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82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采用以下步骤:S1:纺前预处理:将羊毛和有机棉进行纺前预处理,将水与浓缩抗静电液混合成混合液,羊毛与混合液混合后停放,使羊毛充分吸收混合液,再将羊毛和有机棉进行丝光处理。S2:开棉清棉工序:将经过纺前预处理后的有机棉和羊毛分别进行开清棉工序形成单独的棉卷和毛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克服了用环锭工艺中预处理期间增加了羊毛防静电性能,和降低了有机棉与羊毛缩水性,利用有机棉与羊毛的混合交织制作,生产出高比例羊毛和精梳有机棉混纺纱线。该纱线即保持了羊毛的保暖性,又提高了面料的柔软性、透气性和吸湿排汗功能,具备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具备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具备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面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如何研究出保暖轻便的面料一直是各服饰企业的首要课题,羊毛属于天然蛋白质纤维,有良好的保暖性经常作为保暖织物材料,但现有的羊毛混纺面料制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3]现有的混纺面料制造过程中成卷困难,羊毛比电阻较大,容易起静电,使有害纱疵大幅度增加,且传统羊毛混纺面料在使用时缩水严重,产品制作舒适性及柔软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的混纺面料制造过程中成卷困难,羊毛比电阻较大,容易起静电,使有害纱疵大幅度增加,且传统羊毛混纺面料在使用时缩水严重,产品制作舒适性及柔软度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采用以下步骤:
[0008]S1:纺前预处理:将羊毛和有机棉进行纺前预处理,将水与浓缩抗静电液混合成混合液,羊毛与混合液混合后停放,使羊毛充分吸收混合液,再将羊毛和有机棉进行丝光处理。
[0009]S2:开棉清棉工序:将经过纺前预处理后的有机棉和羊毛分别进行开清棉工序形成单独的棉卷和毛卷。
[0010]S3:纱线准备工序:将棉卷和羊毛卷进行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工序。
[0011]S4:穿经织造工序: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箱,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织成所需的织物,然后将经过准备工序加工处理的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根据纵物规格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艺设计交织成织物。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丝光处理烧碱的溶液浓度24-26%(30

32
°ꢀ
B
é
),浸泡时间为10

24秒,并添加湿润剂去除水的表面张力。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开棉清棉工序中采用单程清棉机A076进行开棉清棉工作。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开棉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并条工序;粗纱、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制作成纱线,且纱线中羊毛和有机棉的重量百分比为70:30。
[0015]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液中水与浓缩抗静电液的混合比例为10:1,浓缩抗静电液采用型号为CA1

15。
减少纤维损伤,增加纤维的伸直度,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棉网质量,降低了棉结。并条工序工艺采用棉条混纺方式,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一般用6

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粗纱、细纱工序中通过加大捻系数和减少后区牵伸,其中捻系数设定为130,细纱工序区牵伸倍数为1.1倍。络筒工艺采用CGM

2000A络筒机,线速度控制在1500m/min左右,提高工作效率。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液中水与浓缩抗静电液的混合比例为 10:1,浓缩抗静电液采用型号为CA1

15,通过将有机棉和羊毛利用浓缩抗静电液浸泡,消除表面静电同时可进行消毒杀菌的作用,浸泡时间为30min,进一步的对于内衣面料织物可进行芳香处理,其工艺为在35℃,浴比l:15条件下,加17wt%芳香整理剂,浸泡15分钟烘干即可,进而增强面料的舒适性。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1,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采用以下步骤:
[0033]S1:纺前预处理:将羊毛和有机棉进行纺前预处理,将水与浓缩抗静电液混合成混合液,羊毛与混合液混合后停放,使羊毛充分吸收混合液,再将羊毛和有机棉进行丝光处理。
[0034]S2:开棉清棉工序:将经过纺前预处理后的有机棉和羊毛分别进行开清棉工序形成单独的棉卷和毛卷。
[0035]S3:纱线准备工序:将棉卷和羊毛卷进行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工序。
[0036]S4:穿经织造工序: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箱,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织成所需的织物,然后将经过准备工序加工处理的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根据纵物规格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艺设计交织成织物。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丝光处理烧碱的溶液浓度22

30%(30

32
°ꢀ
B
é
),浸泡时间为8

20秒,并添加湿润剂去除水的表面张力;通过将有机棉和羊毛完全浸于烧碱溶液中,烧碱处理后,将会破坏纤维的螺旋形状,增强其染色时候的附着力。同时还可以使织物产生光泽,并具有稳定的尺寸(防缩水性)。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开棉清棉工序中采用单程清棉机A076进行开棉清棉工作;在开棉清棉过程中采用了两种原料单独成卷,开清工艺参数为:棉卷定量435g/m,棉卷定长35m,开棉打手转速675r/min,三翼梳针综合打手转速1100r/min,充分加大振动棉箱的容量,提高风扇速度。
[0039]在一些实施例中,开棉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并条工序;粗纱、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制作成纱线,且纱线中羊毛和有机棉的重量百分比为75:25;通过梳棉工序工艺参数为:锡林速度312r/min,刺辊速度580r/min,盖板速度160mm/min,锡林与盖板的隔距0.28mm 减少纤维损伤,增加纤维的伸直度,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棉网质量,降低了棉结。并条工序工艺采用棉条混纺方式,在并条机上进行混和,一般用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粗纱、细纱工序中通过加大捻系数和减少后区牵伸,其中捻系数设定为145,细纱工序区牵伸倍数为1.2倍。络筒工艺采用CGM

2000A络筒机,线速度控制在1600m/min左右,提高工作效率。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合液中水与浓缩抗静电液的混合比例为 20:1,浓缩抗静电液
采用型号为CA1

15,通过将有机棉和羊毛利用浓缩抗静电液浸泡,消除表面静电同时可进行消毒杀菌的作用,浸泡时间为45min,进一步的对于内衣面料织物可进行芳香处理,其工艺为在30℃,浴比l:20条件下,加17wt%芳香整理剂,浸泡25分钟烘干即可,进而增强面料的舒适性。
[0041]实施例3
[0042]如图1,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采用以下步骤:
[0043]S1:纺前预处理:将羊毛和有机棉进行纺前预处理,将水与浓缩抗静电液混合成混合液,羊毛与混合液混合后停放,使羊毛充分吸收混合液,再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S1:纺前预处理:将羊毛和有机棉进行纺前预处理,将水与浓缩抗静电液混合成混合液,羊毛与混合液混合后停放,使羊毛充分吸收混合液,再将羊毛和有机棉进行丝光处理。S2:开棉清棉工序:将经过纺前预处理后的有机棉和羊毛分别进行开清棉工序形成单独的棉卷和毛卷。S3:纱线准备工序:将棉卷和羊毛卷进行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工序。S4:穿经织造工序: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箱,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织成所需的织物,然后将经过准备工序加工处理的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根据纵物规格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艺设计交织成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光处理烧碱的溶液浓度24-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江徐建丰袁彩英周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红豆集团无锡红豆童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