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测西花蓟马产卵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828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8
本申请属于昆虫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观测西花蓟马产卵量的方法,该方法先制作琼脂叶蝶培养皿,然后在叶蝶上放入西花蓟马雌成虫,盖盖密封,放置于培养箱中两日后将雌虫转移至新的叶碟培养皿中,重复七次,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移除雌虫后的培养皿中的产卵数量和初孵若虫的数量;本方法可以还原自然条件下雌虫的生存环境,产卵数量较为准确并且可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解决了目前西花蓟马产卵量的计数只能以孵化后的一龄若虫的数目来替代的窘境,还可以开展一步的生物学观察,为蓟马类昆虫生物学研究奠定了一个方法基础。学研究奠定了一个方法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观测西花蓟马产卵量的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昆虫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观测西花蓟马产卵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大农业害虫。该虫发育世代周期短、繁殖力强、食性杂、且能够营孤雌生殖,导致其防治难度极大。西花蓟马除可取食植株的茎、叶、花、果,导致植株枯萎外,还可传播包括番茄斑萎病毒(TSWV)在内的多种植物病毒。西花蓟马的寄主范围广,食性杂,其寄主植物包括黄瓜、马铃薯、茄子、辣椒、番茄、豆类、草莓、葡萄、生菜、兰花、菊花、李、桃、苹果、香蕉和芒果等多达500多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随着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全球货物流通的愈加频繁,西花蓟马已在世界范围内入侵和扩散,并加剧了番茄斑萎病毒等在农作物上的传播为害,由此西花蓟马已成为农业生产中最具侵略性和危害性的重大害虫之一。
[0003]西花蓟马个体细小,极具隐匿性,雌成虫通过锯型产卵器将卵产于植物组织内部,肉眼无法看到,导致研究者对西花蓟马产卵量的调查一直面临窘境,影响对其开展进一步的生物学观察。现有技术中并未无直接观察西花蓟马产卵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之前,统计西花蓟马的产卵量只能以初孵若虫的数量作为替代,但是,替代终归不能反映真实,在进行杀卵剂的毒力和防效测定等实验时,研究者需要知道确切的产卵量,这时就不能以初孵若虫的数量替代产卵量。中国专利申请CN201510519793公开了一种大量收集西花蓟马卵的方法,该方法为了回避西花蓟马产卵于叶片中难以发现和收集这个特点,让西花蓟马将卵产于水中,目的是收集西花蓟马卵,而不是为了准确计量产卵量。该方法有违于西花蓟马的产卵习性,会导致西花蓟马产卵少,并且不能保证卵的存活,因此不能用于调查卵的孵化率,得出的结果无法代表西花蓟马自然情况下的真实生殖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直接准确地观测西花蓟马的产卵量,专利技术了一种“琼脂叶碟法”观察植物叶片中西花蓟马卵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卵的存活,为开展进一步的生物学观察以及西花蓟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观测西花蓟马产卵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0006](1)称取琼脂粉于烧杯中并加入水,加热至粘稠胶状,倒入培养皿中冷凝至固体得固体琼脂;
[0007](2)将洗净的植物叶切割成与培养皿内底面形状、大小均完全吻合的叶碟,将叶碟置于所述固体琼脂上,轻轻按压使叶碟与琼脂紧密贴合得琼脂叶碟培养皿,备用;
[0008](3)用吸虫管吸取羽化的西花蓟马雌成虫至所述琼脂叶碟培养皿的叶蝶上,盖上培养皿盖后用封口膜密封;
[0009](4)将培养皿放置于培养箱中,每隔两日,将西花蓟马雌成虫转移到新的琼脂叶碟
培养皿中,共转移七次;
[0010](5)将移走西花蓟马雌成虫后的琼脂叶碟培养皿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其产卵数量和初孵若虫的数量。
[001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通过在培养皿中放入琼脂固体,叶片与琼脂固体贴合,保证了植物叶片拥有足够的水分以保持活性,从而给西花蓟马提供符合自然条件的产卵&取食环境。
[0012]优选的,所述的固体琼脂浓度为3%。
[0013]优选的,所述植物叶片为甘蓝叶片。
[0014]优选的,所述吸取羽化的西花蓟马雌成虫龄期为0

