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钢机的压下装置,包括下压架整体结构,所述下压架整体结构包括轧辊下压架,所述轧辊下压架的顶端中心设置有驱动筒底座,所述驱动筒底座的一侧卡合有螺杆驱动结构,且驱动筒底座和螺杆驱动结构的中心贯穿有卡头升降螺杆,所述卡头升降螺杆的底端固定有轧辊卡头,所述轧辊卡头的一侧对称固定有卡头限位杆,且轧辊卡头的中心开设有轧辊轴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卡头升降螺杆通过螺杆驱动筒驱动上升或下降,螺杆驱动筒的顶端卡合有逆飞轮底端卡合有正飞轮,有效的避免了轧辊卡头两卡头限位杆的限位作用,可以快速的调节卡头升降螺杆的上升或下降,且螺杆驱动筒不会随着卡头升降螺杆升降,调节起来更快捷方便,实用性更强。性更强。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钢机的压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轧钢机
,具体涉及一种轧钢机的压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轧钢机是轧制钢材的设备,轧钢机的内部设置有轧钢辊,轧钢辊之间的间隙通过轧辊压下装置进行调节。
[0003]然而现有的轧钢机压下装置在调节轧辊间隙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现有的轧钢机压下装置在使用时:辊头的高度通过螺杆进行调节,由于压辊卡头的两端需要安装限位杆,因此调节螺杆的高度需要通过转动顶端转盘进行调节,螺杆在转动时,转盘也会随之上升或下降,当上升至一定高度,高度过高时则不利于进一步调节,实用性较差,调节起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钢机的压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轧钢机的压下装置,包括下压架整体结构,所述下压架整体结构包括轧辊下压架,所述轧辊下压架的顶端中心设置有驱动筒底座,所述驱动筒底座的一侧卡合有螺杆驱动结构,且驱动筒底座和螺杆驱动结构的中心贯穿有卡头升降螺杆,所述卡头升降螺杆的底端固定有轧辊卡头,所述轧辊卡头的一侧对称固定有卡头限位杆,且轧辊卡头的中心开设有轧辊轴承孔,所述卡头限位杆贯穿轧辊下压架后外侧嵌套有平衡弹簧,且卡头限位杆对应平衡弹簧的顶端固定有弹簧限位盘。
[0006]优选的,所述螺杆驱动结构包括螺杆驱动筒,所述螺杆驱动筒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筒卡头,且螺杆驱动筒的顶端外侧固定有逆飞轮,所述螺杆驱动筒的底端外侧固定有正飞轮,所述正飞轮和逆飞轮的外侧均对称设置有转把卡杆,其中一个转把卡杆的外侧卡合有转把。
[0007]优选的,所述正飞轮包括正飞轮外圈和正飞轮内环,所述正飞轮外圈嵌套固定在正飞轮内环的外侧,且正飞轮外圈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正卡齿,所述正飞轮内环的外侧均匀卡合有正棘爪。
[0008]优选的,所述逆飞轮包括逆飞轮外圈和逆飞轮内环,所述逆飞轮外圈嵌套固定在逆飞轮内环的外侧,且逆飞轮外圈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逆飞轮卡齿,所述逆飞轮内环的外侧均匀卡合有逆棘爪。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筒卡头和螺杆驱动筒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螺杆驱动筒和驱动筒底座通过驱动筒卡头卡合固定,且螺杆驱动筒和驱动筒底座之间可以水平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正飞轮内环和螺杆驱动筒通过焊接固定,转动所述正飞轮能够驱动卡头升降螺杆上升。
[0011]优选的,所述逆飞轮内环和螺杆驱动筒通过焊接固定,转动所述逆飞轮能够驱动卡头升降螺杆下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卡头升降螺杆通过螺杆驱动筒驱动上升或下降,螺杆驱动筒的顶端卡合有逆飞轮底端卡合有正飞轮,有效的避免了轧辊卡头两卡头限位杆的限位作用,可以快速的调节卡头升降螺杆的上升或下降,且螺杆驱动筒不会随着卡头升降螺杆升降,调节起来更快捷方便,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螺杆驱动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逆飞轮内部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正飞轮内部俯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下压架整体结构;101、轧辊下压架;102、卡头升降螺杆;103、轧辊卡头;104、轧辊轴承孔;105、卡头限位杆;106、平衡弹簧;107、弹簧限位盘;108、驱动筒底座;2、螺杆驱动结构;201、螺杆驱动筒;202、驱动筒卡头;23、正飞轮;231、正飞轮外圈;232、正飞轮内环;233、正卡齿;234、正棘爪;24、逆飞轮;241、逆飞轮外圈;242、逆飞轮内环;243、逆飞轮卡齿;244、逆棘爪;205、转把卡杆;206、转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请参阅图1
‑
