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脐切口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774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耗材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生儿脐切口保护装置,包括泡沫垫,所述泡沫垫上固定安设敷贴薄膜,所述泡沫垫与敷贴薄膜中部位置开设预留孔,所述敷贴薄膜上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设卡旋组件A,所述卡旋组件A一端开设通孔,所述卡旋组件A与卡块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旋连接,所述卡槽开设在卡旋组件B底端,所述卡旋组件B上端固定安设奶嘴形保护套,通过敷贴薄膜底部固定安设在泡沫垫上,且敷贴薄膜有四个延伸面为超出泡沫垫边缘处五毫米,可便于敷贴薄膜不会大面积粘贴在胎儿皮肤上,防止敷贴薄膜大面积粘贴胎儿皮肤,会令敷贴薄膜从胎儿皮肤上撕落时,容易撕烂胎儿皮肤,从而给胎儿皮肤造成大面积损伤。从而给胎儿皮肤造成大面积损伤。从而给胎儿皮肤造成大面积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脐切口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耗材专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脐切口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中,早产儿在出生后都是需要精心呵护的,因为这类胎儿夭折的概率非常高,胎儿在刚出生时、体表是没有血管的,用穿刺给他们注射药物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他们在脐带与胎盘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的通道,这个通道便是天然预留给医生们唯一的血管,因为它可以直接通向胎儿的心脏、供给胎儿全身,同时,也是可供医护人员注射药物、注射营养唯一的通道,当早产儿出生时,医生便会立即用1mm以内的细管直接从脐静脉放进去,在以后的注射治疗中,直接通过这个细管,便可以完成注射,但是这种注射方式存在的问题是,脐切口毕竟是一个手术切口,如若切口没有妥善的保护措施,它便会存在感染的风险,而目前针对这类切口的保护方法基本没有,一般是用纱布直接覆盖粘贴在伤口上,但是这样操作的问题在于,按照医院的操作标准,凡是切口,每天都要消毒至少4次左右,而消毒则需要把纱布打开,可是频繁的将纱布打开,不仅会令胶布对胎儿的皮肤造成损伤,还会容易将细管所放置的通道产生可能脱落的风险,因为胎儿刚出生时,血管是膨胀的,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血管便会萎缩,一旦血管产生萎缩,那么这个血管便就会不存在了,这时,医生便会无计可施、无法治疗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脐切口保护装置,通过敷贴薄膜底部泡沫垫的安设,可便于敷贴薄膜粘贴在胎儿皮肤上进行保护操作时,因泡沫垫的存在,所以胎儿皮肤上不会大面积被敷贴薄膜所覆盖,防止敷贴薄膜大面积粘贴胎儿皮肤,会对胎儿皮肤造成大面积损伤,通过奶嘴形保护套在卡旋组件B上的固定安设,可便于卡旋组件B与卡旋组件A卡扣旋接后,奶嘴形保护套可以竖立在脐切口的上端、对脐切口进行保护,同时,也因奶嘴形保护套底端的卡旋组件B可从卡旋组件A上拆分,使其能够便于医护人员通过旋转拆分卡旋组件B,对预留孔中部的脐切口进行日常注射、护理与消毒的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脐切口保护装置,包括泡沫垫,所述泡沫垫上固定安设敷贴薄膜,所述泡沫垫与敷贴薄膜中部位置开设预留孔,所述敷贴薄膜上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设卡旋组件A,所述卡旋组件A一端开设通孔,所述卡旋组件A与卡块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旋连接,所述卡槽开设在卡旋组件B底端,所述卡旋组件B上端固定安设奶嘴形保护套,所述奶嘴形保护套上开设透气孔,所述奶嘴形保护套内部为空腔。
[0005]优选的,所述敷贴薄膜底部固定安设在泡沫垫上,且敷贴薄膜有四个延伸面为超出泡沫垫边缘处五毫米;通过敷贴薄膜底部固定安设在泡沫垫上,且敷贴薄膜有四个延伸面为超出泡沫垫边缘处五毫米,可便于敷贴薄膜不会大面积粘贴在胎儿皮肤上,防止敷贴
薄膜大面积粘贴胎儿皮肤,会令敷贴薄膜从胎儿皮肤上撕落时,容易撕烂胎儿皮肤,从而给胎儿皮肤造成大面积损伤。
