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存储和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672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7
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存储和转移装置,包括呈环形耐压舱室结构的转移舱,转移舱的两端分别螺接有入口封盖和出口封盖,入口封盖的下方开有第一阶梯孔,出口封盖的下方开有第二阶梯孔,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位于同一轴线位置,还包括一根长杆,长杆依次从入口封盖的外部穿入转移舱内部,然后穿出出口封盖;转移舱的内部还安装有引导套,引导套上还安装有抓取机构,抓取机构的顶部与长杆匹配;引导套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入口关断装置和出口关断装置;位于入口封盖的第一阶梯孔的外端密封安装有取芯舱,取芯舱内部放置岩芯,岩芯前端部设置有阶梯头,阶梯头与第一阶梯孔对应,岩芯的后部为尾部平面;工作可靠性好,满足使用要求。满足使用要求。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存储和转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存储和转移装置
,尤其是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存储和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持续、安全、绿色的能源供应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浅部资源的逐渐枯竭,资源开发不断走向地球深部,深部资源的开采成为新常态,因此,围绕提升深部资源获取能力而开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成为采矿的重要标志。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深部煤岩特征的研究方法是利用取芯技术进行深部取样,而后在实验室内进行分析研究,这个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井内采集、转运至实验室、实验室内样品分割研究。而我们知道,地球深部高温高压,而深部岩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大大依赖于温度和压力状态,因此在“井内采集、转运至实验室、实验室内样品分割研究”这三个步骤实施过程中,如不能保障岩芯样品的温度和压力状态,则岩芯样品的理化性质将会发生不可逆变化。
[0004]“转运至实验室”这一步骤包含两个过程:将取芯舱(深井采集岩芯样品的装置)内岩芯取出并保温保压存放,将保温保压状态的岩芯样品放进实验室试验装置内切割研究。
[0005]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完成上述两个操作,技术难度极高,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保压岩芯转移装置及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但存在如下问题:
[0006](1)无法应用于超高压状态的岩芯(比如140MPa),原因是超高压状态下,岩芯从保真舱从推出需要克服极高的密封件摩擦力(可能重达一吨),因此前推拉杆和后推拉杆需具备一定的横截面积以保障强度,但由于岩心处于超高压环境下,因此前推拉杆和后推拉杆将会承受极大的超高压环境产生的轴向推力,这使得前推拉杆和后推拉杆在移动时需克服密封件摩擦力和环境力,对于超高压状态的岩芯样品,这种方案并不具有工程可实现性;
[0007](2)转移舱两侧的密封阀件为翻板阀,同样不适用于超高压工况。
[0008]公开的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保压转移装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种尝试,但存在的问题是:
[0009](1)采用磁耦合联轴器将动力传送至保压筒内,受限于磁耦合的传递功率小的局限性,其无法满足超高压状态下岩芯从保真舱内推出所需克服的巨大密封件摩擦力。
[0010]从地面向岩层,每下降100米,压力平均增加2.5MPa,温度平均升高3℃,因此解决超高压力下(100MPa以上)高温岩芯样品的存储和转移,实现其“转运至实验室”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存储和转移装置,从而能在超高压、高温状态下,实现岩芯样品的密封存储和转移,工作可靠性好,满足使用要求。
[001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3]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存储和转移装置,包括呈环形耐压舱室结构的转移舱,所述转移舱的两端分别螺接有入口封盖和出口封盖,所述入口封盖的下方开有第一阶梯孔,出口封盖的下方开有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位于同一轴线位置,还包括一根长杆,所述长杆依次从入口封盖的外部穿入转移舱内部,然后穿出出口封盖;所述转移舱的内部还安装有引导套,所述引导套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的轴线重合,所述引导套上还安装有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的顶部与长杆匹配;所述引导套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入口关断装置和出口关断装置;位于入口封盖的第一阶梯孔的外端密封安装有取芯舱,取芯舱内部放置岩芯,岩芯前端部设置有阶梯头,阶梯头与第一阶梯孔对应,岩芯的后部为尾部平面。
[0014]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0015]所述长杆与引导套平行。
