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生态环境治理方法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包括清淤及淤泥处置步骤、海绵体修复步骤、净化活水步骤、水生态构建步骤以及智能化管理步骤,步骤内容具体如下:清淤及淤泥处置步骤:利用人工干式冲淤法在待治理水域清除淤泥,修建淤泥固化场地用于对淤泥进行机械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中清淤及淤泥处置步骤和海绵体修复步骤是在待治理水域原有受污染、被破坏的基础上进行修整修复,从而恢复待治理水域原有的生态环境;净化活水步骤和水生态构建步骤,该水域进行进一步水质改善和生态环境完善;智能化管理步骤,对该水域进行覆盖性的检测,有效的提高该水域治理的综合效率。提高该水域治理的综合效率。提高该水域治理的综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生态环境治理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大,在公园等公共设施中常常设置有人工开凿的景观水域,相较于连通大江、大河及其各个支流的湖泊,大多数景观水域的水体来水主要为周边雨水径流汇入,一般无其他补水来水,呈现封闭水体特征。城市中的景观水域由于其封闭水体属性,区域降雨面源污染或者污水排口影响,往往会降低整个水体的自净能力,且承载居民游客的负荷较重,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观水域水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遭受污染,水质迅速恶化,景观效果大为降低。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能够解决景观水域水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遭受污染,水质迅速恶化,景观效果大为降低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包括清淤及淤泥处置步骤、海绵体修复步骤、净化活水步骤、水生态构建步骤以及智能化管理步骤,步骤内容具体如下:
[0008]清淤及淤泥处置步骤:利用人工干式冲淤法在待治理水域清除淤泥,修建淤泥固化场地用于对淤泥进行机械固化。
[0009]海绵体修复步骤:在待治理水域岸边修建雨水花园、生态拦截沟以及雨水回收利用池,所述生态拦截沟与所述雨水回收利用池相连通。
[0010]净化活水步骤:建立双向净化与活水系统,在待治理水域设置潜水推流器和回水管,形成潜水推流活水和层流交换活水的水循环。
[0011]水生态构建步骤:在待治理水域近岸的浅水区构建阶梯式水下森林,进行拦截消解污染物。
[0012]智能化管理步骤:建立全水域监控系统,在待治理水域内设置用于检测水质情况的检测单元,与所述双向净化与活水系统相配合。
[0013]优选的,所述人工干式冲淤法需要沿着水体边缘以及在河流汇集口处设置围挡,然后利用水泵将围挡范围内的积水排干,之后进行清淤施工。
[0014]优选的,所述清淤施工包括利用高压水枪冲刷河底淤泥,经过所述高压水枪搅拌均匀的淤泥用泥浆泵抽吸至沉淀池,经过沉淀池充分沉淀后的淤泥运往所述淤泥固化场地进行机械固化。
[0015]优选的,经过沉淀池充分沉淀后的淤泥通过泥浆运输管道运往所述淤泥固化场地进行机械固化,所述泥浆运输管道采用壁厚4mm的、半径为200mm
‑
300mm的钢管输浆管,单节4m长带螺栓联接并匹配用于拐弯处管道安装的软管。
[0016]优选的,若遇到待治理水域有块状沉渣,则采用挖掘机清挖和人工铲的方式将其集中装车运往所述淤泥固化场地进行机械固化。
[0017]优选的,所述雨水花园由下至上设置有250mm厚的碎石垫层、150mm厚的砾石层、100mm厚的砂石层以及卵石层,所述砂石层上种植有耐湿耐旱植被。
[0018]优选的,所述雨水花园中设置有溢流井,所述溢流井与雨水管网相连通,所述雨水管网与所述雨水回收利用池相连通。
[0019]优选的,所述生态拦截沟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素土夯实、200mm厚的碎石垫层、120mm厚的C20混凝土、20mm厚的1:2是5水泥砂浆、300mm*450mm*35mm的复合篦子、100mm厚的生态基质以及150mm厚的粒径30mm
‑
50mm的卵石。
[0020]优选的,所述双向净化与活水系统包括在待治理水域附近设置的取水口,在取水口与待治理水域之间架设所述回水管,所述回水管沿着待治理水域的内侧设置,所述潜水推流器设置在待治理水域远离所述回水管的内侧。
[0021]优选的,在回水管上均匀设有若干个连接点,所述连接点处安装有层流交换活水机,所述层流交换活水机与所述潜水推流器分别位于待治理水域侧,并且所述层流交换活水机导出的水与所述潜水推流器导出的水的走向形成水循环。
