅炒菜由于底面受热,因此炒菜受热不均匀,凹面电磁灶用凹底锅适于炒菜,使其更形象模拟燃气灶,后一种虽然是平、凹形底锅均可使用,但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占用厨房面积较大,但是灶面与锅面都是光滑的,锅体与灶面的摩擦系数较小,容易发生滑动,锅体内的液体可能因为滑动从锅体内流出,烫伤用户或者污染电磁灶。
[0003]为此一专利号为ZL95203715.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单台面平凹电磁灶》其公开了一种单台面平凹电磁灶,该电磁灶的感应线圈和隔热体均为中心为凹形的平盘状,在隔热体的上面有活动平面灶支架和凹面灶支架,它不仅适宜于平、凹底锅,而且占用厨房面积少,该隔热体上面有一个上面为平面,下底为凹形的圆盘状平面灶支架,在平面灶支架的外部有一个环状的凹面灶支架,其中平面灶支架和凹面灶支架均为活动部件,可根据使用的锅体形状选择安置其中之一,该电磁灶使用时要根据需要更换平面灶支架和凹面灶支架,使用上较为麻烦。为此一申请号为CN201210381533.X(公开号为CN102865607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平凹两用电磁炉》其包括有底部电磁炉,底部电磁炉一侧通过合页连有上部电磁炉,底部电磁炉为平面电磁炉,上部电磁炉中间设有一半球形凹面,使用时只需轻轻将产品翻开即可使用,可以在0~180度任意翻转,将圆底锅放置在上部电磁炉上,平底锅放置在底部电磁炉使用即可,在凹面电磁灶中,加热面板的中部区域向下凹入,这种电磁炉适用于底部为圆弧凸面的锅具,当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时,其底部便可置入凹板形成的凹陷空间内,为了提高凹板电磁炉的面板使用寿命,现有技术在凹形面板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支撑件(通常为金属材质),通过支撑件支撑锅具,以降低锅具对凹形面板的作用力,但在实际使用时,锅具部分热量仍可以通过支撑件传递到凹形面板上,这就要求凹形面板材料具有较高的耐温性,材料成本较高。
[0004]另外,现有的各种厨房用灶具只有烹饪加热的单一功能,而现有的厨房用吸油烟机也只有抽吸油烟的单一功能。普通顶吸式吸油烟机因安装高度限制难以达到理想的抽吸效果,也不能对所抽吸的油烟气体进行有效过滤,侧吸式油烟吸滤机虽然可对厨房烹饪油烟进行有效的抽吸过滤并无须定期清洗,但对灶具和油烟吸滤机的配合尺寸、安装场所、油烟吸滤机进气口与炒锅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为此一申请号为CN00112115.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可吸滤油烟多功能电磁灶具》提供了一种由侧吸式油烟吸滤机与电磁灶具按照合适的相对位置和角度联结成一体而成,所用炒锅及炊具的材质
为铁磁体,其规格尺寸也与可吸滤油烟多功能电磁灶具相匹配,既能用于烹饪加热;同时又能对烹饪时所产生的油烟气进行抽吸过滤以净化烹饪环境,且热效率高,但该电磁灶具必须和与之一体形成的油烟吸滤机共同使用才能获得既能烹饪,才能对烹饪时所产生的油烟气进行抽吸过滤,对于已经具有油烟机的用户而言,再次购买一体而成的电磁灶具可能不是很好的选择,为此,需要对独立的电磁灶具作进一步地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避免油烟外溢的电磁灶。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降低对凹形面板材料耐温性要求的电磁灶。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对圆底锅具进行有效加热的电磁灶。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电磁灶,包括有电磁灶本体、设置在电磁灶本体内的散热风扇以及供散热风扇吹出的冷空气流出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灶本体对应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壁部设有的连接座,还包括有:
[0009]加热部件,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从而实现相对电磁灶本体的翻转;
[0010]所述加热部件包括有:
[0011]壳体,所述壳体为双层并具有能容纳加热线盘的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连接座相连通,并且所述壳体的中央具有用于搁置圆底锅的凹形部;以及
[0012]出气口,开设于所述壳体之位于所述凹形部外周围的顶壁上,用于带动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向上运动,在所述加热部件翻转至搁置在所述电磁灶本体上的状态下,能实现散热风扇吹出的冷空气经所述连接座以对加热部件的加热线盘进行散热后从出气口排出。
[0013]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利用电磁灶本体自身的散热风扇对加热部件进行油烟的向上导引,优选地,所述壳体的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能将所述空腔分隔成位于上侧、以容纳加热线盘的第一空腔以及位于下侧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在所述加热部件翻转至搁置在所述电磁灶本体上的状态下,电磁灶本体的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能直接流入所述连接座而进入所述第二空腔中。
[0014]为了使电磁灶本体的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能直接流入连接座而进入第二空腔后,更加均匀地沿加热部件的周向均匀地吹出,优选地,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匀流环,每个所述匀流环的内端缘与所述分隔件相接,而每个所述匀流环的外端缘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相接,每个所述匀流环沿周向开设有与所述出气口间隔设置的匀流口。
[0015]分隔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从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呈环状板体,所述环状板体的内侧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底壁相连接,所述环状板体的外侧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具有所述间隙,所述匀流环的内端缘与所述分隔件相接,而每个所述匀流环的外端缘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相接,所述间隙与所述匀流口相流体连通。
