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睡莲种子的高效萌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833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睡莲种子高效萌发方法,通过在无纺布育苗袋底层放置园土和活性污泥后,再放入种子和沙子的混合物,当种子萌发后及时降低水位,并利用沙子的物理隔离作用避免种子直接接触活性污泥和外界环境,突破性地解决了睡莲播种繁殖技术对水质要求高的问题,有效解决种子萌发后因受蚊子幼虫、水藻等影响导致成苗率不高的现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萌发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睡莲的萌发率,还可提高成苗率至80%以上;本方法的成苗率高、成本低、操作简易,种子和土壤无需经过灭菌处理,可广泛应用在大田或室内育苗中。或室内育苗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睡莲种子的高效萌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生植物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睡莲种子的高效萌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睡莲(Nymphaea spp.)为睡莲科(Nymphaeaceae)睡莲属(Nymphaea)多年生水生植物,由于其花型美丽、花色丰富和香味独特,是广泛应用在切花、盆花、水体景观打造和生态修复工程中。同时,睡莲有“花中睡美人”之称,被世界园艺爱好者所追捧,更是国内国际水生花卉展的宠儿。全球现有50多个睡莲原生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原产5种。现经过各国育种家长期的选育,至今睡莲已有品种上千个。
[0003]睡莲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组培快繁,但因外植体消毒困难、愈伤组织诱导困难等原因,组培快繁技术尚未推广应用。加上分株繁殖的繁殖系数低,种子繁殖技术目前是生产和育种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然而,种植繁殖过程中睡莲实生苗初期比较柔弱,容易受到光照、水质、微生物、土壤营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成苗率低,同时还易受到蚊子及摇蚊幼虫的危害。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CN103461134A)睡莲实生无菌苗的培育方法,公开了通过改良萌发方法,将成苗率提高至80%的方法,但该方法对睡莲的培育环境要求较高。
[0005]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CN210694847U)一种王莲、睡莲种子高效萌发装置,公开了通过改进种子处理方法和萌发装置来提高萌发率,但睡莲实生苗初期比较柔弱,将采用该装置培养的睡莲苗放置自然环境中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睡莲苗成活率低。
[0006]为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专利技术了一种萌发率和成苗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的育苗技术,无需对种子和基质进行无菌处理,突破性实现睡莲种子繁殖成苗率达80%以上,可有效促进睡莲濒危品种保育,并广泛地应用在杂交育种、生产繁殖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睡莲种子的高效萌发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睡莲种子的高效萌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种子预处理:选取形态饱满的睡莲聚合果,收集成熟的睡莲种子,并将种子清洗干净,备用;
[0010]S2.育苗:将园土与活性污泥混合后放入无纺布育苗袋中,再将沙子与步骤S1收集的种子混合后均匀撒播在无纺布育苗袋中,然后在表面覆沙,将无纺布育苗袋转移至容水装置中进行培养;所述无纺布育苗袋中的园土、活性污泥、种子和沙子构成培养体系;
[0011]S3.育苗管理:将容水装置放置在20

30℃的散射光环境中;在培养初期,控制容水装置的水面高于无纺布育苗袋中的培养体系;待种子萌发后,控制容水装置的水面低于或等于培养体系最高点;
[0012]S4.移植:待睡莲苗长出第3

4片真叶后移植。
[0013]进一步的,园土与活性污泥混合物的高度为无纺布育苗袋高度的30

50%。
[0014]进一步的,所述园土与活性污泥的重量比为5

9:1。
[0015]进一步的,所述活性污泥为含固率2

4%的腐殖污泥,将该污泥与园土按比例混合,可以为种子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含固率太低则会在萌发培养时污染水质,不利于睡莲种子发育。
[0016]进一步的,所述无纺布育苗袋为20*18的无纺布育苗袋。
[0017]进一步的,种子和沙子按照1:1000