图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轧钢机的压下装置,包括下压架整体结构1,下压架整体结构1包括轧辊下压架101,轧辊下压架101的顶端中心设置有驱动筒底座108,驱动筒底座108的一侧卡合有螺杆驱动结构2,且驱动筒底座108和螺杆驱动结构2的中心贯穿有卡头升降螺杆102,卡头升降螺杆102的底端固定有轧辊卡头103,轧辊卡头103的一侧对称固定有卡头限位杆105,且轧辊卡头103的中心开设有轧辊轴承孔104,卡头限位杆105贯穿轧辊下压架101后外侧嵌套有平衡弹簧106,且卡头限位杆105对应平衡弹簧106的顶端固定有弹簧限位盘107。
[0020]为了便于驱动卡头升降螺杆102升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杆驱动结构2包括螺杆驱动筒201,螺杆驱动筒201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筒卡头202,且螺杆驱动筒201的顶端外侧固定有逆飞轮24,螺杆驱动筒201的底端外侧固定有正飞轮23,正飞轮23和逆飞轮24的外侧均对称设置有转把卡杆205,其中一个转把卡杆205的外侧卡合有转把206。
[0021]为了便于驱动卡头升降螺杆102上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正飞轮23包括正飞轮外圈231和正飞轮内环232,正飞轮外圈231嵌套固定在正飞轮内环232的外侧,且正飞轮外圈231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正卡齿233,正飞轮内环232的外侧均匀卡合有正棘爪234。
[0022]为了便于驱动卡头升降螺杆102下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逆飞轮24包括逆飞轮外圈241和逆飞轮内环242,逆飞轮外圈241嵌套固定在逆飞轮内环242的外侧,且逆飞轮外圈241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逆飞轮卡齿243,逆飞轮内环242的外侧均匀卡合有逆棘爪244。
[0023]为了使螺杆驱动筒201能够转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驱动筒卡头202和螺杆驱动
筒201为一体式结构,螺杆驱动筒201和驱动筒底座108通过驱动筒卡头202卡合固定,且螺杆驱动筒201和驱动筒底座108之间可以水平转动。
[0024]为了便于驱动卡头升降螺杆102升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正飞轮内环232和螺杆驱动筒201通过焊接固定,转动正飞轮23能够驱动卡头升降螺杆102上升。
[0025]为了便于驱动卡头升降螺杆102升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逆飞轮内环242和螺杆驱动筒201通过焊接固定,转动逆飞轮24能够驱动卡头升降螺杆102下降。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首先检查本技术的安装固定以及安全防护,然后就可以使用了,使用时,当需要驱动卡头升降螺杆102上升时,将转把206与正飞轮23外侧的转把卡杆205卡合固定,并握住转把206在两卡头限位杆105之间往复摆动,即可带动头升降螺杆102上升;当需要驱动卡头升降螺杆102下降时,将转把206与逆飞轮24外侧的转把卡杆205卡合固定,并握住转把206在两卡头限位杆105之间往复摆动,即可带动头升降螺杆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钢机的压下装置,包括下压架整体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架整体结构(1)包括轧辊下压架(101),所述轧辊下压架(101)的顶端中心设置有驱动筒底座(108),所述驱动筒底座(108)的一侧卡合有螺杆驱动结构(2),且驱动筒底座(108)和螺杆驱动结构(2)的中心贯穿有卡头升降螺杆(102),所述卡头升降螺杆(102)的底端固定有轧辊卡头(103),所述轧辊卡头(103)的一侧对称固定有卡头限位杆(105),且轧辊卡头(103)的中心开设有轧辊轴承孔(104),所述卡头限位杆(105)贯穿轧辊下压架(101)后外侧嵌套有平衡弹簧(106),且卡头限位杆(105)对应平衡弹簧(106)的顶端固定有弹簧限位盘(1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钢机的压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驱动结构(2)包括螺杆驱动筒(201),所述螺杆驱动筒(201)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筒卡头(202),且螺杆驱动筒(201)的顶端外侧固定有逆飞轮(24),所述螺杆驱动筒(201)的底端外侧固定有正飞轮(23),所述正飞轮(23)和逆飞轮(24)的外侧均对称设置有转把卡杆(205),其中一个转把卡杆(205)的外侧卡合有转把(2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轧钢机的压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飞轮(23)包括正飞轮外圈(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洁,许锌,王鹏,高慧,
申请(专利权)人:林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