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840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冬虫夏草培育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天然菌株;2)预处理:用水清洗步骤1)中采集得到的菌株,晾干子座表面水分,备用;3)假植:将预处理好的菌株种植在盛有含水量为60%的无菌椰糠的种植盒中,将种植盒置于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冬虫夏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enesis(Berkeley)Saccardo)在蝙蝠蛾科(Hepialidae)蝠蛾属(Hepialus)幼虫上的子座及蝠蛾幼虫尸体的复合体,蝙蝠蛾幼虫被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感染,菌丝充满整个虫体组织,结成坚硬的假菌核,在冬季低温干燥土壤内保持虫形不变达数月之久(冬虫),待夏季温湿适宜时从菌核长出棒状子实体(子座)并露出地面(夏草),因此得名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药材之一,性平味甘,具有补肺益肾的功效。野生的冬虫夏草仅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

5000米的高山草甸、高原草甸等高寒植被中,由于近年来过度采挖使其产量下降。
[0003]目前,冬虫夏草培养研究中,分生孢子的研究至关重要,冬虫夏草菌分生孢子研究中的主要困难是分生孢子产量少、周期长,使人工培养获得分生孢子数量少,加重冬虫夏草培养过程中对天然菌种的采集和依赖,如何通过培养获得大量分生孢子,已逐渐成为冬虫夏草培养研究中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减少对天然菌种的采集和依赖,达到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同时保护天然菌种。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采集天然菌株;
[0007]2)预处理:用水清洗步骤1)中采集得到的菌株,晾干子座表面水分,备用;
[0008]3)假植:将预处理好的菌株种植在盛有含水量为60%的无菌椰糠的种植盒中,将种植盒置于18

20℃,RH85

90%的洁净房中进行培养;
[0009]4)子囊壳采集:子囊壳发育饱满、子囊突出时,采收子囊壳;
[0010]5)子囊壳种植:将步骤4)采集得到的子囊壳种植在盛有深度为1

2cm的纯水的收集盒中上,将收集盒置于温度为18

20℃,RH65

70%的洁净房中进行培养;
[0011]6)菌种收集:每日下午集中收集步骤5)种植培养后的培养液,置于10kg的菌种暂存桶中,开启增氧泵,在18

20℃的洁净房中放置3天;
[0012]7)菌种保存:将步骤6)中放置3天后的菌液与湿度为65%的营养土进行混合,再放置于4℃左右的冰箱中进行保存。
[0013]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天然菌株采集的标准为子囊壳长度≧3cm,子囊壳直径≧3mm,子座无病虫害,无凹陷,无断裂或折痕。
[0014]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水的温度控制在≦20℃,所述洁净房温度≦20℃。
[0015]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无菌椰糠的制作方法为将椰糠置于50kw微波灭菌30min得到无菌椰糠。
[0016]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假植的具体要求为:菌株的株行距为3*3cm,子座不相互重叠挤压,每日通风换气2次,光照强度为800

1000lux。
[0017]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所述子囊壳采集具体方法为:使用消毒后的剪刀沿子囊壳基部下方3cm处剪断,而后用纯水清洗掉子囊壳上沾染的椰糠等杂质,温度≦20℃下晾干表面水分。
[0018]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所述子囊壳种植方法为保证基部能够接触栽培液,子囊壳保持干燥。
[0019]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减少对天然菌种的采集和依赖,达到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同时保护天然菌种的目的;通过该培养方法使得菌株的子囊发育更好,子囊更粗大、更长,进一步增加了子囊壳的数量,最终使得子囊孢子数量大幅增加。通过对菌液的处理及保存,提高了子囊孢子的萌发率,同时增加了单位子囊孢子萌发芽管的数量,进一步的增加了分生孢子的数量。通过该方法主要增加了单产数量,在收取同等目的数量分生孢子的要求下减少了对菌株的采集数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1]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1)采集天然菌株;
[0023]2)预处理:用水清洗步骤1)中采集得到的菌株,晾干子座表面水分,备用;
[0024]3)假植:将预处理好的菌株种植在盛有含水量为60%的无菌椰糠的种植盒中,将种植盒置于18

20℃,RH85

90%的洁净房中进行培养;
[0025]4)子囊壳采集:子囊壳发育饱满、子囊突出时,采收子囊壳;
[0026]5)子囊壳种植:将步骤4)采集得到的子囊壳种植在盛有深度为1

2cm的纯水的收集盒中上,将收集盒置于温度为18

20℃,RH65

70%的洁净房中进行培养;
[0027]6)菌种收集:每日下午集中收集步骤5)种植培养后的培养液,置于10kg的菌种暂存桶中,开启增氧泵,在18

20℃的洁净房中放置3天;
[0028]7)菌种保存:将步骤6)中放置3天后的菌液与湿度为65%的营养土进行混合,再放置于4℃左右的冰箱中进行保存。
[0029]RH

相对湿度;无菌椰糠的含水量控制在60%的原因是使得子囊发育得到适宜的水份补充,含水量超过60%的不利影响是容易导致菌体腐烂变质,低于60%的不利影响是导致子囊发育得不到适宜的水分补充而萎蔫死亡;
[0030]步骤3)中种植盒培养温度控制在18

20℃、相对湿度控制在85

90%的原因是提高菌株存活率,使得子囊发育更粗大、更长,
[0031]步骤5)中收集盒培养的温度控制在18

20℃、RH65

70%的原因是使得子囊处于适宜的温度及湿度环境下,利于子囊弹射子囊孢子,且利于延长弹射时间;将栽培液在18

20
℃的洁净房中放置3天的原因是使得子囊孢子萌发出大量的芽管并产生分生孢子。
[0032]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天然菌株采集的标准为子囊壳长度≧3cm,子囊壳直径≧3mm,子座无病虫害,无凹陷,无断裂或折痕。采用这种天然菌株采集标准的原因是一方面减少在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感染,另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出健壮的子囊壳。
[0033]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水的温度控制在≦20℃,所述洁净房温度≦20℃。洁净房温度控制在≦20℃的原因是为子囊提供适宜的生存温度,高于20℃的不利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天然菌株;2)预处理:用水清洗步骤1)中采集得到的菌株,晾干子座表面水分,备用;3)假植:将预处理好的菌株种植在盛有含水量为60%的无菌椰糠的种植盒中,将种植盒置于18

20℃,RH85

90%的洁净房中进行培养;4)子囊壳采集:子囊壳发育饱满、子囊突出时,采收子囊壳;5)子囊壳种植:将步骤4)采集得到的子囊壳种植在盛有深度为1

2cm的纯水的收集盒中上,将收集盒置于温度为18

20℃,RH65

70%的洁净房中进行培养;6)菌种收集:每日下午集中收集步骤5)种植培养后的培养液,置于10kg的菌种暂存桶中,开启增氧泵,在18

20℃的洁净房中放置3天;7)菌种保存:将步骤6)中放置3天后的菌液与湿度为65%的营养土进行混合,再放置于4℃左右的冰箱中进行保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天然菌株采集的标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