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低压反渗透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99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型低压反渗透复合膜,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聚砜超滤膜层和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所述聚砜超滤膜层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共同热合层压成一体,所述聚砜超滤膜层表面上涂覆有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厚度为20μm至100μm,所述聚砜超滤膜层厚度为10μm至70μm,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厚度为50nm至450nm,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不超过150μm。该复合膜适合应用于低压的生活用水处理上,兼具有良好的脱盐率和产水量,膜厚度偏薄,耐久使用,适配性好,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型低压反渗透复合膜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薄型低压反渗透复合膜。

技术介绍

[0002]现今水污染越来越严重,饮用水出现安全危机,人们对生活饮用水质量越加关注。反渗透膜已经广泛应用在生活用水的净化处理上,反渗透是目前工业水处理中最精密的液体过滤技术,对溶解性的盐等无机分子和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起到截留作用,另一方面,水分子可以自由的透过反渗透膜,典型的可溶性盐的脱除率为95%至99%。然而,一般的工业用反渗透膜应用在低压的生活用水处理上,产水量略显不足,兼顾平衡可溶性盐的脱除率和产水量是研发应用在生活用水的反渗透膜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型低压反渗透复合膜,适合应用于低压的生活用水处理上,兼具有良好的脱盐率和产水量,膜厚度偏薄,耐久使用,适配性好,降低成本。
[0004]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0005]薄型低压反渗透复合膜,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聚砜超滤膜层和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所述聚砜超滤膜层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共同热合层压成一体,所述聚砜超滤膜层表面上涂覆有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厚度为20μm至100μm,所述聚砜超滤膜层厚度为10μm至70μm,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厚度为50nm至450nm,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不超过150μm。
[0006]作为优选,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厚度大于所述聚砜超滤膜层厚度。
[0007]作为优选,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为50μm至135μm。
[0008]作为优选,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厚度为30μm至80μm。
[0009]作为优选,所述聚砜超滤膜层厚度为15μm至50μm。
[0010]作为优选,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厚度不超过350nm。
[0011]作为优选,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微孔孔径为0.01μm至10μm。
[0012]作为优选,所述聚砜超滤膜层的孔隙率为55%至85%。
[0013]作为优选,所述聚砜超滤膜层的微孔孔径为0.001μm至0.1μm。
[0014]作为优选,所述复合膜为平板式、管式、螺旋卷式或中空纤维式。
[00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0016]1.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为支撑载体并去除粘接层,直接与聚砜超滤膜层热合层压,减薄复合膜厚度,并涂覆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层间结构强度更好,复合膜总体厚度能够优化控制在不小于50μm及不超过150μm,兼顾有效提升产水量和脱盐率,降低材料成本,安装适配性好。
[0017]2.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具有更好的抗污染特性和高耐氯性,有效抑制透水性
和脱盐性能降低,增强分离透过效率。
[0018]3.聚砜超滤膜层微孔孔径为0.001μm至0.1μm,优化设计孔隙率为55%至85%,孔隙率高且孔径设计合理,兼顾提高耐压性能和透过性,化学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2

聚砜超滤膜层,3

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0023]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薄型低压反渗透复合膜,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1、聚砜超滤膜层2和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3,所述聚砜超滤膜层2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1共同热合层压成一体,所述聚砜超滤膜层2表面上涂覆有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3。所述复合膜为平板式、管式、螺旋卷式或中空纤维式。
[0024]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不超过150μm,优选的,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为50μm至135μm。其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1微孔孔径为0.01μm至10μm,优选的,微孔孔径不超过5μm。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1厚度为20μm至100μm,优选的,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1厚度为30μm至80μm。进一步的,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1厚度大于所述聚砜超滤膜层2厚度。所述聚砜超滤膜层2的孔隙率为55%至85%,所述聚砜超滤膜层2的微孔孔径为0.001μm至0.1μm。所述聚砜超滤膜层2厚度为10μm至70μm,优选的,所述聚砜超滤膜层2厚度为15μm至50μm。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3厚度为50nm至450nm,优选的,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3厚度不超过350nm。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薄型低压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是: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1)、聚砜超滤膜层(2)和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3),所述聚砜超滤膜层(2)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1)共同热合层压成一体,所述聚砜超滤膜层(2)表面上涂覆有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3),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1)厚度为20μm至100μm,所述聚砜超滤膜层(2)厚度为10μm至70μm,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反渗透膜层(3)厚度为50nm至450nm,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不超过15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低压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是: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多孔膜支撑层(1)厚度大于所述聚砜超滤膜层(2)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低压反渗透复合膜,其特征是: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为50μm至13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低压反渗透复合膜,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勇黄英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澳科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