[0006]优选的,所述预留孔为圆形;通过预留孔开设在泡沫垫与敷贴薄膜中部位置,可便于敷贴薄膜粘贴在胎儿脐切口周围皮肤上时,预留孔能够将脐切口裸露出来,从而方便医护人员日常注射、护理与消毒。
[0007]优选的,所述卡旋组件A底端固定安设在预留孔侧端外围一厘米处;通过卡旋组件A底端固定安设在预留孔侧端外围一厘米处,可便于卡旋组件A底端边缘处不会直接与胎儿皮肤进行接触,由此可避免卡旋组件A底端边缘处的棱角摩擦胎儿的皮肤,会给胎儿皮肤带来不适。
[0008]优选的,所述卡旋组件A通过顶端固定安设的卡块、与卡旋组件B底端固定开设的卡槽卡扣旋接;通过卡旋组件A与卡旋组件B为卡扣旋接,可便于卡旋组件B,能够通过卡扣旋转与卡旋组件A旋合、拆分。
[0009]优选的,所述奶嘴形保护套底端固定安设在卡旋组件B上端;通过奶嘴形保护套在卡旋组件B上的固定安设,可便于卡旋组件B与卡旋组件A卡扣旋接后,奶嘴形保护套可以竖立在脐切口的上端、对脐切口进行保护,同时,也因奶嘴形保护套底端的卡旋组件B可从卡旋组件A上拆分,使其能够便于医护人员通过旋转拆分卡旋组件B,对预留孔中部的脐切口进行日常注射、护理与消毒。
[0010]优选的,所述透气孔的数量为若干,且透气孔分别开设在奶嘴形保护套的顶部与侧端;通过奶嘴形保护套上透气孔的开设,可便于奶嘴形保护套空腔内部能够有空气进行流通,从而令脐切口不会处于完全封闭无空气接触的状态,由此不利于脐切口的恢复。
[0011]优选的,所述卡旋组件A与卡旋组件B为硅胶材质;通过卡旋组件A与卡旋组件B为硅胶材质,可便于卡旋组件A的底部不会因为较硬,从而令脐切口保护装置在使用时,卡旋组件A的底部会透过泡沫垫与敷贴薄膜对胎儿身体造成不适。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敷贴薄膜底部固定安设在泡沫垫上,且敷贴薄膜有四个延伸面为超出泡沫垫边缘处五毫米,可便于敷贴薄膜不会大面积粘贴在胎儿皮肤上,防止敷贴薄膜大面积粘贴胎儿皮肤,会令敷贴薄膜从胎儿皮肤上撕落时,容易撕烂胎儿皮肤,从而给胎儿皮肤造成大面积损伤,通过胎儿在保温箱内体温是恒温状态,且不会有汗液流出,因此,泡沫垫是可以长期覆盖在胎儿脐周进行使用的,从而避免每次操作,汗液会沾湿敷贴薄膜以及泡沫垫的情况发生,由此,也保护了胎儿的皮肤,通过预留孔开设在泡沫垫与敷贴薄膜中部位置,可便于敷贴薄膜粘贴在胎儿脐切口周围皮肤上时,预留孔能够将脐切口裸露出来,从而方便医护人员通过预留孔,对脐切口进行日常注射、护理与消毒,通过卡旋组件A底端固定安设在预留孔侧端外围一厘米处,可便于卡旋组件A底端边缘处不会直接与胎儿皮肤进行接触,由此可避免卡旋组件A底端边缘处的棱角摩擦胎儿的皮肤,会给胎儿皮肤带来不适,通过奶嘴形保护套在卡旋组件B上的固定安设,可便于卡旋组件B与卡旋组件A卡扣旋接后,奶嘴形保护套可以竖立在脐切口的上端、对脐切口进行保护,同时,也因奶嘴形保护套底端的卡旋组件B可从卡旋组件A上拆分,使其能够便于医护人员通过旋转拆分卡旋组件B,对预留孔中部的脐切口进行日常注射、护理与消毒,由此,可避免用纱布覆盖、反复撕纱布上的胶带、会令胎儿皮肤受伤与细管放置通道产生脱落的情况发生,通过奶嘴形保护套上透气孔的开设,可便于奶嘴形保护套空腔内部能够有
空气进行流通,从而令脐切口不会处于完全封闭无空气接触的状态,由此不利于脐切口的恢复,通过卡旋组件A与卡旋组件B为硅胶材质,可便于卡旋组件A的底部不会因为较硬,从而令脐切口保护装置在使用时,卡旋组件A的底部会透过泡沫垫与敷贴薄膜对胎儿身体造成不适。
[00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粘贴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脐切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泡沫垫(1),所述泡沫垫(1)上固定安设敷贴薄膜(2),所述泡沫垫(1)与敷贴薄膜(2)中部位置开设预留孔(3),所述敷贴薄膜(2)上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设卡旋组件A(4),所述卡旋组件A(4)一端开设通孔(401),所述卡旋组件A(4)与卡块(402)固定连接,所述卡块(402)与卡槽(501)卡旋连接,所述卡槽(501)开设在卡旋组件B(5)底端,所述卡旋组件B(5)上端固定安设奶嘴形保护套(6),所述奶嘴形保护套(6)上开设透气孔(601),所述奶嘴形保护套(6)内部为空腔(6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脐切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薄膜(2)底部固定安设在泡沫垫(1)上,且敷贴薄膜(2)有四个延伸面为超出泡沫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歌王丹崔璐璐李平平王龙君马丽霞胡青霞张茜李珍田林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