[0022]优选的,所述阶梯式水下森林包括设置生态介质箱、沉水植物以及挺水植物,所述生态介质箱设置在待治理水域的岸边,使得所述生态介质箱靠近水面;在待治理水域内投放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进行生态调控。
[0023]优选的,所述生态介质箱由内至上设置有250mm厚的生态基质、100mm厚的除磷基质以及150mm厚的种植土,在150mm厚的种植土上种植挺水植物或者漂浮植物。
[0024]优选的,所述全水域监控系统包括在待治理水域内设置的若干个水质检测点,在水质检测点处设置所述检测单元,当检测出水质不符合要求时,开启所述双向净化与活水系统。
[0025]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污染源在线检测仪器、流量计、自动采样器、在线检测仪器、环境水质自动检测仪器和总有机碳测定仪。
[0026](三)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中包括清淤及淤泥处置步骤、净化活水步骤、水生态构建步骤、海绵体修复步骤以及智能化管理步骤,清淤及淤泥处置步骤和海绵体修复步骤是在待治理水域原有受污染、被破坏的基础上进行修整修复,从而恢复待治理水域原有的生态环境;净化活水步骤和水生态构建步骤,是在恢复待治理水域原有的生态环境之后对该水域进行进一步水质改善和生态环境完善,促使水生态环境达到平衡状态;智能化管理步骤,对该水域进行覆盖性的检测,保证在水体出现异常的第一时间进行信息的获取,快速进行治理,有效的提高该水域治理的综合效率。
[0028]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中清淤及淤泥处置步骤通过高压水枪在对淤泥进行冲刷,操作较为简单,清淤彻底,经过沉淀池沉淀有利于减少淤泥含水量,使用管道输送泥浆也有效避免运输途中的二次污染,整个步骤过程清淤较
为便捷,再将淤泥固化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
[0029]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中海绵体修复步骤中修建的雨水花园、生态拦截沟以及雨水回收利用池,具有使待治理水域以及岸边地带具备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有利于收集地表径流雨水,对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利于减轻整个自然界水循环系统的压力。
[0030]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中净化活水步骤中层流交换活水机将空气高度分散到水体中,能够有效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且流交换活水机使得回水管内的水体与回水管外的水体之间能量能够互换,提高了水体的工作效率;潜水推流器对回水管内导出的水以及回水管外的水进行有效搅拌和低速推流,进而产生低切向流的强力水流,有利于促进水循环的形成;该步骤能够连续去除水中的的悬浮颗粒物、藻类和过量磷,增加水体氧含量,同时配合待治理水域内的水生态净化系统的自我净化作用,可以确保水质长期优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是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淤及淤泥处置步骤、海绵体修复步骤、净化活水步骤、水生态构建步骤以及智能化管理步骤,步骤内容具体如下:清淤及淤泥处置步骤:利用人工干式冲淤法在待治理水域(1)清除淤泥,修建淤泥固化场地用于对淤泥进行机械固化;海绵体修复步骤:在待治理水域(1)岸边修建雨水花园(2)、生态拦截沟(3)以及雨水回收利用池,所述生态拦截沟(3)与所述雨水回收利用池相连通;净化活水步骤:建立双向净化与活水系统,在待治理水域(1)设置潜水推流器(4)和回水管,形成潜水推流活水和层流交换活水的水循环(6);水生态构建步骤:在待治理水域(1)近岸的浅水区构建阶梯式水下森林(7),进行拦截消解污染物;智能化管理步骤:建立全水域监控系统,在待治理水域(1)内设置用于检测水质情况的检测单元,与所述双向净化与活水系统相配合。2.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干式冲淤法需要沿着水体边缘以及在河流汇集口处设置围挡,然后利用水泵将围挡范围内的积水排干,之后进行清淤施工。3.是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施工包括利用高压水枪冲刷河底淤泥,经过所述高压水枪搅拌均匀的淤泥用泥浆泵抽吸至沉淀池,经过沉淀池充分沉淀后的淤泥运往所述淤泥固化场地进行机械固化。4.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水域水生态环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耀阳,陈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