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式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95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充电式台灯,包括:电源适配器接口、电池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升压模块、黄光二极管阵列、白光二极管阵列、触摸开关模块、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对充电式台灯负载供电效率,实现在外接电源配适器时,切断电池对负载的供电,并且在开灯状态下以小电流对电池模块充电,在关灯状态下以正常供电电流对电池模块充电,提高了充电式台灯对电源适配器的通用性,还可实现根据是否外接电源配适器灵活控制对负载的输出功率,提高电池模块供电续航时间。池模块供电续航时间。池模块供电续航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式台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式台灯。

技术介绍

[0002]充电式台灯具有较高的实用度,相比插电式台灯,其具有携带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目前的充电台灯在设计中尚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一、连接电源适配器时,电源适配器直接为LED供电,由于LED典型电压都是3V左右,而电源适配器供电规格一般为5V1A,则有2V的电压差需要降压,根据欧姆定律,需要2W电阻耗散,电阻消耗了40%功率,对LED的供电效率低,同时电路板的发热量大;二、连接电源适配器时,若亮灯的同时充电,则需要使用供电规格为5V2A的电源适配器,因此现有的充电式台灯对电源适配器的通用性不够,若外接了供电规格为5V1A的电源适配器,则分配于LED的功率减小,LED的亮度会偏暗。
[0003]因此,如何克服现有充电式台灯能效低,发热量大,充电时LED亮度偏暗的不足,以及如何提高充电式台灯对电源适配器的通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充电式台灯,包括:电源适配器接口、电池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升压模块、黄光二极管阵列、白光二极管阵列、触摸开关模块、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所述电源适配器接口的VCC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电池端,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黄光二极管阵列的阳极和所述白光二极管阵列的阳极,所述触摸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所述触摸开关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所述黄光二极管阵列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白光二极管阵列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源适配器接口的GND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电池模块的接地端、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接地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充电电流设定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电源适配器接口的GND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接口的VCC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黄光二极管阵列的阴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白光二极管阵列的阴极;所述第一开关管为P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均为NMOS管。
[0005]可选地,所述升压模块包括恒流限流WLED驱动芯片、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五二极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恒流限流WLED驱动芯片的VDD引脚、CE引脚均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一端并作为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恒流限流WLED驱动芯片的IS引脚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恒流限流WLED驱动芯片的EXT引脚,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并作为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恒流限流WLED驱动芯片的FB引脚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源适配器接口的VCC端,所述恒流限流WLED驱动芯片的GND引脚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源极和所述电源适配器接口的GND端,所述恒流限流WLED驱动芯片的CE引脚和GND引脚之间连接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均为NMOS管。
[0006]可选地,所述恒流限流WLED驱动芯片的型号为KF9935B、TP8305B、SD3038B、SL6605B或HM2805B。
[0007]可选地,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包括充电芯片,所述充电芯片的型号为TP4054、LTC4054、JL4054B、PJ4054或LTH7S,所述充电芯片的VCC引脚作为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电源端,所述充电芯片的BAT引脚作为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电池端,所述充电芯片的GND引脚作为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接地端,所述充电芯片的PROG引脚作为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充电电流设定端。
[0008]可选地,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电池保护芯片、第三电容、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所述电池保护芯片的型号为G3J,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并作为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源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池保护芯片的VCC引脚,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电池保护芯片的GND引脚和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的OD引脚,所述第七开关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的OC引脚,所述第八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并作为所述电池模块的接地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池保护芯片的CS引脚;所述第七开关管和第八开关管均为NMOS管。
[0009]可选地,所述电源适配器接口为USB接口。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提高对充电式台灯负载供电效率,同时,在外接电源配适器时,切断电池对负载的供电,并且在开灯状态下以小电流对电池模块充电,在关灯状态下以正常供电电流对电池模块充电,可以防止在使用供电规格为5V1A的电源适配器同时为负载供电和为电池模块充电时,分配于LED的功率减小,LED的亮度偏暗的情况,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案可适用于供电规格为诸如5V1A、5V2A或5V3A的电源适配器,不会影响使用效果,提高了充电式台灯对电源适配器的通用性。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可根据是否外接电源配适器灵活控制对负载的输出功率,从而实现仅用电池模块供电时,对负载的恒流供电功率降低,可进一步提高电池模块供电续航时间,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充电式台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充电式台灯实施例升压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充电式台灯实施例电池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式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适配器接口、电池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升压模块、黄光二极管阵列、白光二极管阵列、触摸开关模块、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所述电源适配器接口的VCC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电池端,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黄光二极管阵列的阳极和所述白光二极管阵列的阳极,所述触摸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栅极,所述触摸开关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栅极,所述黄光二极管阵列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白光二极管阵列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源适配器接口的GND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电池模块的接地端、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接地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充电电流设定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电源适配器接口的GND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器接口的VCC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黄光二极管阵列的阴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白光二极管阵列的阴极;所述第一开关管为P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均为NMOS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式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模块包括恒流限流WLED驱动芯片、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五二极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恒流限流WLED驱动芯片的VDD引脚、CE引脚均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一端并作为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漏极,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恒流限流WLED驱动芯片的IS引脚和所述第七电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学力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