[0016]为了有助于在锅壁形成均匀加热层,优选地,每个所述匀流环设置有围绕所述匀流环的环形磁条,并在每个所述匀流环之匀流口处设置有用于将油烟导向相邻的匀流环的磁块。
[0017]在电磁灶本体的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能直接流入连接座而进入第二空腔中,从而对加热线盘进行散热,同时利用对加热线盘散热后的“热空气”向每个匀流环的匀流口处中能向上进行油烟的向上导引至油烟机,优选地,所述磁块自下而上逐渐向相邻的所述匀流环的匀流口倾斜。
[0018]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具有三侧开口的连接腔,所述连接座的三侧开口分别包括:直接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第一开口,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以及位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顶部开口;所述加热部件还包括有能带动所述加热部件相对所述连接座的转动的连接臂,该连接臂为中空结构并具有与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开口相贯通的连通口,所述连接臂包括有与所述壳体的底壁相平行设置的臂部主体以及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灶,包括有电磁灶本体(1)、设置在电磁灶本体(1)内的散热风扇(2)以及供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流出的出风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灶本体(1)对应所述出风口(11)所在的壁部设有的连接座(3),还包括有:加热部件(4),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3)上,从而实现相对电磁灶本体(1)的翻转;所述加热部件(4)包括有:壳体(41),所述壳体(41)为双层并具有能容纳加热线盘(42)的空腔(43),所述空腔(43)与所述连接座(3)相连通,并且所述壳体(41)的中央具有用于搁置圆底锅的凹形部;以及出气口(44),开设于所述壳体(41)之位于所述凹形部外周围的顶壁(414)上,用于带动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向上运动,在所述加热部件(4)翻转至搁置在所述电磁灶本体(1)上的状态下,能实现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经所述连接座(3)以对加热部件(4)的加热线盘(42)进行散热后从出气口(41)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1)的空腔(4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件(5),所述分隔件(5)能将所述空腔(43)分隔成位于上侧、以容纳加热线盘(42)的第一空腔(431)以及位于下侧的第二空腔(432),所述第二空腔(432)与所述出气口(44)相连通,在所述加热部件(4)翻转至搁置在所述电磁灶本体(1)上的状态下,电磁灶本体(1)的出风口(11)吹出的冷空气能直接流入所述连接座(3)而进入所述第二空腔(432)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43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匀流环(70),每个所述匀流环(70)的内端缘(701)与所述分隔件(5)相接,而每个所述匀流环(70)的外端缘(702)与所述壳体(41)的外侧壁(411)相接,每个所述匀流环(70)沿周向开设有与所述出气口(44)间隔设置的匀流口(7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5)呈环状板体,所述环状板体的内侧边缘(51)与所述壳体(41)的底壁相连接,所述环状板体的外侧边缘(52)与所述壳体(41)的外侧壁具有所述间隙(6),所述匀流环(70)的内端缘(701)与所述分隔件(5)相接,而每个所述匀流环(70)的外端缘(702)与所述壳体(41)的外侧壁相接,所述间隙(6)与所述匀流口(703)相流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匀流环(70)设置有围绕所述匀流环(70)的环形磁条(80),并在每个所述匀流环(70)之匀流口处设置有用于将油烟导向相邻的匀流环(70)的磁块(9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块(80)自下而上逐渐向相邻的所述匀流环(70)的匀流口(703)倾斜。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具有三侧开口的连接腔(31),所述连接座(3)的三侧开口分别包括:直接与所述出风口(11)相对的第一开口(32),与第一开口(32)相对的第二开口(33)以及位于第一开口(32)和第二开口(33)之间的顶部开口(34);所述加热部件(4)还包括有能带动所述加热部件(4)相对所述连接座(3)的转动的连接臂(45),该连接臂(45)为中空结构并具有与所述连接座(3)的顶部开口(34)相贯通的连通口(451),所述连接臂(45)包括有与所述壳体(41)的底壁(412)相平行设置的臂部主体(452)以及与所述壳体(41)的底壁(412)相垂直的挡板(453),在所述加热部
件(4)翻转至与所述电磁灶本体(1)垂直的状态下,所述挡板(453)能遮挡住所述连接座(3)的顶部开口(34),从而实现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能对电磁灶本体(1)进行散热;在所述加热部件(4)翻转至搁置在所述电磁灶本体(1)上的状态下,所述挡板(453)能遮挡住所述连接座(3)的第二开口(33),从而实现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能对加热部件(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武建周华肖胜清史井雄郑军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