1500的重量比混合。
[0018]进一步的,所述覆沙的厚度为2

3mm。
[0019]进一步的,所述容水装置的高度为比无纺布育苗袋中的培养体系高15cm以上。
[0020]进一步的,所述散射光的光照强度2000Lux

2500 Lux,该光照强度适宜睡莲种子萌发。
[0021]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容水装置的水面高于无纺布育苗袋中的培养体系1

6cm。
[0022]进一步的,所述容水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水盆、水箱、水池。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无纺布育苗袋底层放置园土和活性污泥后,再放入种子和沙子的混合物,当种子萌发后及时降低水位,并利用沙子的物理隔离作用避免种子直接接触活性污泥和外界环境,突破性地解决了睡莲播种繁殖技术对水质要求高的问题,有效解决种子萌发后因受蚊子幼虫、水藻等影响导致成苗率不高的现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萌发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睡莲的萌发率,还可提高成苗率至80%以上;本方法的成苗率高、成本低、操作简易,种子和土壤无需经过灭菌处理,可广泛应用在大田或室内育苗中。
[0025]本专利技术采用沙子和种子混合,再通过调节两者比例,使种子在与外界物理隔离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吸收底层园土和活性污泥中养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培养体系为在撒播、覆沙后,由无纺布育苗袋中园土、活性污泥、种子和沙子构成的整体。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睡莲种子的高效萌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种子预处理:选取形态饱满的睡莲聚合果,收集成熟的睡莲种子,并将种子清洗干净;
[0031]S2.育苗:将园土与活性污泥按9:1的重量比混合后放入无纺布育苗袋中,园土与活性污泥混合物的高度为无纺布育苗袋高度的35%,再将沙子与步骤S1收集的种子按照1200:1的重量比混合后均匀撒播在无纺布育苗袋中,然后在表面覆沙,覆沙高度为2

3mm,将无纺布育苗袋转移至容水装置中进行培养,容水装置的高度比无纺布育苗袋中的培养体系高15cm;所述活性污泥为含固率2.5%的腐殖污泥;
[0032]S3.育苗管理:将容水装置放置在27℃,散射光光照强度为2300Lux的环境中;在培养初期,控制容水装置中的水面比培养体系高4cm;待种子萌发后,控制容水装置的水面低于培养体系最高点;
[0033]S4.移植:待睡莲苗长出第3

4片真叶后移植。
[0034]实施例2
[0035]一种睡莲种子的高效萌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S1.种子预处理:选取形态饱满的睡莲聚合果,收集成熟的睡莲种子,并将种子清洗干净;
[0037]S2.育苗:将园土与活性污泥按5:1的重量比混合后放入无纺布育苗袋中,园土与活性污泥混合物的高度为无纺布育苗袋高度的50%,再将沙子与步骤S1收集的种子按照1000:1的重量比混合后均匀撒播在无纺布育苗袋中,然后在表面覆沙,覆沙高度为2

3mm,将无纺布育苗袋转移至容水装置中进行培养,容水装置的高度比无纺布育苗袋中的培养体系高18cm;所述活性污泥为含固率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睡莲种子高效萌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种子预处理:选取形态饱满的睡莲聚合果,收集成熟的睡莲种子,并将种子清洗干净;S2.育苗:将园土与活性污泥混合后放入无纺布育苗袋中,再将沙子与步骤S1收集的种子混合后撒播在无纺布育苗袋中,然后覆沙,将无纺布育苗袋转移至容水装置中进行培养;所述无纺布育苗袋中的园土、活性污泥、种子和沙子构成培养体系;S3.育苗管理:将容水装置放置在20

30℃的散射光环境中;在培养初期,控制容水装置的水面高于无纺布育苗袋中的培养体系;待种子萌发后,控制容水装置的水面低于或等于培养体系最高点;S4.移植:待睡莲苗长出第3

4片真叶后移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莲种子高效萌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园土与活性污泥的重量比为5

9: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花朱天龙杨光穗黄素荣谌振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佛渡莲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