[0016]所述长杆与入口封盖、出口封盖的连接处安装有径向密封组件。
[0017]所述抓取机构的结构为:包括套环,套环套在长杆上,所述套环的底部设置有杆状结构,杆状结构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内部沿周向方向均布有三个卡爪,所述环形结构位于引导套的内部。
[0018]所述卡爪为长条形结构,卡爪一端为垂直平面,另一端连接有拉簧,中间设置有固定铰接点,拉簧固定在环形结构内。
[0019]入口关断装置和出口关断装置的结构相同。
[0020]出口关断装置的结构为:包括固定安装的油缸筒,油缸筒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和活塞杆轴线正交的圆柱导引头,活塞杆的外部套有导引套,所述导引套上开有弧形导引槽和直线导引槽,圆柱导引头在活塞杆的作用下沿着弧形导引槽和直线导引槽滑动,活塞杆末端固定有锥形阀芯。
[0021]锥形阀芯的周向设置有密封件。
[0022]直线导引槽的宽度和弧形导引槽的宽度相同。
[0023]弧形导引槽和直线导引槽的宽度比圆柱导引头的直径大0.5~1mm,弧形导引槽和直线导引槽轴向长度相同。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转移舱、抓取机构、取芯舱、入口和出口关断装置等互相配合工作,可以方便的完成岩芯样品的密封存储和转移,其工作可靠性好,密封性能好,满足使用要求。
[0026]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超高压超高温状态下的岩芯存储和转移,转移舱两侧采用锥阀进行密封,密封可靠;整套装置没有复杂的运动部件,因此系统可靠性极高。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转移舱的进出口均使用锥阀密封,可以适用于超高压高温工况,密封极其可靠。
[002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长杆依次穿过入口封盖和出口封盖,且长杆和入口封盖、出口封盖之间分别设有径向密封件组,由此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转移舱内部的高压环境并不会对长杆产生轴向力,因此长杆左右移动时,只需克服岩芯从取芯舱内部移出时的密封件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出口关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抓取机构卡爪的原理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从取芯舱将岩芯样品拉出的过程图(一)。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从取芯舱将岩芯样品拉出的过程图(二)。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从取芯舱将岩芯样品拉出的过程图(三)。
[0036]图8为本专利技术从取芯舱将岩芯样品拉出的过程图(四)。
[0037]图9为图1中沿A

A截面的全剖视图。
[0038]图10为图7中沿B

B截面的全剖视图。
[0039]其中:1、取芯舱;2、岩芯;3、长杆;4、径向密封组件;5、入口封盖;6、转移舱;7、出口封盖;8、出口关断装置;9、引导套;10、抓取机构;11、入口关断装置;
[0040]201、阶梯头;202、尾部平面;
[0041]501、第一阶梯孔;
[0042]701、第二阶梯孔;
[0043]801、圆柱导引头;802、导引套;803、锥形阀芯;804、油缸筒;
[0044]80201、弧形导引槽;80202、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存储和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环形耐压舱室结构的转移舱(6),所述转移舱(6)的两端分别螺接有入口封盖(5)和出口封盖(7),所述入口封盖(5)的下方开有第一阶梯孔(501),出口封盖(7)的下方开有第二阶梯孔(701),所述第一阶梯孔(501)和第二阶梯孔(701)位于同一轴线位置,还包括一根长杆(3),所述长杆(3)依次从入口封盖(5)的外部穿入转移舱(6)内部,然后穿出出口封盖(7);所述转移舱(6)的内部还安装有引导套(9),所述引导套(9)的中心轴线与第一阶梯孔(501)和第二阶梯孔(701)的轴线重合,所述引导套(9)上还安装有抓取机构(10),所述抓取机构(10)的顶部与长杆(3)匹配;所述引导套(9)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入口关断装置(11)和出口关断装置(8);位于入口封盖(5)的第一阶梯孔(501)的外端密封安装有取芯舱(1),取芯舱(1)内部放置岩芯(2),岩芯(2)前端部设置有阶梯头(201),阶梯头(201)与第一阶梯孔(501)对应,岩芯(2)的后部为尾部平面(2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存储和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3)与引导套(9)平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存储和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3)与入口封盖(5)、出口封盖(7)的连接处安装有径向密封组件(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高温岩芯样品存储和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10)的结构为:包括套环(1004),套环(1004)套在长杆(3)上,所述套环(1004)的底部设置有杆状结构(1005),杆状结构(1005)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卢宝雷周超李玲珑杨申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