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871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机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配置于第一侧,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配置于第二侧。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在第一模式时,驱动模块驱动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呈显示状态,以让双面显示设备在第一侧与第二侧显示相同图像。侧与第二侧显示相同图像。侧与第二侧显示相同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激发光显示组件,包括高分子以及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可应用在各式各样产品的显示组件上,例如笔记本电脑、电视、数字显示型电子表、电话、携带型传呼器、移动电话、电子计算器以及同类产品中。一般而言,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较简单的构造,而且相对于其他显示组件来说容易制造且制造费用较低。
[0003]以笔记本电脑为例,现今为了增加其应用范围,因此多采用具备翻转功能的显示屏幕,以利于两个以上的使用者能通过笔记本电脑的所述翻转屏幕而达到互动效果。但,为了使显示屏幕具备所需的翻转功能,其势必要在显示屏幕的机体处增加枢转机构,如此一来将造成结构扩增,反而不利于笔记本电脑的便携特性。
[0004]据此,如何对屏幕进行改善,以在具备互动功能的前提下而克服上述问题,便是相关技术人员所需思考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其通过控制第一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而呈现不同显示模式。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双面显示装置包括机体、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机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配置于第一侧,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配置于第二侧。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在第一模式时,驱动模块驱动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呈显示状态,以让双面显示设备在第一侧与第二侧显示相同图像。
[0007]基于上述,双面显示设备通过将第一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分别配置在机体的相对两侧,进而能依据需求而控制第一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的显示与否。进一步地说,在第一模式,驱动模块同时驱动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皆呈显示状态,以让双面显示设备同时在第一侧与第二侧显示相同图像,进而使笔记本电脑转换成双面显示屏幕的互动交流模式。
附图说明
[0008]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09]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的笔记本电脑于双面显示设备的简单示意图;
[0011]图3A至图3C分别示出第一与第二有机发光模块在不同模式下的局部示意图。;
[0012]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设备的简单示意图;
[0013]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双面显示设备的简单示意图。
[0014]附图标号说明
[0015]10:笔记本电脑;
[0016]100、200、300:双面显示设备;
[0017]110: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
[0018]112:第一透明基板;
[0019]114、310:第一有机发光层;
[0020]114a、124a:像素群;
[0021]114b、124b:透明区域;
[0022]120、320: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
[0023]122:第二透明基板;
[0024]124:第二有机发光层;
[0025]130、230:机体;
[0026]140:控制模块;
[0027]330:透明基板;
[0028]G1:间隙;
[0029]S1:第一侧;
[0030]S2:第二侧;
[0031]W、R、G、B:子像素。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0033]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笔记本电脑于显示屏幕处的简单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双面显示设备100适用于笔记本电脑10,且双面显示设备100包括机体130、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10、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20以及控制模块140。机体13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S1与第二侧S2。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10配置于第一侧S1,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20配置于第二侧S2。控制模块140电性连接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10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20,以控制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10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20呈现所需的状态,以适应笔记本电脑10所需的应用环境。
[0034]进一步地说,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机体130具有T字形镜像设置的截面,而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10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20分设于所述截面的相对两侧而保持间隙G1。再者,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10包括第一透明基板112与配置于第一透明基板112上的第一有机发光层114,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20包括第二透明基板122与配置于第二透明基板122上的第二有机发光层124,其中第一有机发光层114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24彼此相对且受机体130间隔而存在上述间隙G1,且第一有机发光层114与第二有机发光层124位于第一透明基板112与第二透明基板122之间。
[0035]图3A至图3C分别示出第一与第二有机发光模块在不同模式下的局部示意图。请先参考图3A以叙明其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10的像素数组(pixel array)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20的像素数组呈镜像配置,亦即,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10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20分别具有多个像素结构,图3A至图3C所示仅为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10的单一像素结构,以及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20的单一像素结构。如图所示,各像素结构包括像素群114a、124a与透明区域114b、124b,像素群114a、124a分别是由多个子像素W、R、G、B排列而成,而透明区域114b、124b则位于像素群114a、124b旁,而在第一侧S1与第二侧S2的像素结构中,透明区域114b、124b彼此对应,像素群114a、124a彼此对应,且像素群114a、124a中相同类型的子像素W、R、G、B是呈现彼此镜射对应的状态。据此,通过控制模块140(示出于图2)操控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10的像素数组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20的像素数组,便能据以形成所需的显示效果,且特别是通过上述的镜像配置而在双面显示时能让观视者皆能看到正确显示信息,而不致产生图像颠倒的情形。
[0036]在第一模式时,也就是如图3A所示出,驱动模块140同时驱动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10与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120而使其像素结构的像素群114a、124a皆呈显示状态,并让双面显示设备100同时在第一侧S1与第二侧S2显示相同图像。据此,即是笔记本电脑10的互动交流模式,也就是多个使用者能分别从第一侧S1与第二侧S2看到相同的显示信息,而位于第一侧S1的使用者还能一并操控笔记本电脑10。
[0037]接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配置于所述机体的所述第一侧;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配置于所述机体的所述第二侧;以及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在第一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驱动所述第一有机发光模块与所述第二有机发光模块而使其皆呈显示状态,以让所述双面显示设备同时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显示相同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的像素数组与所述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的像素数组呈镜像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具有T字形镜像设置的截面,所述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分设于所述截面的相对两侧而保持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发光显示模块包括第一透明基板与配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上的第一有机发光层,所述第二有机发光显示模块包括第二透明基板与配置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的第二有机发光层,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与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彼此相对且受所述机体间隔,且所述第一有机发光层与所述第二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奕达凌正南戴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