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迪专利>正文

节能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4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节能壶,属于烧水用具。现在家庭使用的热水壶都是单层结构,壶底比较平整。这种壶有很大的缺陷,在烧水时,很大一部分热量从壶的四周跑掉了,对能源造成浪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节能壶采用在现有热水壶外加设一个外罩,壶底向内凹陷并增设循环管同时壶的内部增设加热管,壶身在垂直方向上压制折纹,这样一方面增加受热面积,增大壶内冷热水的对流速度,另一方面减少热量的散失。(*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烧水用具,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壶。技术背景本技术为一种节能壶,属于烧水用具。现在家庭使用的热水壶都是单层结构,壶底 比较平整。这种壶有很大的缺陷,在烧水时,很大一部分热量从壶的四周跑掉了,对能源造 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省时的烧开水用壶。 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节能壶,由壶身、壶嘴、壶盖、壶底、提手、循环管和加热管构成,;壶身外设置连接一 个外罩,壶身在垂直方向上压制折纹,外罩下部向外侧伸展,壶底向内凹陷并以壶的中心线 为中心在壶底设若干根均匀分布的循环管,循环管连通壶内的腔体,壶的内部增设若干根均 匀分布的加热管贯通壶身和壶底,壶底四周边缘设有凸体,在凸体上均匀分布若干个通孔。在壶底四周边缘所设凸体的最低位置比循环管的最低位置低。在壶底四周边缘所设凸体的最低位置与外罩的最低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外罩可以在不使用时取下来,利于散热,使热水很快降温。壶底四周边缘所设凸体可以很稳定的支撑整个壶体的重量,同时在凸体上设置通孔可以从壶底周围吸收空气,加速空气流通,达到增加氧气的目的。壶身在垂直方向上压制折纹,增加受热面积,更好的吸收外罩聚集的热量。 设置循环管和加热管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增加受热面积,延长热能吸收时间。 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增加壶底受热面积,延长热源在壶底的传热时间,提高热源的利用率,提高壶内冷热水的对流速度,减少热量的散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壶身除去与壶嘴连接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l壶身 2壶嘴 3壶盖 4提手 5循环管 6加热管 7外罩 8凸体具体实施方式节能壶,由壶身、壶嘴、壶盖、壶底、提手、循环管和加热管构成,;壶身外设置连接一 个外罩,壶身在垂直方向上压制折纹,外罩下部向外侧伸展,壶底向内凹陷并以壶的中心线为中心在壶底设若干根均匀分布的循环管,循环管连通壶内的腔体,壶的内部增设若干根均 匀分布的加热管贯通壶身和壶底,壶底四周边缘设有凸体,在凸体上均匀分布若干个通孔。 在壶底四周边缘所设凸体的最低位置比循环管的最低位置低。 在壶底四周边缘所设凸体的最低位置与外罩的最低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外罩与壶身之间设有加强筋。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 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节能壶,由壶身、壶嘴、壶盖、壶底、提手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管和加热管;壶身外设置连接一个外罩,壶身在垂直方向上压制折纹,外罩下部向外伸展,壶底向内凹陷并以壶的中心线为中心在壶底设若干根均匀分布的循环管,循环管连通壶内的腔体,壶的内部增设若干根均匀分布的加热管贯通壶身和壶底,壶底四周边缘设有凸体,在凸体上均匀分布若干个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壶,由壶身、壶嘴、壶盖、壶底、提手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管和加热管;壶身外设置连接一个外罩,壶身在垂直方向上压制折纹,外罩下部向外伸展,壶底向内凹陷并以壶的中心线为中心在壶底设若干根均匀分布的循环管,循环管连通壶内的腔体,壶的内部增设若干根均匀分布的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张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