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外用药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消肿止痛液及其制备方法,消肿止痛液由方红花、赤芍、川芎、天花粉、桃仁、三七、当归、牛膝、杜仲、炮山甲、续断、没药、乳香以及大黄组成。消肿止痛液制备方法包括:按比例称取原材料;将称取原材料加入水400ml将药物加热至煮沸,沸腾三分钟,自然冷却,即可得消肿止痛液,本消肿止痛液为皮肤外用,在应用之前可将该消肿止痛液加热至3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肿止痛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外用药剂
,尤其涉及一种消肿止痛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围手术期镇痛方案较多,现行的麻醉镇痛方案大多数是神经阻滞和镇痛药物静脉镇痛,以及少量的中医药镇痛。
[0003]神经阻滞镇痛,镇痛效果良好,主要有股神经阻滞和收肌管阻滞。股神经阻滞会影响下肢运动,影响膝关节的早期康复活动,然而收肌管阻滞具有阻滞效果良好并且不影响膝关节的早起运动。
[0004]静脉镇痛药物:静脉镇痛药物镇痛不足,若需要非常好的镇痛效果,则需要较大的镇痛药物剂量,在围手术期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的胃肠道症状、头痛头晕的神经系统症状、皮疹瘙痒的皮肤疹状、心律失常、低血压、呼吸抑制、精神失常等并发症。
[0005]中医药镇痛:中医药现行的较为常用的为口服消肿止痛药物和外敷的消肿止痛贴膏。
[0006]口服的消肿止痛药物:中药物要经过胃肠道的首过消除,吸收后再起到消肿止痛作用,这就需要较大的药量,且将加重患者肝肾负担。
[0007]外敷的消肿止痛贴膏:也是外敷,但是在术后使用比较不便,在撕去贴膏的时候容易损伤切口,也容易引起切口疼痛。
[0008]通过上述分析,现有镇痛药物镇痛有很多的缺陷,会导致并发症。本专利技术的消肿止痛液在临床使用方便,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壮筋骨补肝益肾的特效,加快患者的快速康复。尤其是与神经阻滞联合,在术后患者的镇痛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肿止痛液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消肿止痛液: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壮筋骨补肝益肾的特效,加快患者的快速康复。可以方便使用,只要在患处周边用中医药镇痛浸湿的纱布包裹即可,当纱布干了以后,可以直接加消肿止痛药液,方便使用。必要时也可以直接伤处直接涂抹消肿止痛药液。
[0010]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消肿止痛液,按照以下药物剂量配比而成;方红花8
‑
12g、赤芍8
‑
12g、川芎8
‑
12g、天花粉8
‑
12g、桃仁8
‑
12g、三七8
‑
12g、没药8
‑
12g、乳香8
‑
12g、当归13
‑
17g、牛膝13
‑
17g、杜仲13
‑
17g、炮山甲13
‑
17g、续断13
‑
17g、以及大黄6
‑
10g。
[0011]优选地,所述消肿止痛液按照以下药物剂量配比而成;方红花10g、赤芍10g、川芎10g、天花粉10g、桃仁10g、三七10g、没药10g、乳香10g、当归15g、牛膝15g、杜仲15g、炮山甲15g、续断15g、以及大黄8g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消肿止痛液的方法,所述消肿止痛液制备方法包括:
[0013]步骤一,按比例称取红花、赤芍、川芎、天花粉、桃仁、三七、当归、牛膝、杜仲、炮山甲、续断、没药、乳香以及大黄;
[0014]步骤二,将称取的红花、赤芍、川芎、天花粉、桃仁、三七、当归、牛膝、杜仲、炮山甲、续断、没药、乳香以及大黄加入适量水将药物煮沸;
[0015]步骤三,自然冷却至50~60℃时,即可得消肿止痛液。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消肿止痛液的应用方法,所述消肿止痛液的应用方法包括:利用所述消肿止痛液将纱布浸没后,将浸湿有消肿止痛液的纱布外敷即可。
[0017]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消肿止痛液具有方便使用,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壮筋骨补肝益肾的特效;尤其是与术后镇痛作用良好、副反应少的神经阻滞充分结合,在术后的镇痛起到了镇痛效果优化、快速康复的作用。
[0018]本专利技术的消肿止痛液由多味中药组成,其中红花、赤芍、桃仁能止痛祛瘀、活血通经,在瘀滞疼痛中适用;天花粉、大黄具有排脓消肿、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四肢肿胀的治疗;当归有止血、散血、止痛作用,在肢体疼痛中适用;当归、牛膝可补血活血、通经活络,在瘀痛、肿胀中适用;杜仲、炮山甲、续断有强壮筋骨、补肝益肾功效,适用于骨折后肢体功能恢复;没药、乳香可消肿生肌、止痛化瘀,适用于肢体肿痛,能充分发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功效。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肿止痛液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肿止痛液,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肿止痛液由方红花、赤芍、川芎、天花粉、桃仁、三七、当归、牛膝、杜仲、炮山甲、续断、没药、乳香以及大黄组成。
[0023]按照以下比例组成:方红花8
‑
12g、赤芍8
‑
12g、川芎8
‑
12g、天花粉8
‑
12g、桃仁8
‑
12g、三七8
‑
12g、没药8
‑
12g、乳香8
‑
12g、当归13
‑
17g、牛膝13
‑
17g、杜仲13
‑
17g、炮山甲13
‑
17g、续断13
‑
17g、以及大黄6
‑
10g。
[002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肿止痛液制备方法包括:
[0025]S101,按比例称取红花、赤芍、川芎、天花粉、桃仁、三七、当归、牛膝、杜仲、炮山甲、续断、没药、乳香以及大黄;
[0026]S102,将称取的红花、赤芍、川芎、天花粉、桃仁、三七、当归、牛膝、杜仲、炮山甲、续断、没药、乳香以及大黄加入适量水将药物煮沸;
[0027]S103,自然冷却至50~60℃时,即可得消肿止痛液。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肿止痛液的应用方法包括:利用所述消肿止痛液将纱布浸
没后,将浸湿有消肿止痛液的纱布外敷即可。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本专利技术主要是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镇痛,加快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快速康复。
[0032]采用消肿止痛方外敷治疗,成分:红花、赤芍、川芎、天花粉、桃仁、三七、各10g,当归、牛膝、杜仲、炮山甲、续断各15g,没药、乳香各10g,大黄8g。
[0033]加入适量水将药物煮沸,待温度降至50~60℃时,将纱布浸没后,将浸湿有消肿止痛方的纱布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肿止痛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肿止痛液按照以下药物剂量配比而成;方红花8
‑
12g、赤芍8
‑
12g、川芎8
‑
12g、天花粉8
‑
12g、桃仁8
‑
12g、三七8
‑
12g、没药8
‑
12g、乳香8
‑
12g、当归13
‑
17g、牛膝13
‑
17g、杜仲13
‑
17g、炮山甲13
‑
17g、续断13
‑
17g、以及大黄6
‑
10g。2.如权利要求1所述消肿止痛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肿止痛液按照以下药物剂量配比而成;方红花10g、赤芍10g、川芎10g、天花粉10g、桃仁1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锐明,周娟,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