1天。
[0015]优选的,所述培养箱温度为25
±
1℃,光照为16L:8D。
[0016]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将洗净的植物叶切割成与培养皿内底面形状、大小均完全吻合的叶碟是采用倒扣的培养皿为切割工具,按压旋转切割叶片以形成大小和培养皿一致的圆形叶碟。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最大程度模拟和还原了自然条件,通过在培养皿中放入琼脂固体保证了植物叶片拥有足够的水分保持活性,配合培养箱中的温度和光度,为西花蓟马雌性成虫提供了尽可能整体贴近于其自然生存又有利于研究者观测的环境,不会使雌性成虫因为环境问题从而导致产卵数量减少,由此保证调查出的产卵量能代表自然环境下西花蓟马的真实产卵量。
[0019]统计准确,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卵的存活,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解决了目前西花蓟马产卵量的计数只能以孵化后的一龄若虫的数目来替代的窘境,并且还可以开展进一步的生物学观察,为蓟马类昆虫生物学和防治药物的研究奠定了一个方法基础。
附图说明
[0020]图1.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琼脂叶碟培养皿。
[0021]图2.本专利技术方法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产于叶片内西花蓟马卵,其中左图放大高于右图放大倍数,肉眼无法分辨。
[0022]图3.本专利技术方法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孵出的西花蓟马若虫,其中左图放大高于右图放大倍数。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0024]实施例1
[0025]按浓度3%称取琼脂粉于烧杯中并加入水,加热至粘稠胶状,倒入大小为85*15mm由聚苯乙烯制成的培养皿中,冷却凝至固体状,琼脂固体用于为后续加入的植物叶片保湿。
[0026]取甘蓝叶片洗净,将培养皿倒扣在叶片上作为切割工具,旋转切割甘蓝叶片形成和培养皿内部底面大小一致的圆形叶碟,将叶碟放置于固体琼脂之上,轻轻按压使两者紧密贴合,得琼脂叶碟培养皿,备用,如图1所示。封口膜为Parafilm PM996。
[0027]分别用吸虫管吸取羽化的西花蓟马雌成虫(龄期为0

1天)至备好的琼脂叶碟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盖后,用封口膜对缝隙进行密封。
[0028]将上述培养皿放置于温度25
±
1℃,光照16L:8D的培养箱中饲养,每隔两日,将西花蓟马成虫转移至新的琼脂叶碟培养皿中,共转移七次。
[0029]将移走雌虫的培养皿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并统计单雌产卵数量和初孵若虫的数量(显微镜是OLYMPUS牌,型号为SZ2

ILST),观察图像如图2和图3所示,统计结果如下表1:
[0030]表1
[0031][0032]结果显示,在不同日龄,单雌初孵若虫数量都低于产卵量,说明西花蓟马卵的孵出率不是100%;现有技术中通常用1龄若虫替代卵量,但是如果做化合物对卵的活性研究或者是观察蓟马的生殖力,就必须要知道实际的产卵量,而不能用若虫数代替产卵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观测西花蓟马产卵量的方法弥补了本领域方法学上的空白。
[0033]本专利技术最大程度还原了自然条件,通过在培养皿中放入琼脂固体保证了植物叶片拥有足够的水分保持活性,配合培养箱中的温度和光度,为西花蓟马雌性成虫提供了尽可能整体贴近于其自然的生殖环境,并且有利于研究者进行观测和统计,为西花蓟马研究提供了可行准确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测西花蓟马产卵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称取琼脂粉于烧杯中并加入水,加热至粘稠胶状,倒入培养皿中冷凝至固体得固体琼脂;(2)将洗净的植物叶切割成与培养皿内底面形状、大小均完全吻合的叶碟,将叶碟置于所述固体琼脂上,轻轻按压使叶碟与琼脂紧密贴合得琼脂叶碟培养皿,备用;(3)用吸虫管吸取羽化的西花蓟马雌成虫至所述琼脂叶碟培养皿的叶蝶上,盖上培养皿盖后用封口膜密封;(4)将培养皿放置于培养箱中,每隔两日,将西花蓟马雌成虫转移到新的琼脂叶碟培养皿中,共转移七次;(5)将移走西花蓟马雌成虫后的琼脂叶碟培养皿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青君华登科袁江江陶敏张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